湖南古桥评述(上)
2012-06-30蒋响元
蒋响元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长沙 410004)
湖南桥梁建造历史悠久。桃源利兵桥是有文字可考的湖南境内最早修筑的桥梁,为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伏波将军马援征讨武陵五溪蛮时修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的耒阳杜陵桥,是史料记载湖南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澧县花瓦桥是境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桃江牛剑桥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石墩石梁桥。永丰磴步是我国最古老的桥型之一,邵阳踏水桥、江永寿隆桥、郴州塔桥则是湖南特有的桥梁形式。另外,岳阳三眼桥、武冈石羊桥、桂阳七拱桥、醴陵渌江桥、衡东状元桥、湘乡万福桥、永顺利济桥、芷江龙津桥、衡阳青草桥、道州济川桥等皆为一时巨观。这些古桥无论是结构运用、建筑造型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地域性,显示出湖南古代造桥工匠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体现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历史底蕴。
湖南境内古桥图腾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和文化传承。湘南地区古桥的图腾多推崇宗教或神话人物,如零陵双济桥、道县大车坝洑水桥头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石像,东安斩龙桥中雕有斩龙王像;湘北地区的图腾则偏爱狮、牛、蜈蜙等凶蛮动物,如岳阳三眼桥墩蜈蜙浮雕、涟源温江桥栏石狮镇龙雕塑等。关公和观音在各地都被供为神明,省内还有用南宋洞庭湖区农民起义领袖、民间传说专斩孽龙的水神杨泗将军做廊桥的保护神,如溆浦万寿桥等。
湖南地区的桥梁也见证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历程。据有关史料记载,毛泽东、黄克诚、王震分别在炎陵接龙桥、永兴下马桥、嘉禾桐梁桥上指挥过战斗。工农红军的告示、标语曾在江华西佛桥、桂东仙缘桥、武冈木瓜桥等桥上张贴。
1934年9月12日,红六军团从绥宁上堡行军至黄桑,沿途经过的桥梁依次为:上堡石拱桥(原桥尚存)、中堡石梁桥(原桥尚存)、界溪风雨桥(原桥尚存)、九溪冲木梁桥、兰家桥(原桥已被改建为石拱桥)、黄桑风雨桥(已改建石拱桥)。这些古桥后被当地称为红军桥。
湖南地区的古代桥梁大致包括磴步、浮桥、石拱桥、石梁桥、廊桥及侗族风雨桥等类型。其中廊桥及风雨桥本刊(2010年第四期)曾做介绍,本文主要讲述磴步、浮桥、石梁桥及石拱桥。
1 磴步
磴步是我国最古老的桥梁形式之一。垒石为墩在楚湘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965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九江,架鼋鼍以为梁”。
磴步一般架设在河床皆较平坦,水流较缓而常年水位不高的河段,行人踏磴而过,俗称“磴步桥”。湘南地区称“步磴”,湘西地区则称“跳岩”。我国桥梁史上最早记载的是夏(公元前2183~前1752年)禹“鼋兽以为梁”,即指以动物命名的大砾石,将其放在浅水中作为步墩。位于双峰的永丰磴步被认为是现存最久远的磴步活标本。
1)永丰磴步:位于双峰县永丰镇,永丰古井地处涟水支流河道中心,水位高于河水盈尺,水质清沥,与河水两不相犯。为便于汲水,在水井和西岸之间,设有近20 m长的磴步,每块石磴约一尺见方,间距为20~30 cm,并设高矮两组,以便在不同水位时使用,磴步表面凿有石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永丰蹬步始建年代不可考,很多桥梁史料上被认为是我国最古老的磴步。
永丰自古有两大名吃,一是辣酱,二是豆腐。辣酱当年被曾国藩带进宫中进贡给西太后品尝过,豆腐则受到过微服巡访江南时到此的乾隆皇帝的称赞。这两样东西之所以出名,都是因为水好,这水便是取自河中的这口古井。
2)大围山磴步:位于浏阳大围山镇,横跨大溪河两岸上游2 km处,始建于明,由地方绅士鲁荣业捐建。清康熙、乾隆、嘉庆和1995年4次复修。
磴步采用花岗石材料,石磴为长方体,高出水面约2尺。底部嵌入河床,墩长1 m,宽约0.3 m,两墩间距0.4 m,共有65墩。北侧主航道有相隔3 m多的石墩架活动跳板,以利船、筏通行。除丰水季节外,平时均可供行人通过。
3)沱江跳岩: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沱江河道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跳岩长约100 m,由60多对石磴组成,石磴相距一步之遥,走的时候一步一跳,故称“跳岩”,跳岩在主河道处留有两孔宽约6 m的船行通道,通道上面用木板搭铺,便于必要时船只能上下通行。
2 浮桥
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在古代,浮桥是跨越较宽河流的唯一桥梁形式。
渭水浮桥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大河桥梁,它比公元前493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架设的的浮桥还要早700多年。湖南历史上著名的浮桥有始建于宋代的醴陵渌水浮桥、道州潇水济川桥,始建于元代的零陵潇水平政桥。
1)渌水浮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位于醴陵城南状元洲尾。宝佑年间(1253~1258)因石墩木梁桥建成,浮桥废。明成化十八年(1482)因木桥毁于水,醴陵知县李复真复建浮桥。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县人杨泰洲、王照楼募资重建,长127 m,用木船39艘,3船一联,结以铁索,铺以木板,左右设扶栏。民国7年毁于战火。民国26年冬,县人陈盛芳等捐资重建于西门渡口,长80 m,联船20艘。民国31年,县人顾润民为方便居民过河疏散,以避敌机空袭,复于东门渡口建浮桥,长106 m,联船27艘。民国33年日本侵略军犯醴,二浮桥皆毁。民国35年修复东门浮桥。1970年浮桥迁西门渡,1979年遭洪水冲毁后不复建。
乾道九年(1173)正月三十日,著名诗人范成大经由赣入湘赴桂林任参知政事,经萍乡到醴陵,作《题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之句。
2)道州济川浮桥(旧名大浮桥):位于道县城南,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南北长四十余丈,以铁链两条横镇之。后桥废改渡。明万历三十六年(1598),州官韩子祁将道州百姓40艘龙船革头去尾,用竹缆连接,横跨潇水,长135 m,宽4 m,船上架木梁,横铺木板。清光绪三年(1877)《道州志》载:“明万历间州守韩公,特为搜革龙舟,编成鹊架,覆长板以鳞次……贯以铁索,若苍龙之偃波,白虹之饮水,由是不楫而渡,舍舟以徒,攘往熙来,莫不称便。”1929年,杨得任所著《道路全书》(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编印)中说:我国古代浮桥“如……湖南道州之潇江,所架之舟桥,其最著也。”
道州浮桥见证了瑶族从其发祥地千家峒逃亡的史实。据瑶族文献《千家峒》记载:“元朝大德王九年(1306)三月十九日,众瑶人起脚出千家门楼来上桑木源。过了枫木四下云盖,来到道州浮桥,过了三日三夜不断丝”。瑶民逃亡被官府发现后,“道州爷差兵出来,取断浮桥”。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曾从此桥攻占县城,后为缅怀牺牲战士,将浮桥改名为“红军渡”。
3)平政桥:位于零陵城正西门外的潇水上,为铁索链浮桥,亦称黄叶渡浮桥。该浮桥是向西进入“湘桂走廊”的必经之处,始建于元代,取君子平政之义而名,后桥毁。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建,用28只木船等距离排列成行,两船间架杉木为梁,上铺木板,再以铁链将船梁串联。《永州府志》载:“元时造舟为梁,取君子平其政之义。后废,乃设舟以渡,万历辛卯五月,复驾舟为桥,名曰浮桥,桥有记,勒石于正西门左,后因火,石毁而证遂无考。”
明崇祯十年三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至零陵,带病寻访柳宗元遗迹时曾走过此桥,世人为纪念徐霞客而改名为霞客浮渡。“霞客浮渡”为古代永州八景之一。
1944年8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浮桥被炸毁,翌年抗战胜利后修复。1970年潇水东风大桥建成后拆除,90年代初又恢复,沿用至今。
3 石梁桥
石梁桥包括石柱石梁桥、石墩石梁桥、石伸臂桥(类似木伸臂桥)等。湖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石梁桥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成的宁乡玉潭桥(1972年改建为公路桥),桥长193 m,计26墩、25孔。现存最大的石梁桥是建于清代的衡山黄龙坝桥,桥长77 m;浏阳泥南桥则是最大的条石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长102 m。
1979年,有关部门认定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墩石梁桥是福建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2009年,《中国桥梁史纲》将这一记录推前到唐天复元年(901)建造的福建福州沈公桥。同年开始的湖南交通文化遗产普查显示,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的桃江牛剑桥是已知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墩石梁桥。
湖南地区的石梁桥以石平梁为主要结构形式。湘中以北地区,部分较大跨径的石梁桥采用了伸臂梁结构(类似木伸臂梁)结构来分担主梁的承重,如衡山黄龙坝桥、宁乡大江石桥、娄底永新桥等。新邵踏水桥(明)、隆回车田桥(清)属托木上置石墩的木石组合墩结构,邵阳谭俊桥(明)则是已知的湖南唯一一座托木上置石梁的木石组合梁桥。
与石墩石梁桥比较,石柱石梁桥跨径较少,留存至今的也不多。浙江温州瓯海区的金锁桥建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全长10 m,宽1.7 m,是已知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柱石梁桥。新田石羊史家村平板大桥(明初)则是省内已知唯一的三孔独柱(石)梁桥。湘南地区还有一种国内罕见的采用榫卯结构的石柱石梁桥,如位于江永县上甘棠村的潇贺古道上,始建于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的寿隆桥。这座桥采用了木结构中常用的卯榫结构,填补了木质桥向石质桥过渡的空白。
1)牛剑桥:位于桃江县黄泥田乡,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清乾隆朝《益阳县志》载:“牛剑桥建自唐时。初,桥势高阔,石梁甚巨……滩上有老人背剑骑牛指示辄成,今桥旁有牛蹄亦存焉,故以为名”。
该桥为 5孔石墩石梁桥,桥长 20 m,桥宽3.87 m,孔径 1.7~2.5 m不等。石梁每条厚达55 cm,宽为78 cm,长为7.2 m,重达7 t。台墩亦为巨石,结构坚实异常,展示了唐代高超的建桥技术。
牛剑桥有“楚南第一蛮桥”之称,也是湖南已知的现存最早的桥梁。1993年的一场洪水,冲垮了部分桥墩,1/4桥体滑落水中。2010年,该桥由湖南交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修复。
2)谭俊桥:又名弹箭桥,位于邵阳县黄塘乡檀正村,跨犁头水。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为洪武进士、平蛮督元帅、万户侯何元智捐资建造。历时三年完工。其后代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宣统三年(1911)和民国18年(1929)三次修缮。
谭俊桥为石拱石梁组合桥梁,全长30 m,宽2.1 m,桥高5 m。其中石梁桥长12 m,三墩四孔,石墩上并排放置四根粗大杂木承托石梁,形成托木上置石梁的木石组合梁结构。石拱桥跨径9 m。桥的上下游各筑一坝,左右修三条水渠,灌溉附近农田。
整个工程集通行、排洪、灌溉于一体,设计合理,尤其采用的木石组合梁结构为省内孤例,对研究桥梁建筑史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3)踏水桥:位于新邵县小塘镇渡头桥村,跨石马江,始建于明代。
该桥为木石组合墩石梁桥,长128 m,以枞木、松木等材料,在江底打造群桩基础,在木柱桩群上加盖顶横梁组成排架,在排架上部安置石盘,石盘之上承托锥形石墩,一共有52块石墩,其上铺设53块青石板连接成桥面,供人行走过河。
据考证,踏水桥始建于明代,古人摸索出枞木、松木一类材料可以在水中久泡不腐的机理,采用木桩基础提高了该桥的稳定性。500年来,虽多次经历洪水冲刷但整体结构没有坍塌,其精湛的建造技术堪称我国古桥史上的奇迹。其采用的木石组合排架墩,是桥梁史上最早的一种轻型墩,也是湖南境内现存最早的木桩基础桥梁。
4)泥南桥:位于浏阳市龙伏镇居委会,平江、龙伏至浏阳的古道上,跨捞刀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初为七墩八搭72 m长的木桥。清咸丰十年(1861),每搭桥改铺两块各尺余的青石板。光绪二十四年(1898),泮春周岐阳先生义捐八块山田七洞所出的青石板,使桥面增至米余宽。后经1940年、1954年、1987年3次增修,将原桥墩加高1.7 m,并于西端加五墩,使桥面延长至102 m,增宽至1.8 m。桥面中间加铺了钢筋水泥板,以便手扶拖拉机和小型汽车通行。
5)四知桥:位于宁乡县龙田镇七里村,系七里山杨姓族捐资修桥,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为歌颂其祖杨震清廉,取名四知。
该桥为两孔独墩石伸臂梁桥,长 18 m,宽5.6 m。桥墩呈方尖碑形,迎水面为尖状,桥墩上刻蜈蚣纹饰。桥墩之间桥面由三条麻石并排构成,每根宽为0.4 m。桥两侧置高0.4 m、宽0.3 m的麻石护栏。
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杨震出任涿郡太守途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东南)时,其举荐的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十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毅然拒绝,王密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这就是著名的“四知”故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