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创业胜任力与创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2012-06-30谢雅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特质创业者动机

周 芳,谢雅萍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创业与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女性创业已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摆脱妇女贫困、提高妇女地位、缓解就业压力、取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过去二十多年间,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为女性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9年8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08~2009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显示,2006~2007年,我国创业者的男女比例分别为74.24%和25.76%。但2008~2009年度,男性创业者的比例下降到72.96%,而女性创业者的比例上升至27.04%,中国女性创业逐步发展繁荣,成为一股现经济时代的热潮。但与蓬勃发展的女性创业实践活动相比,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以人为本,在追逐理想和还原现实的基础上,描绘出当代中国女性在创业的进程中所承受的困难和应具备的特质。

一、研究背景

女性创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Schrieir(1973)和Schwartz(1976)发表的两篇文章为先导,试图描述女性创业者的基本面貌和面临的障碍。8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关注女性创业家的特质和动机。随着研究的深入,女性创业的领域划分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被提了出来。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开始关注创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如创业的动机、融资方式、管理风格和风险偏好等[1]。

关于创业胜任特征,Chandler和 Hanks(1994)[2]开创性地将其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并且这些能力被看做是创业的核心能力。Thomas还提出,创业胜任力是一个高水平的个人特质,包括性格特征、知识和技能等,或企业家成功地在组织中执行工作的所有创业能力。这些说法既基于创业特质的基础,又起源于胜任力理论。创业胜任力始于创业特质的研究,如国际猎头顾问公司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企业领袖风范的重要因素是:专注、聪明才智、个人魅力、沟通技巧、热情、企业文化适应、社交风度、外表,所有这些都是参与管理的女性的主要特征,并对创业绩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Jesper等特别强调,韧性有助于提高创业绩效。女性创业者的血液里都具备一些原始的创业因子,这些因子是多元且丰富的,也正是这些特征协助她们有勇气以理性态度面对前进道路上之问题与困境,获得经营成果与个人成就。

Cooper曾提出,经验和教育是决定女性是否创业的“先行”因素。胡怀敏与朱雪忠[3]二人也曾提出,在中国,教育背景对女性创业有影响,但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掌握的某项特殊技能比起单纯的高学历更有可能促进女性创业并取得成功,是人力资本存量的结构而不是人力资本存量本身对女性创业有影响[4]。不管是已发表还是未发表的文献都表明,教育、行业经验、管理技能和先前的创业经验都和创业绩效积极相关(Jesper B.Srensen 等,2006)[5]。

推动创业持续发生的基本因素是创业精神和心理特质。在女性创业中,女性的耐心、执著、韧性、任劳任怨等特质成为女性创业持续的内在因素(邬家瑛等,2008)[6]。国际猎头顾问公司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出企业领袖风范的主要特质为:专注(93.4%)、聪明才智(89.5%)、个人魅力(86.9%)、沟通技巧(82.9%)、热情(81.7%)、企业文化适应(76.8%)、社交风度(74.5%)、外表(68.1%),所有这些都是参与管理的女性主要特征。成功的创业女性比一般女性更加坚毅、果断,她们精力旺盛、独立性强、行动力强,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持久力,有高度的成就需求、自主需求、控制需求以及刚强的人格特质,并具有领导人的天赋和放眼未来的远见。女性善于沟通的特质让她们在以通讯为主体的知识产业中如鱼得水。

此外,创业胜任特质的另一项因素创业动机,历来被视为女性创业研究的热门话题,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如Minniti认为女性创业的主要动机是机会因素;Tatiana S.Manolova(2008)提出身份的提升是驱动女性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Ilan Alon,Shengliang Deng 等(2011)[7]专门展开了针对中国女性创业的调查,认为女性个人的性格会影响到准创业者挖掘潜在创业机会的可能性,任何的创业机会将通过不同人的个性特征被折射出来,并最终影响创业成功。陈彩繁谈到自我成就的追求是女性创业的原动力;张庭庭认为实现自我理想、满足成就感、自我兴趣等是激发女性创业之内在因素。女性创业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女性的学历愈来愈高,社会资源也愈来愈丰富,她们追求成就感的程度不低于男性;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女性能够找到更好的创业空间。

本文从个体的角度提出女性创业胜任力是与个体角色的成功绩效相联系的个体特征,大多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女性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心理特质和动机等。

二、研究假设

创业者的正规教育水平和创立企业的最终绩效相关。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不容易出现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危机问题。女企业家的多年工作经验也被证明与创业绩效积极相关。缺少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容易导致低利润。因此本文认为,经验和教育是决定女性创业的“先驱”,并最终会影响到创业绩效。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女性创业者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创业发展。

沟通能力强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素有“交际花”的称号,这类女性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伴随而来的较强的资金来源渠道,而这些都是确保一个企业良性运转的关键因素。另外,与创业绩效相关性比较大的心理特质是女企业主“执著的韧性”、“较强的责任感”、“细致”等。女性似乎天性比男性执著,如果把握住正确的机会和方向,女性执著的韧性往往能助她们一臂之力,协助她们在成功的道路中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女性具备“母性”的天性,似乎与生俱来她们就具备一种较强的责任感,对于员工,犹如对待子女一样,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女性创业者的心理特质有利于创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业务的增长是由创业者动机所决定的。心理学动机,如成就感、独立性、控制欲(拉的因素)等已经被许多研究者作为创业动机,被“拉”的因素驱动进入创业的女性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机会型创业动机者较生存型创业动机者具备更为广泛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等,因此识别创业机会和吸引资源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生存型创业动机(如赚点外快贴补家用,想就业、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下岗失业被迫创业等)相比机会型创业动机(满足成就感,证明自己能行,纯粹为了兴趣)的创业女性更容易遭遇“资金不足”问题。创业动机应该作为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

假设3:机会型创业动机有利于女性创业发展。

三、研究设计

理论需要得到实证的检验,才能发挥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为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我们开展了以福建省女性创业者为样本的调研,以期了解女性创业的胜任特征现状,据此进行与其发展的关系探讨。

1.调查取样

本研究以福建省女性创业者为样本展开调研。福建省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创业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了不少女性创业者,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

调研的具体过程为:自2009年12月始,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案访谈,确立了调查问卷的提纲。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样本问卷的收集。2009年12月1日至12月27日,利用某市女企业家素质拓展培训班的机会,进行了对120名女企业家的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3份。2010年4月~2010年7月,利用假期完成了97份女性自主创业的调查问卷。结合三次调查,我们收集到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占回收问卷的91.5%。个案访谈资料21例,样本覆盖了福建省的9个地市。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为:(1)创业者个人胜任特征,包含个人的年龄、教育背景、婚姻状况、行业经验、业务技能、创业动机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包含了创业女性心理特质量表,主要从女性创业者的自信心、果断性、坚韧性、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出题,探索当前创业女性的主要心理特质;(2)女性创立企业绩效,包含创业者个人收入(表征创业满足个体经济需求的能力)、生涯满意度(个体对事业、家庭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员工规模(雇员数量)、企业生存绩效(企业资产总额、利润额、当前经营状况)、企业成长绩效(未来经营状况)五个方面。

2.模型构建

通过分析当前女性自主创业者的一些特性,笔者认为女性创业者必须具备以下六个特征:执著、勤奋、善于沟通、细心严谨、自信、果断,构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以下进一步对其必须性进行理论分析。

图1 女性创业者心理特质

(1)执著。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女性都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忍耐力。女企业家拥有强烈的挑战愿望,不仅是对利润的追求,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人生使命、社会责任的终极向往。她们不断地锐意进取、挑战自我,即使遭遇失败,也不会惊慌失措,能在冷静分析调整之后,重新起航。在创业的道路上,女性往往会比男性遇到更多的艰辛,她们需要更加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需要比男性更加冷静。

(2)勤奋。女性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困难,所以她们要付出更多的勤劳和艰辛,女性具有强大的行动力,她们能将愿望付诸实践,一旦她们确立了目标,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倾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化解各种艰难和险阻,锲而不舍,这就是她们强大的行动能力。

(3)善于沟通。女性善于利于言辞,沟通能力强,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这是由女性成长的社会化过程所决定的,女企业家能够观察到员工的知识、技能、思想和工作热情,对事物的观察力更为细致、敏锐和准确,有一种天生的感知能力,具有强大的吸纳力量。女性善于利用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鼓励、支持、授权等方式让员工愉快的工作,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创业者也发挥了自身的人格魅力。

(4)细心严谨。女性创业者或者说女企业家在日常行事、与员工互动过程中比较细心,注意细节,能够从细微处为员工和企业利益着想。同时,创业女性办事相对稳妥、严谨,否则她们难以掌控一个相对难以权衡的局面,也只有具备细心严谨的作风,她们才能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如鱼得水。

(5)自信。女企业家具有强烈的自我肯定倾向。她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同时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强烈的自我肯定让女企业家能够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进取意识,具有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巨大激情。

(6)果断。传统性别角色认为女性情感细腻、多愁善感,但作为一名创业女性来说,需要摒弃这些有碍于企业经营与决策的女性“天性”。自主创业的女性在面临一些决策或者说应急问题时,她们必须有自己的主见,需要有适度的魄力,也只有这样,她们才能较好地胜任创业者或女企业家这一身份,如果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我们很难想象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或者说创造出高绩效。

3.模型的验证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在进行因素分析之前要做KMO及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对指标是否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考察。如表1所示,女性创业胜任力的KMO检验值为0.851>0.7,表明样本大小适宜于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035.432,F值为0.000,显著水平极高,表明该量表的数据服从正态总体分布。可见,各指标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做因子分析是合适的,我们能够将变量进行多个因素的划分。

表1 KMO 及 Bartlett's检验

通过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及相关系数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分析,可看出各指标间中度相关,又由全部方差解释分析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发现,经过正交旋转后,前6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达到77.856% >40%,故拟采用5个公共因子。

表2是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表2可看出,第一个因子由6、7、23、25、27 五个题项构成,第二个因子由 4、5、15、22、24 五个题项构成,第三个因子由10、17、18、19四个题项构成,第四个因子由 2、11、12、16、28 五个题项构成,第五个因子由1、9、20、21、14 五个题项构成,第六个因子由3、8、13、26四个题项构成。我们发现,第一个因子的五个题项的问题大多反映出自主创业女性坚强、刚毅的一面,第二个因子的五个题项的问题大多反映出自主创业女性勤劳、刻苦的一面,第三个因子的四个题项的问题大多反映出自主创业女性善于沟通的一面,第四个因子的五个题项的问题大多反映出自主创业女性细心严谨的一面,第五个因子的五个题项的问题大多反映出自主创业女性极度自信的一面,第六个因子的四个题项的问题大多反映出自主创业女性果断有魄力的一面。这六个因子可以说共同解释了当代自主创业女性群体应有的个人特质,也只有具备这些特点,才能较好地胜任自主创业女性这一角色,成就较高的创业绩效。

表2 女性创业者心理特质的旋转主成分矩阵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具体针对创业女性的个体特征,如学历、先前行业经验、心理特征、创业动机等进行绩效的单因素影响分析,初步揭示这些变量与女性创业绩效的关系。之所以选用创业个体的这几个因素,主要是因为:学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而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将在创业的过程中发挥能动的作用;先前职业代表了女性创业者个体创业前相关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或者掌握了某项特殊的技能,而这些比起单纯的高学历似乎更有可能促使创业成功;个人心理特质的优劣将决定创业者创业决策、管理风格和策略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等;而创业动机,作为一种先驱性的动力,应该对创业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下通过实证研究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

1.学历与绩效

表3显示,女性创业者的学历和创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高学历的女性创业者面临较少的人才不足问题,这可能与她们身边较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关。学历越低,家庭的拖累越重。道林斯基等(1993)认为,受过较少教育的女性可能面临财务或人力资本的制约,而这限制了她们的业务追求。学历较低的女性,容易面临“专业知识的困境”。女性创业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女性的学历愈来愈高,社会资源也愈来愈丰富,她们追求成就感的程度不低于男性。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知识水平,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赋予了女性创业者智慧,引领创业女性审时度势,以战略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尤其是当所受教育的领域与行业经验相关或与管理经验相一致时,知识创业女性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假设1中女性创业者知识和创业绩效的正相关性得到验证。

2.先前行业经验和绩效

如表3所示,对先前的行业经验与创业绩效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β=.137)。先前的创业经验更容易导致中小企业的创业成功,先前的创业和数年的经营经验对企业绩效呈强烈的正相关。因为,经验和教育是决定女性是否创业的“先行”因素,教育背景对女性创业有影响,但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掌握的某项特殊技能,比起单纯的高学历更有可能促进女性创业并取得成功。因此假设1中女性创业者的技能和创业绩效呈正相关得到验证。

3.创业动机和绩效

表3 胜任力指标与绩效的相关系数

如表3所示,机会型创业动机与绩效相关系数为0.698,二者呈较强正相关,表明越偏向于机会型的创业动机,表现出更高的创业绩效。成就动机和追求卓越对于女性创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些希望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并渴望在人生中具有一定成就的女性对创业表现出更多的激情。同时,对物质生活富足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作为一种人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吸引力。而女性的创业意向更多受到个体对成就和自我价值追求的影响。女性的创业意向更多是由于受到自我实现和人生目标追求的驱动。心理动机如自我满足和追求独立以及支持的环境因素如产业划分和资金来源等,也将影响女性创业。由于结构和认知障碍伴随着创业生涯,我们期望中国的创业女性被独立意识和成就感所激励,以确保稳定的创业绩效。因此假设3(机会型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得到验证。

4.心理特质与创业绩效

表4表明,在一系列的心理特质中,每种心理特质都与绩效正相关,验证了本文假设3心理对绩效的正相关性,其中“更稳健”与绩效存在最大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一定意义上,该特质最强地确保了企业的绩效水平。此外,“责任感”特质与高绩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显著。责任感强的人,往往站在比较高的高度,能够担负大业,更加具备成功者的魄力和抗挫能力。但有时,过多的责任感也会给企业的经济效应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员工的满意与企业的经济目标有时会让她们处于一种相互冲突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不自信、优柔寡断、求安稳的意识或者说依附意识对女性创业者来说是一大障碍,因为创业可以认为是重新开创一项事业,本身就带有比较大的风险性,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如果女性的依附意识比较强的话,很显然她们自主创业,或者即使创业了,也很难获得上述资源。

表4 心理特质与绩效的相关系数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基于上述结论与分析,笔者从女性创业者个体角度,即创业者的知识技能、心理特质因素以及创业动机层面对女性创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女性创业者的知识技能

在创业领域,女性要想有立足之地,知识技能是前提,素质提升是根本,经验和教育是决定女性创业的“先驱”,能够对创业绩效发挥积极的影响。然而我国女性创业者却普遍存在知识缺乏、技能不足、素质偏低的特征,尤其是有关技术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等十分缺乏。我国女性创业者对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有很强的需求,然而国内关于创业的教育本身起步较晚,而专门针对女性发展和创业教育的相关方面的培训机制和体系远远跟不上需求,缺乏关于女性创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心理素质的塑造和培养的教育机构和服务体系。

创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进行培养,要克服知识技能的障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是建立性别平等的创业培训与辅导机制,开展女性创业学历教育,举办研讨班,讲授有关营销和女性企业家精神的课程。其次,关注女青年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提升女性整体创业比率和创业成功率的重要途径,如开设“创业学”的专业学位课程,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培训,形成女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理念和较高的创业技能。

2.培养女性创业者的心理特质

传统上,女性向来被贴上柔软、细心、韧性、坚强、善解人意、善于沟通等正面标签,这些都构成了女性创业的优势。相对地,情绪化、不够果断、不善管理、心眼较小、耳根软等负面刻板印象则成了女性担任企业经营者的负面因素。然而,女性创业者心理特质并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进行塑造。女性创业者的自信、勇气、顽强的意志、风险承担、创造力和革新等特质,往往需要她们通过短期的培训、辅导,或者长期的学习而嵌入到创业女性的内涵中。

3.培养女性的创业意识和动机,尤其是机会型的创业动机

促进女性创业,改善外部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女性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增强,这些属于女性创业的“内因”。要努力增强女性个体追求创业的倾向,通过社会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增强女性的创业意识。

(1)创业女性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和创业中的性别歧视,发挥女性创业者得天独厚的优势特质,扬长避短。思想意识上,破除畏难怕苦思想,逐步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培养和强化独立意识、自强意识,提高创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2)要建立女性创业激励机制,激发女性创业热情,解除心中的思想顾虑,提升女性创业意识,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形成“人人都想跃跃欲试,开创新企业”的活跃局面。对具有创业需求的女性,要宣传“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的道理,宣传“今后没有铁饭碗、自主创业有饭碗”等理念,消除女性自卑心理和依赖思想,鼓励女性行动起来,主动就业,积极创业,做敢于竞争的新女性。

总结而论,女性创业,不但能够实现女性创业者的个人价值,而且也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深深影响了女性的创业和职业发展,而新世纪的女性的人力资源应该被充分地开发出来,这既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在环境的支持。全民应该创造一个适宜女性企业家成长的氛围,发扬成功创业女性的模范作用和宣传导向作用,弘扬创业文化,给创业女性造势,真正做到让想创业的有机会、会创业的有舞台、创大业的有地位。

[1]史清琪.中国女性创业者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

[2]Chandler G N,Hanks SH.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77 -89.

[3]胡怀敏,朱雪忠.人力资本对女性创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07,(4):68 -69.

[4]关培兰,罗东霞.女性创业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创业发展问题[J].经济管理,2009,(8):81 -88.

[5]Jesper B S rensen,Patricia M Y Chang.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R].Report prepared for the 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February,2006.

[6]邬家英,鲍立威.基于新创业的女性创业成长模型研究——以浙江起界集团为例[J].科研管理,2008,(29):140-145.

[7]Deng,Shengliang,Xu Wang,Ilan Alon.Framework for female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merging Markets,2011,3(1):3 -20.

猜你喜欢

特质创业者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互联网创业者
动机不纯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