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把名字隐了去

2012-06-27姬建民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12期
关键词:泰斗国宝名利

姬建民

曾在某晚报上看到一位“大师”的美术作品,其实也就是用彩笔横竖划拉了几道痕迹,看不出像什么图形。就想,假如把这些“大师”或“获奖者”的名字隐去,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不论各位看官信不信,反正我信:假如隐去了名字,美展获奖者的名单就会出现“颠覆”,有的名人作品不仅不能获奖,还可能入不了选。“大师”的“大作”隐去名字,不仅不会堂而皇之地刊发,甚至还会被美编打入“冷宫”。就是一些知名作家的文章,一旦被隐去名字,也会难见天日,恐怕连个“退稿函”也收不到。哪怕就是隐去官员名字的“重要讲话”,被视为“吹牛皮、放空炮、说屁话”的也不在少数……

文化艺术领域,原本是烛照精神文明的纯洁阵地,其队伍也应是道德高尚、人性纯粹的。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重名不重实”的“个人功利观念”兴盛猖獗,有的把“名利互惠”作为一种职业习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明里假扮“公允”,暗里互帮互衬,各得其利。有的人热衷优亲厚友,评奖时对“孝敬”自己的朋友、弟子格外照顾甚至联络其他评委“打高分”。据一些书画界的朋友讲,现在想评上奖,不花大钱拜倒在“名人”门下为徒为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有人属盲目崇拜捧脚,包括一些报刊杂志,一见到“名人来稿”就以为争得了“彩头”,又吹又捧的不亦乐乎。

“迎风乍毛的是稗子,低头无语的是谷穗。”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正的大师、专家、学者、名人,首先是大德之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巧弃利,绝学无忧。他们从来不把个人名利看得很重,更不会结党营私、狗苟蝇营。王选院士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中国印刷行业技术革命的开创者,使中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被誉为“当代毕昇”,但他却十分清醒,竟自亮“底牌”——“我是一个做出过贡献,今天高峰已过,赶不上新技术发展的计算机专家”,还公开在《光明日报》撰文说“不要迷信院士”。这种敢于否定自己的清醒,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大德大器觉悟。

季羡林先生说,每被称为“国学大师”,他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因为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对称他为“泰斗”,季先生说:“说我做出了极大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对称他为“国宝”,他更是极为惊谔,大惑不解:“如果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十三亿‘国宝吗?为此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桂冠摘下来。”呜呼!“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季先生三辞“桂冠”,高风亮节,虚怀若谷,人们当然不会小瞧他,相反,季老的形象更加光辉高大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凡名人大家,当然需要以才服人,更应以德服众。也如王选院士所言:“一个真正有才能、正在创造高峰的科学家,哪有时间去频频上电视?上电视说明我的科学生涯快结束了,只能在电视台上露露面了。”真正的名家、大师,多不看重名利,反倒是那些“伪大师”、“假专家”、“虚名人”把名利地位看得极重甚至不惜出卖良心。两院院士张宗祜,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等,无不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参加各种有偿活动,从不出席与本专业无关的评审,从不当“给房子,给工资”的挂名“教授”,还多次在论文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后面。这不是什么“伟大的谦虚”,而是表明了真正“大家”的谦虚谨慎、自知之明的科学态度。挣脱了名缰利锁,远离了“权力气”、“关系气”、“名利气”和“铜臭气”,才会是名至实归的大师和名家。

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同济大学即兴演讲时提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观照这句警言,那些隐去了名字就“扯淡”的“名人”、“大师”乃至官员,会有些许心灵上的反省吧。但愿。

猜你喜欢

泰斗国宝名利
茶食泰斗老婆饼
“国宝”竞拍会
“三绝”儒医,百岁泰斗——记百岁中医泰斗李克光
“文学泰斗”的由来
漫话国宝
谁是[国宝]
我们是国宝
修心
阎戈 名利对我没有吸引力
看破名利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