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城之美

2012-06-27接贵钦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卫城古城墙神庙

接贵钦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一踏进山门,还是睁大眼睛,惊恐不已:这就是世人传说中的卫城吗?这就是和一长串人类星空中永远熠熠闪亮的名字紧密相联的圣地吗?

一堵破墙残垣,裸露在眼前,没有任何遮拦。墙上面歪歪斜斜立着几扇窗,云涌来、风鼓荡,几乎摇摇坠落。通向帕提农神庙的,没有台阶,没有栏杆,没有灯盏,没有商店,没有招牌,只有凸出地表的岩石,还有数不清的碎柱乱石。什么神庙啊,只剩下巨大石柱和一些残檐墙角。石柱浑圆斑驳,直指苍穹,有的断成几节,叠压堆积,有一根甚至显得有些摇晃。这就是卫城吗?如此原始、粗陋?绝无一点辉煌和色彩?

而世界各地的游人,白皮肤、黄卷发、黑眼睛,短衫、西装……密密集集而来,惊呼、沉思,触摸、拍照、艳羡,汇聚成一道流动的多彩的风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才是废墟,什么才是遗址,什么才是文化。那或立或躺的柱石,或残或缺的砖瓦,才是最活泼的历史的骨骼,才是最鲜亮的文明的舍利!

我想起北京的古城墙。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想到古城墙和梁思成。“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是一幅多么美好自然的天堂图景!可惜最终,梁思成欲哭无泪,低头而去,踽踽走进历史的昏暗深处。后来人,只能从照片上一堵古城墙的风采,再发出一声无奈无力的叹息。

五十年前,在偏见和良知面前,良知败下阵来;五十年后,在利益和良知面前,良知再次败下阵来。古香逼仄的街巷、矮小密匝的民房、失修坍圮的院落正快速消失在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粉尘中。前不久,连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不也被“保护性”拆除了吗?

国人缺的不是聪明,不是勤劳,不是金钱,缺什么呢?还是在雅典,雅典人或是古希腊人,为了保护两百棵橄榄树,让它们原封不动地生长,竟然不惜改变城市建设计划。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在他们眼里,一棵橄榄树比一条街道或一座楼盘有价值得多!试问一句,在中国,哪座城市,可以这样做?别说一棵树,一块碑,一条街,一座庙,一个村,只要阻碍了发财或发展的进程,统统一个字:拆!

雅典之美在卫城,卫城之美在废墟。废墟就这样,荒寂却极其繁华,残缺却极其富有;卫城就这样,立于山顶,荒寂残缺,千年不变,永远不变。我们不禁要问,没有卫城,世人还记得雅典吗?没有雅典,希腊还剩有什么?

点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这是我们自小学课本便了解的知识,但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却值得深刻检讨。当下,文物古迹被拆毁破坏的新闻时有耳闻,某些地方政府“重建古迹”的荒唐做法不时现于报端。城市管理者对历史缺乏敬畏,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民众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的宝贵遗产不断减少,历史文化记忆日渐稀薄。

当作者置身于雅典卫城,在满是破墙残垣的帕提农神庙前,情感被深深地触动,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才是废墟,什么才是遗址,什么才是文化。那或立或躺的柱石,或残或缺的砖瓦,才是最活泼的历史的骨骼,才是最鲜亮的文明的舍利!”希腊人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遗址的保护,甚至于对一棵树的尊重,都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反思那些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反思我们今日的推土机轰鸣将带给后代带来怎样的文化断层。作者的发问和感叹,亦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带着我们跟随他的思绪,在雅典卫城与老北京的古城墙之间徘徊、思索。作品行文流畅,转承自然,文字情感饱满,是一篇不错的散文随笔式杂文。

(星 光)

猜你喜欢

卫城古城墙神庙
神秘的神庙
庚子战疫歌
书之帕特农神庙
浅析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及保护原则
浅谈雅典卫城及其建筑形式
卫城之光
卫城之光
牛河梁神庙漫议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晋阳古城墙遗址勘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