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新剂真能清新空气吗?
2012-06-27文/肖里
文/肖 里
空气清新剂由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组成,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减轻人们对异味不舒服的感觉,加上价格便宜,使用便捷,成为很多家庭净化空气的首选之物,然而,空气清新剂真的能清新空气吗?
空气清新剂+臭氧=甲醛+PM0.1
如果你在家里或车里用了空气清新剂,反而会让室内增加很多微小颗粒物,据调查,空气清新剂中有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纯净透明谓之“清”,清爽而新鲜为“清新”。可我们生活中、车辆中常用的空气清新剂根本不“清新”空气。
有业内人士对包括薰衣草香型、茉莉香型、柠檬香型等15种不同香型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这些空气清新剂中,有94种不同的化合物,在每种空气清新剂产品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都超过40%。萜类化合物本身并没有问题,可是问题在于,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会生成大量臭氧,通过换气进入室内或车内,会与萜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甲醛、直径在0.1微米或以下的颗粒物(PM0.1)、过氧化物等。而我们平时所说的PM2.5,也就是空气中直径在2.5微米或以下的颗粒物。
家庭的隐形杀手
据专家分析,空气清新剂虽能明显掩盖恶臭,却无法祛除空气中的恶臭物质,有的甚至会产生二次污染。空气清新剂通常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气态空气清新剂中的空气负离子和臭氧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而用香料与酒精等有机溶剂混合制成的液态空气清新剂,在喷洒时形成的大量气溶胶又会污染空气质量。
这些二次污染物会让体质敏感的人嗜睡、刺激过敏、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损害肺部和呼吸道系统的健康。据专家介绍,空气清新剂的使用,会让室内空气中萜类化合物达到每立方米几十到几百微克。科学家做过试验,当剥一个橘子时,有香味的橘子皮会散发出萜类化合物,从测量仪器可以看到,橘子周围的超细颗粒物会从1000猛增到3万。
英国一项惊人的研究发现:家中使用喷雾器及空气清新剂会损害婴儿及母亲的身体健康。长期使用空气清新剂会令儿童的耳痛及腹泻频率增加,而母亲则会产生头痛及抑郁的情况。研究发现,每周使用多次的家庭相比一周才使用一次或一次以下空气清新剂的家庭,会使婴儿腹泻的比例高出32%,明显的,儿童耳痛的次数有所增加,而呕吐的次数也略有上升。这与每周使用除臭剂、打磨剂和喷发胶的结果相似。
研究人员建议:空气清新剂里面的成分含苯,闻多了会致癌,不适合长期处于空气清新剂的环境。
副作用多,或将影响生育
空气清新剂中含有人工麝香。人工麝香,顾名思义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化合物,在现代生活中十分常见,家里的有杀菌功效的香皂、牙膏、漱口水、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洗面乳、化妆水、剃须膏、除腋臭喷雾、伤口消毒喷雾、洗衣液、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清新剂等产品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生产8000吨人造麝香,通过化工等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虽然在日常用品中流失到环境中的人造麝香含量很少,但对土壤和水源都造成严重创伤。
在人造麝香家族中,添加了二甲苯的人造麝香对环境的危害尤其明显,二甲苯有中等程度的燃烧危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燃烧时火焰沿地面扩散,二甲苯不溶于水,因此倾泄入水中后可漂浮在水面上,或呈油状物分布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长时间依然无法分解,对水环境的影响巨大。虽然二甲苯在早在1979年就被我国列为有害物质,但大约在近五六年空气污染物中依然有二甲苯的身影。
人造麝香是一个化学物的“团体”称呼,除了二甲苯,还有一个主要成分是硝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多数有毒,已经在研究中被证实有致癌的风险。
除此之外,人造麝香中还有一种物质叫做普拉雄酮,在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限制运动员使用的兴奋剂中就有它的身影,这就难怪有一些沐浴液洗发水用过之后真的觉得头脑清醒了很多。
据了解,人体接触了过多的人造麝香后,有害物质多集中于人体的脂肪,甚至母乳中也会含有,并会长期滞存于人体组织中,这使得人造麝香的有害成分会随着生育而延续到下一代。
斯坦福大学Hopkins Marine研究站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实验室研究中将人类组织置于人造麝香中,发现高浓度人造麝香会削弱细胞的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