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泰国学习者的对外汉语补语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2012-06-25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083

海外华文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泰语趋向补语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083)

“补语是汉语中一种很特殊的句子成分。无论是结构上还是语义上都很特殊。”(孙德金,2002:169)“其他语言很少有类似汉语的补语这种语言现象,汉语中一个包含补语的句子,其他语言会用其他方式,比如很可能用两个句子表达。因此补语是外国人较难掌握的一个语法点。”(刘月华等,2001:533)汉语补语无论是本体研究还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补语在汉语研究中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有各的道理,性质不一,类型不等。本文综述了补语研究和对外汉语补语研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倾向和成果,这都是为了了解前人的研究概况并做进一步研究,以其结果作为对外汉语补语教学的支撑。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立以来,一直想研发一套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给外国学习者学得汉语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其适用度最广,我们通常以英语母语者为对象。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语言,除了英语母语者之外其他国家的学习者亦可使用英语解释的汉语教材,可是以英语为解释语言的教材是从英语母语者的认知着想,判断语法难点、教学顺序,可能对其他国别的学习者不太合适。目前,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都引人注目,对外汉语教材的国别针对性需要更上一层楼,本文旨在为泰国学习者研究更加适合的汉语补语教学策略,并提出发展性的建议。

一、对外汉语补语教学研究概况

本文主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考察对外汉语补语研究的基础与倾向。基于《CNKI》和《万方数据》的数据库以“补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从得出的结果中提取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最后的数量总共有87篇。从学习者的母语、补语的类型和研究的领域等3个方面来考察目前对外汉语补语研究的倾向。详细内容如下:

表1 按学习者的母语分类表

表2 按补语类型分类表

表3 按研究领域分类表

图1 按学习者的母语分类图

图2 按补语类型分类图

图3 按研究领域分类图

从上述结果可概括目前对外汉语补语教学的概况为:对外汉语补语的研究主要是以“外国学习者”为对象,国别针对性研究仍然为少数;分国别的研究只占三分之一,以英语、韩语为母语者的对象占多。最受关注的补语类型是趋向补语,其次为补语的总体情况。研究的内容主要以偏误分析为主,其次是针对各类补语的专题研究,还有教学研究和习得研究。值得一提的还有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补语研究绝大都是2000年后的文章,尤其是2005年之后才有大量出现(由本文研究的论文看占95%,83篇),自从2005年以来每年差不多十几篇文章,最多的是2008年共有22篇(占25%)。

二、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补语研究综述

本文在收集对外汉语补语的研究之时,同时也发现一些以泰语为对象的研究,在总概况数量排第四名。虽然在以上的结果中只有4篇,但是再次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网站特别针对“泰国”和“补语”搜索之后,发现更多的研究论文,两个数据库所提供的共有9篇。最早的一篇文章是赵秀芬2000年的《汉泰趋向补语对比研究》,研究论文最多的是在2008年发表了4篇。研究内容最多的是补语总体的研究和趋向补语的研究,偏误分析仍然是研究的热题。这些结果都随着对外汉语补语研究的倾向而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汉泰语言对比探讨汉语补语与泰语的对应形式之异同,从调查问卷探讨学习者使用补语的偏误,而且分析所有偏误的成因并提供解决与教学顺序的建议。9篇研究如下:

1 赵秀芬(2000)《汉泰趋向补语对比研究》

2 陈晨(2005)《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3 陈晨、李秋杨(2007)《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情况考察》

4 胡发宣(2008)《泰国学生汉语补语习得研究》

5 刘永君(2008)《汉语补语在泰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及偏误研究》

6 刘玉川(2008)《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7 张文耀(2008)《趋向补语“起来”与泰语中的相关表述比较研究》

8 齐春红、汪南哲(2010)《泰国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偏误分析》

9 王娇娇(2010)《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

(一)汉语各种补语类型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

汉语补语在泰语里能够表达出意义来,尽管形式不是完全能对应,可还有一部分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泰国学习者认知补语这个概念并不陌生。然而,因为汉泰的语序有所区别,所以因相似而忽略会造成使用上的偏误。从前人研究的结果得知:

1.虽然泰语的语法体系没有立补语为一个成分,可是汉语补语的意义可以在泰语的句式上表达出来,只不过不是所有的形式都能对应,当两种语言的谓语都不带宾语时,二者结构形式才是相同。

裴晓睿(2001∶106)就基本句法结构而言,泰语有主谓、动宾、主从、联合和连谓这五种结构,而与汉语相比,只缺少了动补结构。可是泰语表示修饰、限定性的一般都在中心语之后,其中也包括说明动作结果和状态的词语。赵秀芬(2000)和陈晨(2005)都研究了汉语趋向补语与其泰语的对应形式,结果发现在两语表达趋向意义的形式时基本上都可以互相通译,可是由于汉泰的句法语序不同,所以会造成宾补位置顺序的问题。刘永君(2008)的对比研究提出的结论是汉语谓语不带宾语时,两种语言结构形式基本相同。王娇娇(2010)以结果补语为研究对象,认为泰语没有补语,可是能在泰语中找到与汉语补语的对应形式,但不是所有的汉语补语都有对应形式。

从这些观点可知,虽然泰语没有补语这一概念,可是因为汉译泰后的泰语句子有汉语补语的对应意义和形式,所以泰国学习者在学习这些有对应形式不会很难,可是又因为也有无法对应的另一部分,所以这些没有对应形式应该是泰国学习者的教学重点。

2.从汉泰对比分析的结果来看,泰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补语时,应该注意的是“宾语的位置”。

赵秀芬(2000)和陈晨(2005)的对比研究和调查结果都发现泰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会有“宾语的位置”的问题。刘永君(2008)和王娇娇(2010)都认为汉泰句子里的宾补语序不同在于:由宾语的位置来看,汉语宾语的位置较灵活,可位于补语前、补语中或补语后,而泰语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后直接跟宾语,对应的汉语补语形式放在宾语后面充当状语;由补语的位置来看,汉语补语和动词之间结合得相当紧密,中间不能插入其他任何成分;而泰语中动词和与汉语结果补语相对应的形式之间结合得比较松散,中间不仅可以插入宾语还可以插入其他的成分。刘玉川(2008)也根据汉泰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做出泰国学习者学习汉语补语时可能有错误的预测假设,每类补语都有“宾语的位置”之难。由此得知,汉泰语言的句子一样都可以由动、宾、补的形式表达,可是因语序之别而造成句法的偏误,因此,宾语的位置问题就应该受对泰汉语教学的关注。

为了展示上述两点对泰国学习者的补语教学之难易处所在,本文将所有的补语类型的句式在谓语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情况下与泰语句式相比,以便看其对应与否的状况:

表4 汉语补语与其泰语对应形式对比表(上)

表4 汉语补语与其泰语对应形式对比表(下)

注释:S=主语;V=动词;O=宾语;Adj.=形容词;C=汉语里是补语,泰语里是补语对应词语或词组;m=汉语补语标记,即“得”和“不(可能补语的否定标记)”和泰语里的对应词;(Neg.)=否定词;Aux=能愿动词/助动词;[baO]=有“把”字带宾语;[deO]=宾语前有“的”字;*=不能实现;※=注意点

可见,在汉语和泰语谓语没有带宾语的肯定句里,若有补语出现基本上是能对应的,只有“可能补语”的表达方式在两种语言有所不同(主要是表达趋向意义的可能补语),即汉语用可能补语的句式时,泰语只能用能愿动词(助动词)来表意,如:“进不去”泰语是 “进去不能”(不能进去),还有“状态补语”的补语标记(得)在汉语里一定出现,可是泰语与其的对应词是可有可无的,如:“他歌唱得好”泰语是 “他唱歌(得)好”。在不带宾语的否定句,大多数也都对应,只有“结果补语”的否定词位置有区别,即汉语句子里的否定词放在动词之前而泰语句子的否定词放在补语之前,如:“没吃饱”泰语是 “吃不饱”,要注意的是泰语表结果成分的否定形式是“动+不+补”,这会有与使用汉语可能补语的形式混淆的机会。此外,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的否定词在汉语里出现于动词之前或补语之前皆可,而泰语只能出现于补语之前,如:“他家我没去过几次/他家我去过没几次”泰语只能用后者的句式,前者是在泰语不合语法的。

至于谓语带宾语的情况,可有很大的问题了,因为泰语句子的基本语序与汉语相异。泰语的句子成分有两大类,即基本成分和补足成分(Vichin Panupong,2000),可是这儿的补足成分不是汉语所谓的“补语”而是副词补足语、时间补足语、地点补足语。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泰语的“基本成分”简单的说是“主动宾”要放在一起,补足成分可出现于基本成分的前头、后头,或者在基本成分里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即可解释为“补足成分”可出现于“基本成分”的主语之前、主语之后、句尾等三个位置,如: “【①白天】这个颜色【②白天】不好看【③白天】”。因此,所有的汉语补语在泰语句子中出现的位置都位于宾语的后面,所以谓语带宾语的汉语补语句子在泰语就无法有对应形式,而且此问题还会给泰国学习者带来学习困扰,也是补语教学上的一个该注意的问题。无论如何,从表4也发现谓语有补语又有宾语的汉泰句子里的宾语位置不只有一个,汉语句子的宾语可出现于句首、单独在主语之后、带把字的谓词之前、句尾等4个位置;泰语句子的宾语可出现于句首和动词之后等2个位置。虽然泰语的宾语位置没有汉语那么灵活,可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位置就是“句首”,学习者可能采用把宾语置于句首这个策略,以便避免语法错误的问题,但是还是避免不了语义和语用的偏误。

由表4的汉泰句式对比表所提供的两种语言句式异同的内容,可以做出泰国学习者使用补语可出现偏误的预测,并详细展现于以下的表5:

表5 泰国学习者使用补语可出现偏误的预测表

为了更了解泰国学习者的汉语补语使用偏误,本文将在下一节仔细地讨论。

(二)泰国学习者的汉语补语使用偏误的研究

1.偏误的内容

从表4的汉泰对比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将两者的不同之处用于预测泰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补语的偏误,详细的分析内容如下:

表6 泰国学习者从汉泰句式对比的所有使用偏误之可能性的总结表

程度补语:在形式上的使用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在语义语用上可能会有“回避使用”的情况。结果补语:在谓语不带宾语的形式上,肯定式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在否定式可能造成与可能补语否定式的混淆,即泰国学习者惯用结果补语的肯定式和可能补语的否定式,而忽略结果补语否定式的使用。在带宾语的形式上会有宾补顺序偏误,而且否定词的使用也会置于补语之前。可能补语:无论是带还是不带宾语或者肯定式还是否定式,学习者都偏用“能愿动词——能”来代替可能补语的使用。趋向补语:基本上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注意宾语的位置。状态补语:不带宾语的情况下,初级阶段会有略用助词“得”的问题;带宾语的情况下,可有“不重复动词”的现象,换个角度看亦是宾语位置的问题。时量补语、动量补语:谓语不带宾语时,在肯定式的形式上几乎没有问题,只在否定式上因为汉语的否定词可出现在动词前和补语前等两个位置,可是泰语的只出现在补语的前面,所以学习者可能忽略一个而只使用与泰语相同的位置。在有宾语时,问题也同样可能出现于否定词的位置,此外,因为泰语没有把时量补语的成分做为定语的用法,所以泰国学习者也可少用这样的句型。介词补语:在谓语不带宾语的情况下,汉泰语序基本相同;在带宾语的情况下,此外也有另一个与汉语不对应的句式,就是把宾语插入其间(还是宾语位置的问题)。

以上都是本文通过汉泰句式对比而做出泰国学习者的偏误预测,为了做出上述所预测的印证本文通过前人研究探讨泰国学习者的真正偏误。刘永君(2008)通过收集到的偏误语料,针对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6类补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总结偏误类型。研究发现:错序、遗漏及回避等是主要的偏误类型。王娇娇(2010)认为泰国学习者在使用汉语结果补语时出现的偏误有回避性偏误、内部偏误和其他偏误这三大类型。其中,“回避性偏误”是:回避成主谓结构、回避成两个分句、回避成一个词;“内部偏误”是: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其他偏误”是:语用偏误、与其他语法形式相混淆、与“被”字句共现时的偏误以及“了”的残缺等。从此两篇文章可以印证一些事实,即泰国学习者是有错序的问题,而要注意的是学习者还常采用“回避”这个策略,王娇娇的研究发现的回避成主谓结构也是本文所预测的,即学习者可能采用把宾语置于句首这个策略避免语法错误的问题。又如刘永君(2008)的例子:把“作业太多,今天晚上写不完”说成“作业太多,今天晚上不能写完”。这个句子证明了本文对可能补语的预测——以“能愿动词——能”替代可能补语的使用。再如,回避程度补语,汉语用“极”、“透”、“死”、“坏”做补语,放在有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后强调程度高,泰语中没有与此一一相对应的说法,泰国学习者有时不能区分这些词的用法,当该用到这些词时,泰国学习者常采取回避策略,如:把“我们高兴极了”说成“我们很高兴”。

为了能够印证更多的内容,本文以刘玉川(2008)的调查考察泰国学习者使用补语的偏误,刘玉川总结了偏误率较高(高于10%)的各类补语的偏误种类。本文将之前的偏误预测和刘玉川的偏误统计进行相比并加以原因的分析,参看表7:

表7 偏误印证表

刘永君(2008)和王娇娇(2010)都认为母语语法知识的负迁移和目的语知识的泛化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正如本文的研究也证明,从本文所预测之外的偏误来看,主要是别的语言项目的干扰,比如“了”的使用,这其实应该看成“了”的使用问题而不是补语所引起的动因。由程度补语而言,所谓缺少“得”的问题主要是在应该用“得多”而只单用“多”的问题,这个原因其实主要也是母语的干扰,汉语的“多”、“很”都翻译成泰语的“ (/ma∶k41/)”,而且所有汉语的程度表达翻译成泰语后绝大部分都以泰语/ma∶k41/(很)为对应词,所以学习者可常用程度副词为基本句式,或把“多”、“很”直接充当补语而缺用“得”,如:“*中国比泰国冷多”是泰国初级学习者会犯的错误。就结果补语而言,无论是缺少动词或误加结果补语都是“词汇”习得的问题,学习者不把像“看见”的结果补语看成一个“语”而认为是一个“词”,这个“看见”是泰语的一个词“ (/hen14/)”,而且这个“hen14”有时等于汉语的“看”有时等于“看见”,所以这个问题也不是补语引起的原因而是词汇与短语混淆的问题。同样的离合动词带结果补语的偏误也是离合动词和特别使用的问题而不是补语的问题。

本文认为泰国学习者的很多补语偏误都不是补语的使用问题而是由其他语言难点引起的,从汉泰结构对比而看,补语的主要问题是“语序”的差异和一部分的遗漏造成的,其他的补语偏误无论是误加、误代还是部分的遗漏,若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应该是别的语言难点或中介语所造成的。

2.偏误的数量

本文以刘玉川(2008)和胡发宣(2008)的研究来看泰国学习者的汉语补语使用和偏误情况。刘玉川搜集的资料来源是泰国皇太后大学一年级(2006—2007级)学习者的考试,总共出现了482个使用补语表达的句子,出现203个补语偏误的句子。胡发宣的语料来自泰国法政大学、艺术大学的汉语专业二、三、四年级学习者的作文和练习,共21万字。语料中使用补语的例子共3122例,从中提取高级生的补语使用为2324例,偏误为418例。以下为各类补语的使用情况及偏误情况表。

表8 各类补语在初级阶段的使用情况及偏误情况表(刘玉川,2008)

表9 各类补语在高级阶段的使用情况及偏误情况表(胡发宣,2008)

从上表看,泰国初级学习者使用最多的补语是状态补语,偏误最多的也是状态补语,其他补语的使用和偏误情况也随其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可能补语,虽然其使用量排在第五,可是偏误量却是第七。由此结果可理解为泰国学习者对状态补语的认知较易习得,可在初级阶段还没把握好,所以使用得比较多,可用得不太准确。至于可能补语从学习者的使用和偏误情况来看可理解为泰国学习者的可能补语虽然没有状态补语习得的快,可习得了之后就会把握得很好。

到了高级阶段,从使用情况可见,泰国高级学习者使用得比较多是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而且偏误也不高。若以使用正确率达到或超过80%为某一特定类型补语己习得的标准,那么学习者到了高级阶段已习得的补语类型有: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介词补语等5类。值得注意的是“数量补语”虽然在初级阶段并无出现偏误,但是到了高级阶段为何出现那么多的偏误?胡发宣在数量补语指的是“比较数量补语”,并且解释为这些数据反映出比较数量补语的使用率较低,因而泰国学习者对比较数量补语的习得也相对晚一些。本文认为虽然数量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的句式对泰国学习者来说不是很难理解,可是因其使用频率没有其他补语那么高所以造成偏少使用并没掌握好的情况。

到此一看,我们对泰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补语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为了供给对泰汉语教学界提出一些可发展性的建议,本文将在下节探讨对泰补语教学的应用。

三、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的补语教学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教学所分类的类型目前仍不一致,这也是由于语法学界对补语的分类还存在分歧。有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义重新划分更多的补语类型,有的走另外一条路,做出更少的补语分类。本文认为应该用吕文华(2001)原来的3种结构为述补结构型式:粘合式动补结构、组合式动补结构(“得”)、谓语后带数量词,以语义命名。因此,针对泰国学习者的补语类型应该有3式7类,即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介词补语;组合式:可能补语、状态补语(包括有“得”字的程度义);谓语后带数量词:数量补语(包括数量、时量、动量补语)。

为了更加增强补语教学的针对性,本文建议应该考虑到泰国学习者的语言认知,本节将把针对泰国学习者应该加以注意的汉语补语教学的细节内容,一一展示如下:

(一)程度补语

本文将《等级大纲》所呈现的程度补语内与泰语对应的形式和语义进行对比。泰语表达程度的词语没有中文那么多,比如汉语的“很、挺、好、非常、十分”等都用一个泰语词语“(/ma∶k41/)”对应翻译。泰国学习者学习程度补语时,可能不把它看成补语而以其为一种“语块”的词语,像泰语一样放在形容词后面做表示程度的词语。

1.他今天也来啊,好极了!

2.你这样做好多了! 3.这里热死了!

因此,当泰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程度补语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是:一、可以对应就自动迁移,如:形+极了、形+死了;二、不能对应就老回避,如:形/动+透、形/动+得慌;三、不能分清程度副词和程度补语的区别就回避或用错,如:形+得很、形+得多。本文考察了《等级大刚》所呈现的,可以与泰语相比的程度补语有:形 +极了()、形+多了,ma k41lɣ j33)、形/动 + 死了)。

(二)趋向补语

汉语的趋向补语根据《等级大纲》分为单纯的趋向补语和有引申意义的趋向补语。从语义来看趋向补语可分为表达趋向、结果、时态等三种。在初级阶段当然最适合学习者的认知就是趋向补语的本义——表达趋向意义。泰语对所有表示趋向的趋向补语都有对应词语,不过有一对复合趋向补语是有同样的泰语对应:起来——上来)?,此外泰语里没有“过来、过去”的对应大概只能翻译或理解为简单的“来、去”而已,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是必须注意的。

此外,当句子有趋向补语又有宾语时,汉语的句式共有四种,即VOC(C)、VC(C)O、VCOC、(把)OVC(C)等。可是泰语的对应型式只有一个就是VOCC型式。比如:

4.请你拿这张纸出去。

因此,泰国学习者比较惯用该型式,可是该型式在汉语的使用是否常用型式还是问题。所以,在进行趋向补语时,本文建议从无宾语句入手,再扩展到VOCC型式,其他三种形式再往后进行教学。此外,陈晨(2005)也建议在进行趋向补语教学时应该以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从无宾语句到带宾语句的,从简单趋向补语到复合趋向补语,从带一般宾语句到带处所宾语句,从基本语义趋向补语到引申语义趋向补语等为教学习得难度顺序。

(三)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在型式上可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能与汉语对比的泰语对应型式只有否定式,而且这种泰语对应的否定式是用于汉语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和汉语结果补语的否定式。所以泰国初级学习者对汉语这两类补语产生混淆,使用时也偏用可能补语。比如:

5.“没想到他会这么胖。/想不到他会这么胖”的泰语翻译都是同样:

可见,泰国学习者很容易习得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可是问题在于泰国学习者往往把结果补语的肯定式和可能补语的否定式配合使用,如:

6.刚才你听懂了吗?——我听不懂。

情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是跟泰语表达的形式相近,所以在讲解两类补语的两个型式(肯定式和否定式)时要更加注意。以上都是无宾语句,若是有宾语句,泰语则无对应形式,句子语序亦不同,如:

7.a.刚才你听懂他说的话吗?

7.b.我没听懂他的话。

因此,针对泰国学习者初级阶段的结果补语和可能补语的教学应该从“无宾语句”入手,结果补语的教学必须注意的有:一、否定式;二、宾语的位置。可能补语的教学顺序除了从无宾语句开始之外,还应该从固定形式的可能补语(动+得/不+了、动+得/不+起等)开始,因为学习者学习这类补语是以语块为学习策略,其次是以动/形充当的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相关),因为可以解决与结果补语的否定式混淆的问题。最后是以趋向动词充当的可能补语(与趋向补语相关),因为泰语没有对应形式,泰语表可能、潜能的形式都是用副词表达,如:

8.门锁上了,我们进不去。

9.这么高的山,你爬得上去吗?

以上句(8)和(9),泰国学习者在用汉语表达时常用的句式是“门锁了,我们不能进去。”和“这么高的山,你能爬上去吗?”

(四)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对泰国学习者来说不是很难理解,在无宾语句上有对应形式,结构助词“得”可以翻译为泰语三个词语,即(大部分表示程度或状态)和(大部分表示结果),有时也不能翻译出来。如:

10.a.玩得非常愉快。 b.你说得很好。

10.c.他说得我没脸见人了。

10.d.你回来得真早。

如果宾语和状态补语同时出现,汉语得重复动词,可是泰语不用重复可以把与状态补语的对应形式连在一起,如:

11.她唱歌唱得很好。

由此可见,泰国学习者学习状态补语不是很难,句子像(10c.)在初级阶段也可以教。虽然《等级大纲》把类似的“他们看电视剧看得忘了吃晚饭。”这样的例句安排在“丙级”阶段教学,可是泰国学习者在初级阶段也能够接受。要注意的是有宾语句,学习者会受母语影响造成了病句。所以,状态补语在初级阶段教学也应该从无宾语句开始,再教有宾语句且要更加注意语序。

(五)数量补语

汉语的数量补语,无论是动量补语、时量补语都对泰国学习者来说并不是难点,教学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只要是出现在句尾的数量补语,泰语都能对应。如:

12.a.我找过他两次。 b.我在北京住过五年。

c.这个餐厅长六米,宽三米。

以上句12a.b.c.分布在《等级大纲》的甲级、乙级、丙级,可是在与泰语对应形式对比看来,泰国学习者可不用太费劲理解,初级阶段也应该可以进行教学。该晚教的数量补语难点是把数量补语作为宾语的定语的句式,如:

13.每天他打四十分钟的球。

(六)介词补语

这类补语对泰国学习者并不难理解,甚至比当作状语还容易懂。泰国学习者之所以可容易理解是因为形式跟泰语的相同,要注意的是学习者就要依赖补语的形式而不用状语,比如:今天我要吃饭在食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该给学习者讲解两者的意义区别所在。以下是有泰语对应的汉语介词补语例句。

14.a.我要住在这儿。 b.你坐在上面吧。

15.我要在食堂吃放。

以上例14是无宾语句的介词补语,是汉泰两种语言都有共同的形式。例14a.和14b.都可以把“介词词组”移到动词之前做状语:“14a’我要在这儿住”;“14b’你在上面坐吧。”这样的位移泰语里没有,所以学习者对“介词词组”做状语和补语的区别所在很难理解,而且也会偏用14a’、14b’的句式。在初级阶段,像例15的句子,学习者会有语序的偏误,惯用像泰语的语序之病句。

四、结 论

从研究概况可见,2005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就很受研究者的重视,各类补语在学习者的偏误方面最受大家的关注。由按国别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虽然大家仍然以“对外”为研究的针对性,可是还出现了不少分国别的研究论文,这意味着目前的对外汉语走进“具有针对性”的发展。针对泰国学习者的对外汉语补语研究,到目前为止有9篇论文。研究内容最多的是补语总体的研究和趋向补语的研究,偏误分析是研究的热题。这些结果都随着对外汉语补语研究的倾向而行。

汉泰句式对比可以用来预测泰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补语的问题,句式相同可带来方便,句式差异可带来困难。从本文的汉泰补语研究综述可认为虽然泰语语法体系没有补语的概念,可是泰语基本上都有与汉语补语的对应句式,便于泰国学习者的认知。不过,由于泰语的基本句式跟汉语有所不同,即泰语的“主—动—宾”一定联合在一起,其他补足成分必要放在主语之前或宾语之后,此为与汉语不同之处,因此会造成“宾语位置”的偏误。

从泰国学习者使用补语的偏误综述可知,就偏误的内容而言,泰国学习者使用程度补语时具有“回避”而用“程度副词”代替的问题;使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时具有“错序”的问题;不太常用可能补语或选择使用“能”来代替;使用状态补语时具有略用助词“得”或不重复动词的问题;以及少用数量补语当作“定语”的使用。就偏误的数量而言,泰国初级学习者使用最多的补语是状态补语,偏误最多的也是状态补语,其他补语的使用和偏误情况也随其相同。到了高级阶段,泰国高级学习者使用得比较多是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而且偏误也不高,已习得的补语类型有: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介词补语等5类。

补语的类型虽然目前汉语研究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可是在进行教学上必须有个立场,所以本文以前人的研究决定针对泰国学习者该有3式7类,即粘合式:趋向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介词补语;组合式:可能补语、状态补语;谓语后带数量词:数量补语。

为了更加强补语教学的针对性,本文建议应该考虑到泰国学习者的语言认知,针对泰国学习者应该加以注意的汉语补语教学的内容有:(一)程度补语教学:应该把它看成一种“语块”的词语,像泰语一样放在形容词后面做表示程度的词语;(二)趋向补语教学:建议从无宾语句入手,再扩展到VOC(C)型式,其他三种形式(VC(C)O、VCOC、(把)OVC(C))再往后随其顺序地进行教学;(三)结果补语教学:必须注意的有否定式和宾语的位置;(四)可能补语教学:应该从固定形式的(动+得/不+了等)开始,因为学习者学习这类是以语块为学习策略,然后再对从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转过来的形式进行教学;(五)状态补语教学:因为汉语结构助词“得”在泰语的对应位置可略用,所以泰国学习者由母语迁移的这个原因会造成病句。在带宾语句,因为泰语句子里不需要重复动词,所以泰国学习者使用这样的句式时也可以由习惯而漏。此两点必须注意;(六)数量补语教学:应该注意的是数量补语作为宾语的定语之用;(七)介词补语教学:要注意的是学习者会依赖介词补语的使用形式而不用其状语的功能,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该给学习者必须加强讲解两者的意义区别所在。

此外,所有能带宾语的补语句式都要注意宾语位置,教学顺序建议从无宾语句到带宾语句。

陈晨:《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胡发宣:《泰国学生汉语补语习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刘永君:《汉语补语在泰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及偏误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2008年。

刘玉川:《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吕文华:《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

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孙德金:《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娇娇:《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赵秀芬:《汉泰趋向补语对比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Vichin Panupong:《泰语的结构:语法体系》,曼谷:蓝康恒大学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泰语趋向补语
实用趋向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