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模糊性及其成因探讨
2012-06-25郑通涛
郑通涛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005)
一、引 言
语言的模糊性其实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定性。”即自然事物存在的复杂形态作用于人类认知有限性的产物。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上午、下午、个子很高、为人忠厚、事业有成、今天天气晴朗等描述都存在着模糊性,因为人们无法确定其概念边界的原因。
模糊是自然语言作用于认知系统必然产生的一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义界限模糊。指词汇意义或语义模糊。颜色词是最典型的模糊词,它们之间的界限有交叉性,概念外延不是平滑的,难以截然限定。(2)话语意义模糊。指话语因受语境等因素影响,其意义游移不定,结合语境可以产生多意性,可此可彼。例如,我饿了。即可以陈述自己饿的事实,也可以表示请求别人提供食物,或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可以表示邀请听话者一起吃饭的建议。(3)语篇意义模糊。是指对语篇中某些部分由不同的理解或者解释,而造成的模糊。
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构成了一对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统一体。准确的语言在内涵和外延上表意精确专一,可以如实的表达出说话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比如:桌上只有一本书。人们听到这句话即接收了一个准确的信息“桌上只有一本书”而不是二本、三本。而模糊语言则在内涵和外延上不精确、不确定的语言。比如:脸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时人们听到这句话则意味着接收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信息,需要调用自己的联想,去想象到底多白算太白,多红算太赤?作为矛盾的双方,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性则是相对的,是模糊性的特例。
二、早期的模糊语言研究
词语模糊问题对于语言的模糊性,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一则经典悖论falakros(the bald man)“秃顶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定义为秃顶。多少头发可称之为秃顶?悖论中Falakros谜提问:“你可以把只有1根头发的叫秃头吗?”回答“能”;“你可以把只有2根头发的叫秃头吗?”回答:“能”;“你可以把只有3根头发的叫秃头吗?”回答:“也能”。但是你不会把有一万根头发的人叫秃头。你从哪里区分他们?一根头对比一万根头发,秃头的定义就产生了模糊,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语言模糊问题的思考。
1902年,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Peirce给语言的模糊性下了一个定义。他指出:“一种判断产生模糊的原因与其内在不确定状态有关,这些不确定状态依说话者判断归入相应不同类别。语言外指世界,模糊在语言与世界相互映过程指中产生”。大致的意思是说由于语言的模糊性,说话者不能很好地给某些状态进行分类,那么此时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
1923年,英国哲学家罗素Russell发表了著名的《论模糊性》,对词语模糊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世界既不是模糊也不是准确,他认为只有语言才存在模糊与精确问题,但是语言有模糊性出现时,那一定在表达与被表达物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这标志着模糊语言理论初步形成,他认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
1937年,麦克斯·布莱克 (Max Black)区分了ambiguity(含糊)和generality(概括)和vagueness(模糊)三种现象:含糊指语言与其代表的意项中存在着一对多关系;概括指同一语音形式内有一组可选择的意义系列;模糊与上述两类不同,它是语言外延交界的特征,与语言本身无关。无论人们如何想准确观察或测量它,模糊性总是存在。即“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出应用范围的普遍语词”。模糊的语词总是有某种交界的区域状态的,这些“交界现象说明了语词的模糊性的根源”。①
1941年,Mosier让一组人对评估性形容词和状语进行评分。比如,非常不满意、非常好、非常、极其等词。其评估的结果使他认为一个词义必须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1)词语在连续统一体中的内在意义;2)词语受说话人因素制约下意义;3)词语受语境影响意义。由此他提出了公式:M=x+i+c,来表示组成词义的三大成分。词义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1952年,奥斯古德(Osgood)用义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分析了多对反义意义,如:cleandirty,fast-slow和serious-humorous,证明有三种因素在起作用。即奥斯古德所谓的语义空间(semantic space)中的三个主要维度:评价(evaluation):泛指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予以评定的历程,如好的 -坏的、高雅的 -低俗的;力量(potency):指将来有机会学习或接受训练时可能达到的程度,如强的 -弱的、坚硬的 -柔软的;行动(activity):个体对于各种活动的参与性,如积极的 -消极的、活泼的 -呆板的。它们之间距离可以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来说明。
1955年,Jones and Thur stone分析了多组数据认为:首先每一个模糊词在一维意义延续体内具有自身的序值,其次,在基本词前加入程度词可以引起意义从中性往极端方向发展;比如,“很、最、太、更、挺、好、多、愈、颇、够、还、特、多么、非常、十分、特别、绝对、相当、不太、稍微、比较”等修饰名词的程度副词。最后,副词的加入改变了原有词在连续体中的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和形容词性词语,用于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试以“就”为例。“我一会儿就去。”“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相对于“我一会儿去”更突出主体去的意愿,改变原有词在连续体中的意义。
三、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趋势
(一)从定性的模糊语言往模糊数学发展
恩格斯说过:“一门学科如果不能充分运用数学,便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②各门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及其它“软科学”的数学化、定量化趋向把模糊性的数学处理问题推向中心地位。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是第一位将模糊语言往数学方面发展的学者,他使用“一致性原则”(consistency profile)来描述语言的模糊度。在1937年他就提出了采用模糊度剖面图 (consistency profile)处理模糊语义形式化的方法。语言如果是模糊的需满足两个条件:模糊变体可描述且呈系统性,否则无法分辨不同模糊词语。所以这些词语必须满足一致性条件:T(s,C).词语T,作用于意义系列S中的s,具有一致性C,这一模糊词语具有一致性VC。
之后,Hampel(1939)修改为:
Hampel的词语精确度与模糊度首先将模糊与精确现象综合起来考虑。Hampel批评了Black公式中横坐标存在任意性的现象,认为词的模糊度越大,取值就越应靠近地方。其交接处不是斜率,因此词的精确性应该表现为:
而模糊度则可为:
vg=1-pr.
Hampel和Black其实明确指出了所谓的模糊现象其实从数学上来讲就是在概念边沿二份之一地方出现了交叉性。
(二)从模糊的质量研究往数量方向发展
Mosier、Cliff和Black等人认为的模糊语词交界取值于0-1之间,取值处于一个逐渐升高或减少的过程。模糊语词交界取值,指对那些不能用绝对的“是”(用数字1表示)与“非”(用数字0表示)划定其外延的词集时,要在介于1—0之间连续取值,用于表示这些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谋雷的词集。比如“老人”是个模糊概念,70岁的肯定属于老人,它的从属程度是1,40岁的人肯定不算老人,它的从属程度为0,按照查德给出的公式,55岁属于“老”的程度为0.5,即“半老”,60岁属于“老”的程度为0.8。
Hampel贡献在于提出了模糊词语间的过渡区域不是平滑的,而是在平均线左右摇摆。比如,在(a→b)(c→d)中,b→c过渡是左右摇摆进行的。Labov(1973)也应用了Hampel这一公式来说明模糊语言的对象描述与语境的互动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如何作用于词语之间的交界处。
Cliff发明了所谓的模糊语言计算器;Cliff(1959)认为,一个模糊形容词的意义位于语义系列中的一个点,副词作用则是沿着语义系列来推动这个点。副词作用像乘法计算器一样,可将形容词和副词意义相乘,他解释了英语中的unusually average组合为什么不合规则:该组合在意义系列中的点接近于零,零的积永远是零。因此模糊副词unusually出现在average前是多余的。所以,它并不成立。
人们的思维活动常常要求概念的确定性和精确性,采用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即:非真即假,然后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现有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二值逻辑基础上的,它在处理客观事物的确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早期的计算机不具备处理事物和概念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的能力。模糊语言理论尤其是模糊集合论得出现,使得对模糊语言可以进行定量描述,并能定出一套运算、变换规则的系统出来。
(三)从数量研究到模糊集合出现
随着电子计算机、控制论、系统科学的迅速发展,要使计算机能像人脑那样对复杂事物具有识别能力,就必须研究和处理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札德教授Zadeh在《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第八期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合》,文章中引用“隶属函数”的概念,首次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描述模糊词项,从而奠定模糊理论的基础。他通过引进模糊集(边界不明显的类)提供了一种分析复杂系统的新方法。他提出用语言变量代替数值变量来描述系统的行为,使人们找到了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并给出一种较好的描述人类思维推理的模式。
集合论的重要意义就一个方面,在于它把数学的抽象能力延伸到人类认识过程的深处。一组对象确定一组属性,人们可以通过说明属性来说明概念(内涵),也可以通过指明对象来说明它。符合概念的那些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外延其实就是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集合可以表现概念,而集合论中的关系和运算又可以表现判断和推理,一切现实的理论系统都可能纳入集合描述的数学框架。Zadeh(1965,1973)、Goguen(1967,969);Santos(1970)、Le-Faivre(1972)都从不同角度从传统的集合论中发展了模糊集合论,开始以定量技术来处理复杂系统中的有关认知模糊性的问题。
Zadeh等人主要有以下几大贡献:1)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人们描述的精确度随之下降,直到达到二者平衡的临界点为止;2)在模糊集合中允许语词和数字同时存在,“年龄”可指代非常年轻、相当年轻、年轻、中年、不太老等意义,但它同时可以在系统中与数字一起进行演算;3)一种类别往另一种类别的过渡是一种逐渐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突变的结果;4)传统的集合论仅是模糊集合论的特例而已。
把人类的语言和思维过程提炼成数学模型,才能给计算机输入指令,建立合适的模糊数学模型,这是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Zadeh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建立模糊语言的数学模型,使人类语言数量化、形式化。模糊集合和运算符号(如下图所示)
Labels of Fuzzy Sets And Their Predicted Operations
举例来说,“不小”的运算的方式就是将1减去“小”的结果,即公式中的1-famall,结果就是“不小”以此类推,模糊运算同时表达了概念与运算。
(四)语言模糊性的存在
Zadeh(1978)对语言描述:“a word in a natural language is usually a summary of a complex,multifaceted concept which is incapable of precise characterization”大意是:自然语言中一个词往往是对应于一组复杂的、多方位概念,所以人们往往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
他还说:“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sentences in a natural language cannot be characterized as strictly grammatical or ungrammatical”即语言的“概念外延不能一刀切”,存在着许多“亦此亦彼”渐变的中间状态。人们在对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时,经常找不到精确判定其类书的分界线。所以他认为对语言特性的最好的描述应该是PRUF:Possibilistic,Relational,Universal,Fuzzy,即,语言最主要特性是概率性、相关性、普遍性和模糊性。
四、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一)语用:人类行为之一
语用模糊作为模糊语言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1978年,俄罗斯人维果茨基(Vygotsky)在他的交叉的思维与言语关系说中认为,人们交际使用的模糊类别(Vague Category Markers)是与对方协调社会交际空间(Shared Social Space)的手段,比如协调共同设立目标,所以共同协调空间不能对目标进行太明确的描述,因此,模糊语言就可能产生。同样,人们为了将某种感受或意识内容传递给他人,就必需把要传递的内容归属于一定的种类或范畴,这种归属过程就是概括,概括就是对同类语言现象的“压缩”,而“压缩”就是模糊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Channell(1994)提出,模糊词语可避免冒犯对方、避免让对方觉得不礼貌、狂妄;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不配合、不提供信息。Brazil(1997)注意到口语声调选择问题,口语声调的使用受制于交际场合的性质,场合正式与否与声调选择有关。交际双方认识程度和社会规则也制约着声调的选用。Cutting(1998,2000)认为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或保护事情不受干扰,使用模糊语言还可维护自己在某一社团中的身份和关系。(in-group membership and show solidarity),同时也可将某些人排除在某一社团外。Terraschke and Holmes(2002)提出前置词加上模糊词语或模糊词语加上后置词[Conjunction(premodifier(+)Vague Noun(+)postmodifier]提供了指示参照作用,用于建立说话者双方个人友谊。
现代模糊语用研究也倾向于从广义化来探讨动态语境中交际双方运用语用模糊策略问题,探讨模糊策略如何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余东明认为“发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故意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地话语向听话人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④
(二)模糊分类:认知、存在和使用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实在,它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⑤首先,语言描述存在量的模糊;大部分形容词、副词比如:好、很等在运用时都有模糊性现象,尤其是具有相对性含义的形容词,如大/中/小,高/低,长/短,宽/窄等,这些形容词级别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⑥
其次,语言描述也存在着质的模糊,比如,评价一个客体的大或小,高或低,由于客观标准不同和主观上感知的差异而产生的相对性,使这些形容词具有了模糊性。这些模糊词在同其他词语相结合形成新词语的时候,往往使新词语也具有了模糊性。有时歧义或者概括等语言描述也使语言存在模糊性。如“没有必要的批评”、“没有做不好的事情”都属于多义结构,或叫歧义结构。因为它们同时可以具有起码两种解释,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模糊结构。
再则,逻辑性模糊,比如“比2的大全部实数”或者“矮个子”以上这些类无法构成通常数学意义方面的类或集合。可是实际上,此种无序、混乱、不准确概念的‘类’依然在人们的大脑思维里面,尤其是在辨识图案、信息交流与晦涩抽象的领域之中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语言的模糊性乃人大脑思维与相互交流的基本要求。
另外,语言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客体,许多都是没有绝对精确的界限。物理存在模糊,例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能生云,这是古人的看法,即你走到水的尽头了,就能看到云的产生。水和云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这类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过渡的阶段,要想找出它们相互间截然分明、绝对精确的外延界限,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虚拟也存在模糊;比如股票、互联网、天气等。举例来说,“高开”意为高价格开盘。“开”的语义是明确的,即开盘;“高”的语义是模糊的,它与“低”的界限不清楚,具有相对性。当“开”与“高”搭配时,受“高”的语义感染,其语义界限也模糊起来,即“高开”与“低开”之间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在“高开”价格与“低开”价格之间存在着众多的价位,这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很难在某个价位上把两者一刀分开。⑦
最后,使用上的模糊,比如我们说“外面正下大雨”;虽然“大雨”是模糊词语,但是听者都了解这个模糊词语的实际意义,并可以做出相应的反映。如果说“外面正下着在24小时内雨量累计达40至79.9毫米的大雨”,当然精确得很,却没有这个必要。如果在气象研究或者在具体的天气预报中,使用这种精确的表述却是必要的。在语言运用中,有时需要准确、鲜明、清楚;有时却需要模糊、含混、不清楚。
(三)以交际为目的的行为
首先,交际过程就是双方认知语境信息或假设的趋同过程,这一趋同过程设计到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顺就、取舍等动态心理过程。语言的模糊性使得话语有可能随着听话人的假设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即秩序保持:anti-entropy flow。因此语言的模糊性受交际场景制约。交际双方要想保持会话的顺畅进行,必须根据交际目的不断调整对话语的理解。
其次,不同的语境语言传递的意义是不同的。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语用推理的基础,也是交际的一个要素。语言具有模糊性,意味着语境的适应性强。比如,你完成功课了吗?语境一:是一名同学不会做作业,向同桌求助(则例句表示请求帮助);语境二:老师在检查学习作业(则例句是在质问);语境三:两人一起相约吃饭。(则例句是催促对话赶快行动)。
再则,人类的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因为谈话双方处于不同的角色,所以我们在交流中总是有选择地传递信息,甚至是传递不对称的信息,以达到交流目的。即所谓的角色理论。这也使得语言的模糊性有了存在的空间。
另外,当人们话语所指向的对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发话人对其没有达到精确认识和掌握时,适当使用表示认知情态,范围和程度变动的模糊性语言能更加客观的表达发话人的观点。即随机应变地处理含糊和精确两极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学习者常常因搞不清语言的文化背景而感到意思模糊不清。例如,“光棍”一词俗称没有老婆的男人。如果你不了解中国文化,就有可能参照字母的解释理解为光秃秃的棍子。由此可见,离开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语言的真正蕴涵,而忽视语言模糊性的存在。前景或者背景,应该依据实际使用需要为转移。
为了避免语言的模糊性,在要修饰的事物前加上副词、形容词、动词甚至句子等,或者运用行为科学与数据分析,辅助以研究人类各种行为行为科学:认知、心理语言、语用、话语分析、社会学、语言教学、语义学、修辞学、符号学、推理、幽默研究、心理疗法、文学、句法学、语音学、语言文化学等。在加上数据分析技术:数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语音识别、图示识别、天气预报、股票预测)、统计分析、遗传算法、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例如,既可以说某某人是“青年”,又可以说他25岁了,更精确些,还可以说他“在世25年8个月2天9小时15分了”,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这样思考,也不这样表达,说他是“青年”也就满足了。又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颜色有三要素——光波波长、饱和度、明亮度,这就可以用一些数据对颜色作定量分析,如波长510毫微米是“绿”的核心;波长575毫微米是“黄”的核心。人的视力可以相当精细地分辨好些颜色,并且可以大体精确地表达任何一种颜色。然而,这种精确的表达日常生活中用不上,人们习惯思考的是“红、黄、蓝、绿……”或者再加上“桃红、杏黄、天蓝、墨绿……”,习惯运用的也是这些具有模糊性的语言。
(四)人类认知的特点与局限性
从客观方面分析,首先在言语交际当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发话人把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它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可以使语句显得有礼貌,使自己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意义产生不在词语本身、也不在所指事物上,而是交际者互动。有互动交流一定有模糊语言。并且在交际过程中,谈话双方的所有文化、社会经验和知识会被引发出来,形成认知的各类模式与框架,整理交流过程一定产生模糊概念。
其次,人们可观察到的语言仅是认知外在表现的冰山一角。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可以表达无数不同的意义,原因是语境不同而已。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表达不同意义,执行不同的言语行为。这解释了为什么语言模糊性一定要从语境着手,要从非语言学的认知层面着手。
从主观方面分析,首先人类自身能力的限制,也使得人们无法精确判断事物。换言之就语言本身而言,语言符号是有限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符号表达无限的事物,模糊现象就在所难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许多模糊事物,没有分明的数量界限,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来形容、描述。比如,年轻、高挑、丰满、好、美丽、善、热、远……
其次,人类对世界了解太少,无法完全理解世界;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的生理条件决定了认知手段的有限;人类的认知能力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完全体验客观世界里的所有事物,因此我们自身的局限的认知力使得我们的语言不能完全精准。此外人类还存在认知操作要求:以有限手段衍射无限的世界,表达类别一定是集的概念;人类用有限的、离散的语言符号标志连续的事物,就可能边界不明,产生模糊性。例如,人从出生到长大,到衰老,这一过程是连续不断的,语言中却仅以“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符号分别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分清楚。
总体上说来,语言存在着较多的“模糊表达方式”,即交际要求前景背景交替。而使用语言则崇尚于“凝练”,提倡“举一反三”,简繁得当则,简单就是模糊。人类在认知世界和进行范畴划分时,要遵循认知经济原则和语言经济原则,这必然导致范畴语义的模糊性和词语语义的模糊性。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对说话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把问题讲清楚”。但同时我们也要求对方“不要啰嗦”,不要讲对方已经知道了的东西。所以语言交际是在经济原则和模糊原则中摆动,所有模糊概念相加就不会模糊,则不确定性减少。
总之,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主要属性之一,是心理作用的结果,一切模糊感觉全来自人们的心理判断。在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言辞手段和交际策略。探讨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为了在交际中,恰当的使用语言的模糊性,使其丰富的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起到精确语言所不能及的表达效果。中外语言,概莫如此。
注释:
①[波兰]沙夫:《语义学引论》,罗兰、周易合译,197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352页。
②郑通涛:《模糊语言与模糊心理》,《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③Holmes,Janet(ed.)(2000).Speech in Social Context:Perspectives from Gown& Town.Wellington: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
④Terraschke,Agnes,Wahid,Rid wan The impact of EAP study on the academic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Australia,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Volume 10,Issue 3,September 2011,Pages 173-182.
⑤Julieta Fernandez,Aziz Yuldashev,Variation in the use of general extenders and stuff in instantmessaging interactions,Journal of Pragmatics,Volume 43,Issue 10,August2011,Pages 2610-2626.
⑥Vygotsky,L.S.(1978).Mind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⑦Black,M.Vagueness.Philosophy of Science,1937,4:427-455.
贺仲雄:《模糊数学及其在电子计算机上应用》,北京工业学院印刷厂印,1981年第6期,1-4页。
李元胜:《语用模糊的认知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伍铁平:《模糊语言再探》,《外国语》1980年第5期。
杨玉明:《股评语言的模糊性问题探讨》,《人民论坛》2009年第17期。
赵艺红:《论模糊语言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Black,M.Reasoning with Loose Concepts,Dialog 2.1963:1-12.
Cliff,N.Adverbs asmultipliers.Psychological Review,1959,66:27-44.
Goguen,J.A.L-Fuzzy set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1967,18.
Hempel,C.G.Vagueness and logic.Philosophy of Science,1939,6:163-180,145-174.
Labov,W.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In C.-J.N.Bailey& R.W.Shuy(Eds.),New way sofanalyzing variation in English.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3.
Osgood,C.E.The nature and measurement of mean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2,49:197-237.
Peirce,C.S.Vagueness.In J.M.Baldwin(Ed.),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Vol.2).New York:Macmillan,1902.
Rowan,T.C.Some developments in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pplied to semantic relationship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1954.
Russell,B.Vagueness.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1923,1:84-92.
Zadeh,L.A.A 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hedges.Journal of Cybernetics,1972,2:4-34.
Zadeh,L.A.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338-353.
Zadeh,L.A.Outline of a new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systems and decision processe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1973,SMC-3:28-44.
Zadeh,L.A.Probability measures of fuzzy event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1968,23:4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