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策略与组织策略对学习简单细节性文本材料的对比效应研究
2012-06-23刘亭秀张仲明
刘亭秀,张仲明
(西南大学 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一、相关研究综述
陈琦和刘儒德认为,有效的学习者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储存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合自己的需求和目标[1]。从内化的学习来讲,无论是学习的量还是质,都有赖于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策略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存贮在长时记忆中。它包括信息流程中各环节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注意、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编码等过程以及对它们的控制过程。Mayer在1987年研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提出学习策略由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y)、组织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y)和精加工策略(elaboral strategy)构成。其中,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ies)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如重复、抄写、做记录、划线等。在某些简单的任务中,人们会用到复述策略,为了在长时记忆中建立信息,人们也需要用复述策略。研究表明,复述是短时记忆材料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条件。通过复述,可以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活跃状态,维持时间更长,有助于把新信息贮存到长时记忆中去[2]。组织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组块编码、选择要点、列提纲、系统结构图、表格和制作概念图等。组织策略是一种复杂、深层次的编码方式[3],其功能是把握信息的整体结构及中心思想,但是对细节信息却有可能顾及不到。策略型学习者在其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中,他们针对一定的情境、目的,以及材料的特点,有选择地把所掌握的策略具体化,从而相对地找到一种最优化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对象明确的操作。
知识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指对环境中有关物体、思想和事件事实的认识与理解。陈述性知识又可分为非概括性和概括性。非概括性知识包括符号类和事实类知识,在语言学习中可以对应为发音、单词和词组的语义等;概括性知识包括概念类和命题类,对应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规则、词法、句法、语法等知识。
J.Biggs认为,情景因素包括任务的特征、内容、难度等对策略的运用与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希格勒也指出,策略的选择具有适应性。在策略选择中,适应是指一种策略被采用的频率与该策略的加工特征(策略所带来的速度和准确程度)之间的共变强度,主要表现在策略是怎样被用的,对每一个问题采用哪一个策略,等等[5]。可见,策略的使用和选择受到材料任务内容信息的特点的影响,那么运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对不同的信息特点的材料进行学习时,会有怎样的影响效应?何先友、莫雷的研究结果表明,文本材料包含着两类信息,即关键信息与细节信息。关键信息组成了文本的概念性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而细节信息往往是对关键信息的描述或说明。组织策略主要用于对关键信息的提取与认知加工;精加工策略主要用于对细节信息的编码。所以,在运用组织策略时,学生将其注意资源更多地分配到关键信息上;而在运用精加工策略时,学生将其注意资源更多地分配到细节信息上[6]。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学生在运用复述策略时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在学习简单细节性文本材料的运用对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寻求对该类材料的最佳学习策略,为教育和学习的指导实践提供实证证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西南大学本科生共132名,年龄为18~25岁。被试随机分配到四组中。其中12名被试不按照要求使用组织策略,其数据被剔除,获得有效被试120名(男生52人,女生68人)。人口学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的人口学变量
四组被试在受教育年数上差异不显著,F(3,116)=2.427,P=0.071。在性别比例上差异不显著,χ2(3)=1.165,P=0.761。在年龄上显著也不差异,F(3,116)=2.168,P=0.099,P <0.05。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
1.培训任务
培训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钢琴的发展历史”为例,图例说明组织策略的方法;二是举例解释组织策略的几种类型。该材料用A4纸打印,实验前发给实验组的每一位被试。
2.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由PPT呈现,包含了3个主题(广告的作用、恐怖症、海参的特性)的社科类文字材料,容易理解,内容涉及较多的细节性信息。每篇文字材料只有一页,不带说明和图表。文字材料用A4纸打印,实验前发给每一位被试。
3.测试材料
15道单项选择题组成的纸笔测验,分为三份,每份5道题。题目主要参照短文中的相关内容,以理解推断题为主,考察学习者对短文的理解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总分为15分,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或者不答不得分。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86(α系数)。
4.其他材料和工具
铅笔、白纸。
(三)实验步骤
1.预实验
为了选取符合要求的文章并匹配难度,正式实验前,另外随机选取12名被试进行预实验,同样分为四组,给被试提供五个短文材料,按照正式实验的步骤要求他们使用所学到的组织策略学习这些短文,并完成相应的测试,以考察被试使用组织策略对短文进行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匹配各个短文的难度,以选取合适的材料。此外,让被试对这五篇短文进行评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评估材料使用组织策略的难易程度;二是评估材料的难度。
根据被试使用组织策略的情况和测验结果,结合被试的评估结果,选出三篇最符合条件的短文作为实验材料。
2.正式实验
第一阶段:培训
组织策略组被试在实验前均需阅读培训材料,接受知识组织策略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的培训,时间大约持续5~10分钟,被试报告已经学会并掌握了组织策略的使用方法后即停止。控制组无须培训直接进入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学习和理解测试阶段
在学习阶段四个组都要执行以下四步:首先,研究员对每个组进行关于三个不同主题短文的介绍,为学生提供新知识的基本理解,使他们自己能够更好地学习这些主题内容,为测试做准备。第二,将三个学习材料以随机的顺序发给每一位被试,主题分别是广告的作用、恐怖症、海参的特性。第三,让每个组学习这三篇小论文,准备测验。每次学习时间是10~15分钟。复述策略组学生按照要求使用复述策略,如重复、划线、记忆等;组织策略组被试按照要求在阅读完短文后根据短文前的要求运用一种及其以上的组织策略进行学习,例如,一次结构组只要求被试使用一种组织策略进行学习,结构比较组要求被试使用两种以上组织策略进行学习,并对这两种组织策略进行对比,结构多样组要求被试使用三种以上组织策略进行学习;第四,每个组的学生在学习完材料后都要进行一个理解测试(纸笔形式),测试是由5个题目的单项选择题组成,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的那篇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因此,理解测试总共包括15道题目。四个组的学生在15分钟学习结束后都要将他们的学习笔记和知识组织结构图上交。整个学习和理解测试阶段时间持续40~45分钟。
第三阶段:后测阶段
为了更好地比较两种学习策略对非结构性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一周后对所有被试再进行一次理解测试,后测的题目与前测相同,但是顺序相反。
三、结果分析
(一)使用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的大学生在两次测验上的得分情况分析
对复述策略组、一次结构组、结构比较组和结构多样组在理解测验上的平均分进行描述统计,如表2。
(二)组织策略与复述策略对非结构性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效果对比
对复述策略组、一次结构组、结构比较组和结构多样组的理解测验得分进行单因素的(ANOV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复述策略组的大学生在两次测验上的平均分都显著高于三个组织策略组的得分(见表3)。
LSD事后检验表明,无论是第一次测验还是第二次测验,复述策略组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各个组织策略组得分。而各个组织策略组之间成绩得分差异不显著(见表4)。可见,对于非结构性文本的阅读理解,复述策略优于组织策略,而组织策略中建构的知识结构数量对理解成绩没有显著影响。
表2 使用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的大学生在理解测验上的得分情况M(SD)
表3 组织策略与复述策略对非结构性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 使用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的大学生在理解测验上的得分情况检验分析(LSD)
四、讨论
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都是学习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对学习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而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可以节省学习者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我国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环节的完善和改进上,而学习策略的根本改善,不仅依赖于学习环节的完善和改进,更取决于信息加工质量的提高,即学习策略的获取和运用。因此,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如何运用所选择的学习策略,才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运用组织策略与复述策略学习非结构性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结果表明,对于简单的细节性文本材料,运用复述策略进行学习的效果显著优于组织策略组的学习效果,这说明学习者通过运用复述策略更好地掌握了短文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信息。在运用组织策略上,使用一种或者多种组织策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对于简单的细节性文本材料,使用组织策略的类型和数量对短文的理解没有显著的影响。从描述统计的结果来看,运用组织策略的类型越多,反而越倾向于阻碍对简单的细节性文本材料的理解,这可能是由于细节性文本材料的结构比较松散,短文细节性信息的内容联系比较疏松,即使运用再多的组织策略也难以把握细节性的信息。而运用组织策略进行学习的大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关键主题部分,当涉及对细节性信息的问题时,他们就会产生理解困难。这与何先友和莫雷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再一次证明了组织策略对某些文本材料的局限性。解文星研究表明,组织策略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7]。奥苏贝尔对基于概念图的组织策略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知识要组成基于“概念图”认知结构的学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知识必须能按层次结构组织的,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程度的降低,其所处层次也应逐步降低;第二,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8]。由此也证明了复述策略对某些文本材料的优越性,为学习策略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为复述策略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实证依据。应用到教育与学习实践上,我们要善于分析阅读文本材料的特点,运用相适应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Lorch的策略运用假说认为,成熟读者对于文章主题结构的信息是十分敏感的,因此在编码和回忆中都会自觉运用组织策略[9]。但现实学习情境中,读者并不一定是成熟的读者,因此,其适用的条件并不能满足。可见,除了学习材料对学习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这是本研究尚未考虑的问题,还有待未来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0.
[2]Palmer.The Principles of Language-stud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Biggs.Learning strategies,student motivation patterns and subjectively perceived success[A]//Kirby.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M].Florida:Academic press INC,1984.
[5]Siegler.Older and Younger Adults′Strategy Choice in Multiplication:Testing Predictions of ASCM Using the Choice/No-Choice Method[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7,126:71.
[6]何先友,莫雷.国外文章标记效应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3):36.
[7]解文星.组织策略在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3):112.
[8]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3,23.
[9]Lorch,Lorch.Topic 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and Text Recal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5(7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