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研究

2012-06-23方曙光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公民培育因子

方曙光

(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一、公民精神的内涵及现状

(一)公民的内涵

“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指“城邦的人”。近代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和“主权在民”的立法原则,以宪法形式规定了国家属于公民全体,每个人天生平等地拥有国家所有权。在我国,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且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于公民的内涵和外延很多,但是其最核心的部分是一致的,即公民是一个社会、政治人,是以社会和国家的成员角色而存在的,具有相应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二)公民精神

帕特南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1]公民精神作为公共精神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其具有法律和行动意义上的公民角色,具有国家法律保障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其次是公民要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要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的一种道德和价值取向,它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参与、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同与追求,能够以其指导公民的行动并且加以实施。可见公民精神是公民对社会、国家、社会组织、他人和自我的观念和行为倾向,主要包含了权利和义务、民主和平等理念、公德精神、政治社会责任意识、法律精神、志愿精神、参与精神等内涵。我国当前提出的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现代化,其过程和最终归宿,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使得公民成为现代和后现代时期的具有公民精神的现代公民。

(三)我国大学生公民精神缺失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大学生中间同样出现了拜金主义、人际交往危机、公平正义意识沦丧、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和政治冷漠等公民意识,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公共责任感淡薄,缺乏社会信任,缺少志愿行为,缺乏公共关怀和对政治社会的参与。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一个缺乏公民精神的民族和国家中,是很难建立起现代文明和真正自立于世界的。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现代化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目标和取向。作为今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主体,对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工作概论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目的

(一)社会工作概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作为“助人自助”的学科和专业,其宗旨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个人、群体和社区[2]。其主要内容为:全面地介绍、讨论了社会工作的概念、类型、性质、功能、发展演变、价值体系、理论基础、过程模式、实施模型等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讨论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研究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概括地介绍了老年、儿童、残疾人、医疗、工业、矫正、反贫困及社区福利服务等社会工作主要实务领域的基本知识。

社会工作概论的教学目的。“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中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帮助学生实现下述目标:1)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3)培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怀,4)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把握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学生学习社会工作领域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社会工作概论教学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在社会和谐和稳定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2011年11月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重要方式,力求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途径,走出一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新路子,明确到2015年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3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目标[3]。2012年6月,通过对淮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0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专业选择时,有98%的学生是被选择的;在入学前的专业认知上,有96%的学生,不知社会工作的专业内容和功能;有70%的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不感兴趣;有95%的学生,就业意向不选择社会工作及其相关的职业。一方面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逃避”,因此基于公民志愿精神、社会和政治参与精神、助人自助精神等公民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和实践,有助于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观和职业观,增强其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的就业倾向。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培育,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针对三个主题展开公开集体讨论(头脑风暴法、反向头脑风暴法):1)雷锋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2)“小悦悦事件”的思考,3)中国人的慈善公益心。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1)大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2)社区低收入群体的个案研究。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概论中的课堂教学,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通过对调查对象前后的态度变化的比较分析,研究通过这些教学实践设计,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的影响及功能后果。

(一)假设的提出与研究架构

1)雷锋式的志愿精神可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

2)“小悦悦事件”可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养成关爱他人的思维和行动。

3)慈善公益行为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4)通过参与社团,可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5)通过参与到低收入群体的个案研究,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价值。

本研究提出一个中心假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提高,可以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设计来完成和实施。

(二)研究思路

主要的自变量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还包括志愿倾向、慈善心、自组织倾向和助人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采取因子分析法,通过分析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指标及权重,选择影响其公民精神的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

(三)抽样与样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是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具有典型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采取普遍调查的调查方式,采用结构式问卷,根据课题前后调查对象思想和行为的比较研究,共设计了影响调查对象的主要指标:性别、年龄、兴趣、志愿倾向、慈善心、自组织倾向、助人价值观等指标,共发放问卷200份,男生80人,女生120人,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大学生公民精神的现状及对中心假设的检验

在表1中,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个体特征等指标的了解,在相关的教学及实践后,本研究调查了影响他们公民精神的因子。

通过对表2中的11个指标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一般认为该值在0.5以下就不适合作因子分析,这11个指标的 KMO值为0.745,巴特利特球状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的卡方值为 1 035.485,自由度65,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这11个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对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基本指标进行了解后,拟建立因子交叉表,主要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实际上也是研究变量之间是否是相关的。

从表2可知,共有6个指标被概括为两个因子,根据每个因子所包含的指标的内容,分别命名为未来心理归属因子和当前行为倾向因子。指标的共同度都在0.5以上,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812%,达到了因子分析的要求,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如果因子得分为正值,则表明在态度上倾向于形成公民精神,值越大,倾向越明显,态度越强烈。如果因子得分为负值,则表明在态度上倾向于个人私利,绝对值越大,倾向越明显,态度越强烈。如果因子得分为0,则表明没有明显倾向或态度不明朗。从表3可知,通过公民精神培育的教学与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目前具有一定的公民精神要素,表现为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倾向(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有更多的大学生以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就业的选择。

(二)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从表4和表5的比较可知,通过有目的的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的教学和实践,调查对象的慈善心、社团参与、爱心及专业的认可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表现为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女大学生对社团参与缺乏兴趣和行动,政治和社会参与倾向低。综合来看,对调查对象公民精神培育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分别是慈善心(0.489、0.419)、爱心(0.456、0.491)、毕业就业选择(0.275、0.378)、社团参与(0.415、0.116),其中,性别对社团参与影响显著。

表1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量

表2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因子摘要

表3 因子结果系数分析

表4 公民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入学时)

表5 公民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实践后)

五、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公民精神的培育得到提高。

1)课堂教学讨论的方式及社会实践方式,可以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预警系统,带有一些非专用的,但具有全社会敏感性的传感器。从民主理论角度来看,公共领域还必须把问题压力放大,……使问题成为讨论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且造成一定声势,使得议会(政府)组织接过这些问题并加以处理。”建立在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教学和实践使得调查对象具有独立的人格,正是在这种批判性、讨论基础上而形成的主流意见,使得公民精神的培育源于大学生的亲自感受和实践,使得公民精神的培育成为可能。

2)社团参与有助于培育公民的参与精神、权责意识。迈克尔·沃尔泽指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4]俞可平认为:“公民参与必须有相应的政治制度保障和政治宽容精神,否则就难以有真正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公民的参与提供合法的渠道、方式、场所,并且当公民的参与行为受到非法侵害时,保护公民的正当参与权。”大学生只有在社团的公共参与的实践中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弘扬公共精神,通过这些不断的训练,积久成习,才能成为自然而然的具有公民精神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英国政治学家密尔认为,唯有让公民亲自参与实践,在讨论、判断、裁决的过程中,公共精神才会有所增进。詹姆斯指出:“公民要真正变得文明起来,就必须通过参加实际的管理工作来完成他们的文化教育,真正的启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经验,如果美国人不是逐渐地习惯于管理自己,那么他们的文化水平不足以使他们走向成功。”[5]可见,只有不受干扰的相对独立的社团参与,才能使得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公民的权责意识的培育得到可操作的空间场域。

3)慈善心、利他心有利于培育公民志愿精神和“助人自助”精神。公民广泛、平等、自由、规范的参与实践能使他们不仅正确认识自己,而且正确理解、关心他人,可以增强公民主体意识、志愿意识、公共关怀意识,健全公民人格,有利于培养公共精神,表现在社会行动中,社会个体如果没有独立人格意识,缺乏志愿精神和助人精神,“公共利益”及和谐社会就只能停留在空洞的公理或道义上,

昆廷·斯金纳认为,公民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公民最需要拥有的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能够使我们自觉服务于公共利益,从而自觉地捍卫我们共同体的自由,并最终确保共同体的强大和我们自己的个人自由”。卢梭《爱弥尔》认为:“良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使人以相对存在代替其绝对存在,并且把‘我’融入共同体中去,以便使每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正像一个罗马公民那样的爱国者。”[6]通过有目的地、有计划、有教学及实践内容的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其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1]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9.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

[3]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1-11-08].http://www.gov.cn/gzdt/2011-11/08/content_1988417.htm.

[4]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02.

[5]西瑟.自由民主与政治学[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87.

[6]卢梭.爱弥尔[M].李士章,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21.

猜你喜欢

公民培育因子
论公民美育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