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市报走基层报道持续热起来
2012-06-23沈清良
□沈 雪 沈清良
(绥化日报社,黑龙江 绥化 152054)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但少数身处基层的地市报在活动中,反映基层鲜活事、动人情的报道却数量不多,频率不高,深度不够,效果不大,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相差很远。这一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思想误区不解决,走基层报道热不起来
误区之一:地市报处在基层,不用走基层。地市报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处在基层,但不等于就了解了基层;靠近群众,但不等于就走近了群众。事实说明,在一些地市报与群众脱离、与基层隔离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较为严重。有的记者采访写作满足于电话问问、宾馆坐坐、乘车转转、鼠标点点;有的热衷于跑机关、泡会海、抄文件,用通稿,导致把不准政策的脉,点不到社会的穴,让自己变成了文件袋;有的工作作风漂浮,文风僵硬,报道贫乏空洞,或自说自话,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大打折扣。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丢弃了群众的观点,放弃了基层这个最大的新闻源,忽略了群众这个最重要的新闻主体。
误区之二:地市报采编人员少,报道任务重走不了基层。地市报人员较少,报道任务重也是实际情况,但这不是记者走不了基层的理由。一些地市报由于主要精力、主要力量投放于会议报道、领导政务活动报道上,翻开报纸,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活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走基层也就近乎了一种渴望。要下工夫解决会议、活动报道过多、篇幅过长、写法老套的问题,把人员、精力从文山会海报道中解脱出来,为记者下基层创造条件。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把会议和领导政务活动报道同走基层的报道对立起来,更不能有干一不干二的想法,要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平衡好,以保证记者走基层走得深、走得好。
误区之三:地市报所处地域小,人员关系复杂,接触问题多,不好走基层。地市报由于范围小,上上下下熟人多、朋友多、关系多,往往记者反映问题、关注民生、民意、民情的报道还没有见报,说请的、托人的、找关系的、领导说话的纷至沓来,这确实给此类报道的发表增添了困难,但这不是不走基层,不报道问题的借口。问题即矛盾,记者走基层不能避开矛盾走,绕着问题走,要敢于找问题,写问题,反映问题,只有问题引起重视,得到解决,记者走基层才能走到群众心中,才能走出阳光大道。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要懂得怎么去科学、准确、客观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报道问题,进一步把握好基层与大局的关系、热门与冷门的关系、正面宣传为主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做到全心全意地为群众鼓与呼。
走基层的报道要热起来必须把握好活动的有效路径。地市报走基层的报道要热起来,必须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搞好活动的路线图,把握好活动实现的有效路径,从而达到转作风、改文风,锻炼队伍,多出精品,提升报道的影响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地。
身在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
智慧在基层、力量在基层、创造在基层、实践在基层。离基层近,这是地市报记者深入基层的优势,但是如果不带着感情走基层,还是达不到从广袤的基层大地汲取营养、锤炼思想品质,汇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强大力量的目地。
实践证明,身入基层,不等于深入群众,更不等于心入群众。只有深入,才能“心入”。走基层,如果不能把群众当亲人,就不会走进群众的内心;如果不能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就不会真正体会群众的冷暖。以深厚的感情对待群众,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会真正为群众鼓与呼。
现实中,地市报一些走基层报道之所以空泛,难以打动人;之所以抓不住重点和实质,写成了浮光掠影的见闻;之所以不被群众认可和读者欢迎,很重要的一条是记者没有带着感情走基层,没用心用爱去和群众交流,把下基层采访当作例行公事,走马观花。有的到了田间地头,依然高高在上;有的到了工厂企业,仍然隔窗看景;有的到了街道社区,前呼后拥。这样走基层写就的“官样文章”,群众自然不欢迎。当然,更谈不上为民、惠民、不扰民,而是给基层找麻烦,给群众添负担。
版面少,留给基层、留给群众的不能少,要把群众当成新闻的主角
地市报由于多方面原因,版面不多,一些地市报只有对开4版,而这4个版要发时政、经济、科技、文教等方面的新闻,要发地市领导的讲话、文章,还要转发新华社电稿,刊发广告等,版面十分紧张。但是,不管版面多么紧张,留给基层、留给群众的不能少。记者采写的走基层报道,要上头版,保要位,做到稿件经常不断,把基层当成新闻报道的重点,把群众当成新闻的主角。只有这样,走基层的报道才能形成强势,才能形成氛围,才能热度不减。
把基层当成新闻报道的重点,是因为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是工作的基础,是发展的基石。最壮阔的变革在基层发生,最新鲜的探索在基层呈现。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基层是目的地,是风向标,是新闻的生命源泉,是记者成才的沃土。搞好基层的报道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实现新闻理想的自然选择。新闻前辈范敬宜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把群众当成新闻的主角,是因为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更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走基层活动中,地市报要把版面留给群众,镜头突出群众,让群众当新闻的主角,千万不要冷落了群众。
走基层是有起点无终点的活动,要做到常态化,就要丰富活动的内涵,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走基层与大局工作的关系。走基层听群众心声,做百姓新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看到和充分认识到,走基层报道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报道是一致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走基层报道中,要把基层的诉求、群众的愿望呼声,与当地党委的中心工作大局、政策、决策、成就、意愿等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地融入新闻作品中去,以小见大,使稿件有深度、增厚度、强力度。同时,在进行党委中心工作报道时,要把宣传党的政策和反映群众心声结合起来,努力寻找党委中心工作与群众利益的连接点,报道从百姓的视角切入,让党委的决策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投入到党的中心工作上来。
处理好走基层与解决问题的关系。走基层既要有新闻意识,更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服务意识。记者在写走基层报道时,要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百姓呼声,想方设法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的困难,树立记者的良好社会形象。对于群众反映较大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在不回避矛盾的同时,选取有望解决的问题展开报道,取信于民。对于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以通过内参等形式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通过解决问题的报道,展示党的“执政为民”的作为,增强群众对党的信赖。
处理好走基层与建机制的关系。走基层不能刮风,要一走到底,就必须建立相适应的机制,保障这项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经常化,推动走基层行为的养成。要把建立走基层的联系点、实行蹲点调研、目标管理、评奖晋级、工作规范、纪律要求等,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记者走基层采写的稿件要科学核定工作量,相应提高采自基层新闻作品的稿酬,让记者的付出,流出的汗水有回报,从而激励记者勤走基层,为党的新闻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