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赫玲,新闻百花园中的奇葩

2012-10-15本刊编辑部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2期
关键词:研究会同志杂志

□本刊编辑部

(一)

1934年7月,张赫玲同志出生在河北唐山开滦煤矿一个职员家庭。1949年,她15岁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将她引向新闻征途。偶有闲暇,她将目睹的战友在剿匪中英勇牺牲的壮举,写成了第一篇通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邓戴祠》,发表在广西军区的报纸上。

在部队里,张赫玲先后荣立过二等功和三等功。1953年,19岁的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历过那风雨如磐的岁月,目睹了祖国因积贫积弱而倍受列强欺辱杀戮的她,深知只有学习知识,增强本领,才能为祖国和人民服好务。她渴望读书并掌握一门专业知识。

1956年,张赫玲同志脱下军装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4年学业完成后,手捧着由校长吴玉章签发的《优秀生》证书,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教部工作。经过一年的历练,小小年纪的她,独自挑起了创办《阅读和欣赏》广播节目的重担。

1970年,为了解决夫妻长期分居的问题,她忍痛割爱,放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从首都北京来到了在湖北宜昌工作的丈夫身边,先后在宜昌市委报道组和宜昌地区广播站工作,翌年调入宜昌报社(后相继更名为宜昌日报社、三峡日报社)。凭着科班出生的业务能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她从当编辑、副组长、组长开始,一直干至副总编、总编辑兼党委书记,成为全国地市报中第一位女总编辑和女高级编辑。在繁重的编务和党务工作之余,她还应邀为中央电大等大专院校,编写新闻教材,教授新闻课程。1996年,她还牵头与华中一所知名高校联合办起了新闻专业的本科班和硕士班,为华中、中南地区一大批地市媒体,培养了200多名高学历的新闻专业人才。1989年,已年满55岁的张赫玲同志,怀着对年轻编辑记者和广大通讯员的深情与对新闻事业的挚爱,与人合作撰写了名为《新闻知识通俗讲座》一书,曾先后5次印刷,发行数万册,成为近年畅销的新闻书籍。改革开放初期,正是我国地市州盟报业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大量非新闻专业的人员进入报业,为推动与促进地市报新闻宣传提升质量,更好地坚持“两为一主”的新闻宣传方针,在全面总结一批名列前茅报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她领衔编撰了一批直接服务我国地市报的新书,譬如,《如何当好总编辑》、《怎样当好部主任》、《怎样做合格的编辑和记者》、《地市报优秀栏目选评》、《中国地市报报史》等大量新闻业务书籍,被一些地市报社长、总编辑幽默称为“著作等身,身高没有书高”的人。

1986年,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随后而来的会刊《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以下简称“一会一刊”)筹备初创之时,她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患糖尿病,心脏也不大好。为了能让“一会一刊”早日诞生,她带领秘书处的一位年轻人,不厌其烦的六上北京,在京城各部、办、委之间奔波,饱受舟车劳顿之苦,终于使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获准注册为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事业法人单位。在此之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巡回辗转于北京、武汉和宜昌三地之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1993年10月拿到了会刊的公开刊号,使《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于1994年1月得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7年夏,张赫玲在延安王家坪采访当年开荒劳模李志堂

许多人都曾这样形容张赫玲同志:六七十岁的年龄,五十岁的身体,四十岁的精力,三十岁的事业心。她常说,一个人有两个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前者是无法改变的,但心理年龄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勤奋工作而改变。的确如此,凡是了解她、和她一同工作过的人,几乎都有同感,即使在她离开繁杂的报纸编务,退休后立马全身心的投入到另外一个战场,从1989年一直干到2005年,其间虽然于1997年5月卸任了研究会领导职务,1999年12月又不再担任会刊主编,仍然以顾问的身份,为“一会一刊”出谋划策,事无巨细的工作着,前前后后一干就是15年。为我国地市报业的发展,她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彰显出非凡的求真务实和创新创业精神,凸显出勇于担当和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展显出良好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被人亲切地称之为“张大姐,张老师!”

(二)

张赫玲同志在长达四十年多年的新闻生涯中,竟有20年是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一路相伴、风雨兼程的,真是有着不解之缘。她很庆幸在她有生之年能够遇上筹办“一会一刊”、能够参与和从事中国地市报这项千载难逢的伟大事业。

1994年1月,由她担任主编的《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公开发行了,她深知这是全国300多家地市报同仁对她的信任和重托。这一年,她已年满60岁,为办好这本杂志,她放弃了休息,顾不上家庭,双休和夜晚加班是常事。杂志每月一期,在编辑部只有三四个人的情况下,工作繁忙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她并不因人少而降低对工作的要求,反而提出“期期都当创刊号,人人学会当主编”的办刊理念。虽然她是领导、是师长,但她仍然以年轻人、普通编辑的身份组稿、编稿、看大样,耐心地给作者复信,就连办公室扫地、擦桌、烧开水、取信件等具体事也争着去干。她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固然不是一个好兵,一个不会当士兵的元帅也未必是个称职的元帅”。

为了实现“期期都当创刊号来办”的目标,她和编辑部的同志们一起集思广益,经常研究如何把杂志办得更出色,要求编辑认真地向国内其他新闻期刊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来提高自己。她带领大家反复琢磨提高地市报办报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就是要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地市报工作者而贡献力量。在她担任主编的6年中,《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围绕“人”字做文章:1994年开展了“塑造改革大潮中的记者形象”征文,1995年以全国评选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为契机,连续介绍了地市报界在全国获大奖的十位先进人物,其中对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榜首的《哲里木报》(现《通辽日报》)记者徐福铎的宣传最为突出。为了发挥榜样的感召作用,《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不惜篇幅,连续几期发表徐福铎的事迹、徐福铎个人获奖后的体会和哲里木盟对徐福铎的评价等等,还在封面刊登了徐福铎手捧奖杯的大幅照片。此后又在《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上开展了“学习徐福铎,争当名记者”的笔谈,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宣传这个典型,使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深入人心。大做“人”的文章,是她一个重要的办刊理念。1995年,《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开展了“怎么当好总编辑”的征文,1996年开展了“怎么做部主任”的征文,同时开辟了“中青年记者成材之路”专栏,把培养合格的地市报工作者的文章做到了实处,使这本面向全国地市报的杂志,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曾经赞扬:“以地市报和地市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以研究地市报的理论和实践为内容的刊物,全世界恐怕只此一家。”

张赫玲女士身兼数职,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创立后,她担任秘书长、副会长,后来又担任起常务副会长、杂志主编。为了增强地市报研究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需要以“研究会”为平台,不间断地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多种活动,以推进我国地市报业的发展。为此,她经常自我调侃:“作为这个组织的秘书长,我的工作阵地在全国的地市报社,出差是家常便饭,不出差是耍滑偷懒。”1990年10月中旬,她的儿媳马上就要临产,可偏在此时,“一会一刊”工作需要她出差外地,且必须马上动身,这让快要做奶奶的她颇感为难。一边是她所钟爱的中国地市报事业需要她这个“大姐”亲自出马,另一边是即将诞生一个新生命的家庭,也需要顶梁柱式的奶奶的关爱。最后,她还是忍受着内心隐隐的酸楚,搭上了远去的飞机。等她回到家时,孙子都快满月了。

61岁时,她正式办了退休手续。有人以为这回她可以安下心来休息休息了,可她仍然和过去一样,担子不松,干劲不减,为地市报的事业奔忙着。1996年4月25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大会在贵州遵义举行,这是一次筹备商讨研究会换届的重要会议,身为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她是非去不可的。可就在动身的前一天,她的老伴被摩托车撞成骨折,需要住院手术。面对飞来的横祸,她急忙退了买好的机票,准备陪伴老伴。但一想到会上所有的资料都在她手里,不能因为自己就使会议泡汤。她匆忙安排好了老伴,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她又重新补票,带着对老伴的无限牵挂登上了南去的飞机……

一个人的特殊才能就在于能够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张赫玲同志是一位有着精明头脑、敏锐目光和实干精神的学者型女能人,她牢牢地抓住了参与、从事中国地市报这项伟大事业的历史性机遇,在中国地市报人共同搭建的这个时代大舞台上,她以智慧加汗水,为传媒人展示出了一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晚年人生绚丽画卷。她在病重期间,还常对去看望她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和杂志编辑们说,能从事新闻工作是她一生的荣幸,能从事中国地市报事业更是她的万幸。虽然付出了一些辛苦和努力,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欣喜,使她的新闻事业在晚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让她晚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精彩。

(三)

张赫玲女士为人谦和、待人真诚,无论是担任中国地市报研究会领导和杂志主编期间,还是退下来以后,也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她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认真作事,诚信做人。

她在担任中国地市报研究会领导和《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主编期间,从不拒绝任何细小的工作,打电话联络稿件、扫地、抹桌子等具体事情也抢着干;以普通编辑身份处理来稿,耐心地给作者复信。即使是接、打电话,她总是声调柔和、话语亲切,带给人一种温馨与关爱的感受。她常说:对人要真诚,利己不损人。当领导要吃得起亏,吃亏是福。要忘记自己为别人做过的好事,要牢记别人为自己做过的每一件小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张赫玲同志总是以爱心、热心和真心对待有困难的同事和朋友。十多年前,她和三峡日报社老干部党支部同志一起积极帮助一名叫梁燕的五峰土家族县的贫困生,使这位贫困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和找到了工作。

1996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赫玲女士结识了在吉林监狱服刑的陈姓犯人,他因非法砍伐被判15年。此人是新闻爱好者,在狱中参加编办《新生活》,为了买到一本新闻业务书,陈某给四川一家地市报的老总写了一封购买《新闻知识通俗讲座》的信,那位老总告诉他,这本书的作者是张赫玲同志。就这样,陈某与张赫玲同志取得了联系。这位囚徒把在狱中的情况、心中的烦恼和苦闷都全盘告诉了张赫玲同志。她在回寄的书信中,以一颗慈母之心,对这个远在千里之外、非亲非故的迷途之子进行了开导和教育,鼓励他把牢房当成一所学校,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学点谋生的本领,为重新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当得知陈某在狱中花窑劳动时,张赫玲同志就鼓励他学习园艺,帮他出资报考北京农业大学的园艺系。在她热情鼓励和支持下,陈某从2000年开始读大学函授,两年下来,他学完了沈阳农业大学的函授课程。那些年里,张赫玲同志除平时给陈某寄一些书籍外,每逢春节还给他寄些零花钱。在她的耐心开导和帮助教育下,陈某在狱中表现突出,还减了刑。2003年年初,张赫玲同志得知陈某刑满释放回了乡,决心运用所学的园艺知识来回报社会后,立即给他寄去3000元钱,帮助他建起了花卉大棚。

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工作的二十年中,张赫玲同志不图名不图利,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实际工作,多为中国地市报各会员单位和同仁办些实事好事。前些年,在办刊工作中,她还积极推荐别人的作品参评选各级各类奖项,1997年和2000年由她编辑的两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她也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编辑奖。二十年来,张赫玲同志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这块新闻事业的沃土上,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无私奉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96年,在中国记协五届理事大会上,她作为被表彰对象特邀参加了会议,光荣地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合影。她是中国地市报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女同志。

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2012年9月11日,走过78年人生旅途的张赫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而不幸去世。秘书处和会刊编辑部为失去一位好领导、好师长、好大姐而无比悲痛。全国不少报社纷纷发来唁电唁函,对张赫玲同志的逝世表示了无尽的哀思。他们表示,张赫玲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却依然镌刻在我们脑海里;她的实干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猜你喜欢

研究会同志杂志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波兰睡眠研究会
OVER THE RAINBOW
杂志介绍
日本的红楼梦研究会访问记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