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信息的再利用与再挖掘

2012-06-23王桂芹张艳梅张云飞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7期
关键词:新闻奖承德贫困生

□王桂芹 张艳梅 张云飞

(承德日报社,河北 承德 067000)

《华尔街日报》出版的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讲述:当一些记者正懒洋洋地躺在那里,等着新闻从天而降砸到自己头上时,一些记者却正通过扩大故事的主题,把分散的发展点联系起来,发掘出更多的故事。

原创的机会总是很有限的,俗话说“没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记者”。记者面对的挑战不是把故事重复一遍,而是去扩展、充实它,或者改变它的性质。

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再度利用、再度挖掘

事实上,媒体间抢新闻已成为常态,利用好每一个新闻信息,充分挖掘其新闻价值,就是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记者为了追求独家新闻,往往只能抓住题材的一个或两个层面进行报道,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这样就为再生新闻留下了余地。但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记者随时跟进,常常能发现潜藏的“富矿”。实际上新闻信息再度利用的过程也是新闻发现和新闻挖掘的过程。

“再生性新闻”产生的原始素材,有的是从已报道的新闻事实中再度开发出新的新闻信息;有的是记者或编辑在翻阅、接触其他媒体时,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报道还存在遗漏的地方,于是破题发挥,从中挖掘到新的东西;有的信息是通讯员提供的,因为非专业的原因和视角狭窄,没挖掘到事件的本质。可以再利用的新闻信息产生的根源基本上是因为认知水平、采访技巧、写作手法等存在欠缺,使一些报道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够深入,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以原生性新闻为基础发现新闻增长点

记者自己发现的好的新闻信息,采访后写成稿件,但感觉没做透,可以对原生新闻再进一步延伸,使新闻报道更丰富和深化。

1997年,承德晚报社的记者在无意中听说:平泉县党坝镇山子后村一名40岁的农家妇女邱玉兰,本来是在自己丈夫开在深圳的一家公司里打工的,打工中感觉自己知识贫乏,就回乡读起了初中,和自己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

记者采访后写了一篇通讯,可读性也很强。刊发了之后,感觉这个新闻的力度不够。在分析了各种因素之后,感觉其蕴涵着宝贵的价值,即从农家女邱玉兰身上可以看到——在认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后,被改革开放所唤醒的中国农民身上那股不可扼制的知识渴求和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欲望正在复苏。

记者再次进行了深入挖掘,以该县教育部门为这位农村妇女颁发正式初中毕业证为切入点,写出消息《魂萦神绕十五载/一朝终圆“求学梦”/四十岁农家女邱玉兰喜得初中毕业证》。这篇消息,先后获1997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二等奖,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个新闻作品就是一次新闻信息的成功再利用。

实际上,这种新的挖掘从时间上延长了原生性新闻的生命力;从深度上使新闻报道更加丰富、立体和深化。

对已报道过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

有些很好的题材在原生性信息发布后,并没引起受众兴趣。这时可以通过新闻信息的再度利用和二次挖掘,创作出再生性新闻,扩大新闻传播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受众的充分关注和兴趣。

1996年4月12日,《承德晚报》编辑编发了通讯员拍摄的一个初二学生靠拾破烂维持学业的一组图片。记者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新闻富矿,马上前往滦平二中采访。拾破烂的中学生叫那宝国,当时只14岁,在母亲生病、家里拿不出生活费的情况下,每天天不亮起床拾破烂,利用课间把破烂卖掉,平时只吃馒头咸菜,但他的总成绩却排在年级前十名。同时,古道热肠的承德人纷纷伸援手,很多单位和个人的捐助很快到了那宝国手上,记者写出通讯《一个贫困生 众多热心人》。

同年,那宝国又获《半月谈》奖学金,记者对事态的发展一直关注,共写了9篇跟踪报道。以《一个贫困生 众多热心人》为主稿的系列报道获1997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晚报好新闻奖二等奖。2001年,那宝国考入大学,记者又采写了消息《那宝国走进大学门》,这篇消息获2002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一个贫困生 众多热心人》系列报道的发展脉络是这样的:在刚刚刊发图片时,新闻故事还未成形,这是故事的“幼年期”;但很快就有好心人捐款,一个故事到了“成熟期”;但后来故事的发展更利于把这个事件做强做好,其反作用让新闻事件得以升华,那宝国把剩余的捐款捐出,回报社会,于是这个新闻事件逐渐丰满。记者对这一新闻信息多次挖掘,最后成就了枝繁叶茂的新闻作品。

从会议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一个记者哪怕接触故事比别人晚,也经常能够开拓出新的领域。当你的竞争对手把目光放在故事发展的主线上时,你可以把精力转移到其他人没有时间或还未发现的一些影响上来,或者直接转移到反作用上去。这就要求记者有独到的视角和深厚的底蕴。

2008年11月,《承德晚报》记者从一个会议讲话材料上看到:“胡春华代省长针对文物古迹的挖掘和保护说过这样一段话,‘挖完了、文物拿走了,只有遗址在这,搞什么旅游啊?……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发,会贻患无穷的。’”

而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平泉县境内有大量辽金文物遗存,县里对石羊石虎古墓群的态度就很慎重。它是大辽南院枢密副使陈国公窦景庸的墓地,距今已近千年。围绕如何保护和开发石羊石虎古墓群,也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应该挖掘古墓,搞旅游开发。有人认为,应先保持古墓的神秘感和原始风貌。

在县领导的直接关注下,平泉县对石羊石虎古墓群采取了保护为先的措施。于是,记者写就消息《(肩)不光看眼前还要看长远 首先是保护然后是开发(主)平泉:千年辽墓不挖了》。此消息获2008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二等奖。

李世民曾说:“玉有美质,在于石间,无良工琢磨,跟瓦砾没区别。遇到良工即可成为万代之宝,魏征堪称良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闻。信息就放在那,就看谁能做良工。■

猜你喜欢

新闻奖承德贫困生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