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研究
2012-06-22矫国田
矫国田
(德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德州 253014)
在各种社会活动日益活跃的社会里,人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起来,微笑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微笑必须露出前牙,因此,前牙是否有美感在社交活动中显得非同寻常。为使人们的微笑更加增添魅力,近些年来,接诊的患者要求做上颌前牙种植的也越来越多。以前牙种植体主要用于全口义齿的修复的和固位,但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修复学理论不断发展,牙齿修复技术日新月异,口腔种植学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牙种植体在临床上已作已经广泛应用,从单个中切牙缺失到全口牙列缺失都可以做义齿修复。随着种植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远期成功率越来越高,人们对前牙修复也提出了更新更多更高的需求,除了要求具有非常好的支持固位作用外,还更多地考虑到有关其它的功能以及种植修复的美学问题[1],如种植冠色泽和形态与自身牙齿的相同程度,附着牙龈、龈缘、龈乳头是否有缺陷、不适、美观等。因而在术前就要认真检查,做好精密的手术设计,选择好手术方式,熟练掌握手术方法,做好种植体的轴向定位,这些对于修复成功与否都非常重要。本文从三维重建种植牙周软组织,精确比色,种植冠精度制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方法与效果,达到良好的临床满意度,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01~2011-12接诊前牙冠需要修复的患者40例 (40颗牙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 (20颗牙 ),其中观 察组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15~ 52岁 ,平均 36岁 ,单侧上颌中切牙缺失11例,单侧上颌侧切牙缺失 9例。对照组男12例 ,女 8例 ,年龄 16~ 55岁 ,平均 44岁。单侧上颌中切 牙缺失8例,单侧上颌侧切牙缺失12例。通过检查得知所有患牙术前牙周发育情况良好,无牙龈及其他疾病,均没有手术禁忌证。两组患者在牙齿缺失情况、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治疗方法
将40例上前牙缺失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0颗牙),观察组采用常规植入种植体,在牙槽嵴顶与唇侧植入 Bio-OSS骨粉,再利用 Bio-Gide膜加以覆盖 ,完全要完全覆盖植体并压紧,将创口减张缝合,用钛钉固定好,二期术中保留牙龈乳头切口,用转移瓣重建附着牙龈、龈缘、龈乳头,并诱导牙龈成形,在自然光线下,牙医利用比色仪相结合进行比色,将上部结构精细研磨,重建冠龈连接,达到无缝隙,用精度贵金属烤瓷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植入种植体,在唇侧将 Bio-OSS骨粉植入骨缺损处,二期手术常规牙龈成形,临床上牙医用比色板进行比色,利用贵金属烤瓷修复。对两组患者都进行随访观察,分别记录种植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患牙的修复体形态改变情况,颜色变化,牙龈形态是否正常,龈缘曲线的高低以及邻牙与对侧牙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满意度评价比较。
1.3 观察指标
首先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定,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做全面的了解。
1.4 美学效果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主要包括:种植修复体的形态大小是否合适,色泽是否正常,是否有很好的丰满度,龈缘曲线高低是否恰到好处,以及邻牙与对侧同名牙的相协调性,修复体颈缘与牙面连接形态、色泽是否一致,观察牙间乳头情况。不满意:有任意3项牙科医师不满意或者有任意2项患者不满意。基本满意:牙科医师有任意2项不满意或者患者有任意1项不满意。满意:上述几项牙科医师和患者均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00%。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随访,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上颌前牙的大小、形状、颜色以及个体差异性是决定一个人整体形象的美观及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伴随着各种牙齿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牙齿种植修复体的美学效果与远期功能更加关注。目前美学效果成为临床医师和患者评价牙齿种植修复成功的主要项目。达到和谐美,主要包括:颜色对比要协调,全部牙齿排列要对称均衡,形态比例具有和谐性等。上颌前牙种植要达到比较好的美学效果,就要求修复体得形态、色泽都与邻牙相协调 ,颜色要一致,大小要统一,并自然融入牙列中,也融入容貌个性中,且形态大小上符合要求。种植修复体的美学效果,主要根据种植的手术部位,种植方式的选择,以及种植周围软硬组织的美学状况进行一定的技术分析,比色一定要做好,要有精度修复体的制作技术。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整体布局要使前牙存在适度的覆盖关联,无论从唇面观察或侧面观察,还是从排列角度上来说,都应符合上下颌弓关系 ,排列在牙弓弧线上,前牙呈曲线排列而不是呆板的直线状态。上颌前牙种植牙周软组织美学指标包括牙龈色泽与周围一致,形态逼真,龈缘曲线合适,有很好的丰满度,牙间乳头以及与邻牙和对侧同名牙相互协调。从种植计划的开始执行,到修复体完成,都必须严格关注种植牙周软组织的重建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协调的美学效果。人工牙的形态及排列是患者面部特征的主要体现,医生在选择人工牙时,应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差异性,注重特别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应根据个体特征符合形态美的规律[2]。如果是青壮年男性患者,人工牙冠的形态应以刚毅富于进取心的性格为主,人工牙需要较好的角度,特别在排列方面,侧切牙向里,切牙又直又齐,而尖牙向外转,覆盖少量的侧切牙 ,中切牙更加突出 ,这样可以体现出一个青壮年男性的刚强性格。年轻的女性可选择比较圆钝或者贝壳状的人工牙冠,所有的角度均应呈现出整齐、柔美,形态以圆弧状比较好,以平均值角度进行排列,要符合女性的性格特点。自然牙的颜色应从明亮黄白逐渐过渡到深褐色 ,应具有良好的光泽感,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牙列中,侧切牙、中切牙和尖牙等,不同位置的牙齿其颜色也应有所不同。一个人的牙齿本身从颈部到切端均是跟随部位逐渐变化着的,同时,在制作天然烤瓷牙的过程中,应根据牙不规则的发育沟、窝以及自然磨损进行研磨,打造出完美的牙表面。在光线照射下使入射光线具有折射美感 ,具有光泽性,从视觉上更容易产生与天然牙相似的感觉。在进行颜色选择时,牙的颜色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着,也就是说,应根据牙色的增龄变化,年龄越大其牙齿的颜色也就越深。这一点口腔修复科的临床医生必须注意,要用发展的观点,不能仅一味的只看目前情况。由于天然牙与牙科修复材料之间存在着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其光泽度也有所不同。因此 ,要使修复体与天然牙的颜色在所有自然光的条件下都能达到颜色匹配是很难做到的[3],这一点,医生要给患者解释清楚,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色异谱是牙科颜色匹配上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而为了尽可能地防止同色异谱现象发生,最好能选用与修复体同一材料的比色板,其结果要比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要更好。该材质即使是同一厂家,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的修复材料的光谱分布也不会完全一致。因此,要使修复体之间的颜色相一致,就要求医生在进行颜色选择时,在标准光源照明条件下比色、调色以及制作修复体,要求患者的头应直立,坐下后头与医生眼睛大致同高,选择比色调的选择更为重要,术者站在患者和光源之间,房间墙壁的颜色以灰色较好,医生比色时应考虑口腔周围环境对色彩的影响,如医生与患者间的衣服、有色光源,甚至是病房的墙壁颜色等,都有可能影响比色准确性,从而使修复体失去逼真感觉。因此,牙齿和比色板都应放在不容易产生反射光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表面的性质都应差不多。选色时必须要在近看、远看颜色都相匹配才可以 ,并且,要适当快一点观察标本和牙齿,视觉过程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第一眼的感受时,得到的视觉形象最为确切。随着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美容修复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上颌前牙种植牙不但要符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气质特征,又要达到仿生和逼真的效果,种植后衬托起唇部的丰满与整个面貌比例吻合,给人带来美的感觉。根据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 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容貌,满足临床需求,制作简单,易于保持清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徐明明,胡文杰.上前牙美学牙冠延长术及术后修复 [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1):16-18
[2] 邸萍,林野,李健慧,等.种植体支持磁性附着体面位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 [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4):198-195
[3]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年鉴社,2008,8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