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及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

2012-06-21黄光初

海南医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

潘 智,黄光初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二区,广西 钦州 535000)

翼状胬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结膜变性疾患。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如翼状,胬肉组织增大,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文献报道国内手术切除翼状胬肉复发率为20%~40%[1]。目前临床的常用的翼状胬肉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角膜移植等,本文笔者收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分别采取上述三种治疗方法,对其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90例,均为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胬肉头越过角膜缘向角膜伸展约2~3 mm。随机分为角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单纯手术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胬肉浸润角膜长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1.2.1 单纯手术组 本组30例患者给予单纯手术治疗。①术前麻醉:所有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爱尔凯因表面麻醉结膜囊后,采用1 ml注射器抽吸2%利多卡因,分别紧贴角膜缘处结膜下和角膜缘处表层巩膜上作浸润麻醉,借助麻药钝性分离结膜上皮与结膜下胬肉组织以及胬肉组织与表层巩膜。②切除胬肉:有齿显微镊夹住胬肉头部,用小圆刀沿其头部外方0.5 mm的透明角膜区作一浅层划切,沿此界限,自胬肉头部开始作角膜浅层至角膜前弹力层剥离,使角膜表面光滑平整,分离胬肉组织至角膜缘后巩膜区2.5 mm,沿胬肉上下缘剪开球结膜,分离胬肉组织与其下的巩膜直至半月皱襞,切除胬肉头部、结膜下增殖组织。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组别 年龄(岁)胬肉伸展长度(mm右女性别男病眼左角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单纯手术组)18 16 19 12 14 11 45.4±7.5 47.1±5.3 46.6±5.9 14 16 18 16 14 12 2.6±0.3 2.4±0.7 2.6±0.5

1.2.2 角膜移植组 本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麻醉及胬肉切除同单纯手术组。角膜移植取同侧眼或健眼正上方角膜缘上皮1.5 mm×5 mm,对位缝合于胬肉切除处的角膜缘上皮缺损处6~8针,球结膜缝合于巩膜表面,暴露角膜缘上皮移植处,植片与颞侧结膜之间暴露巩膜2 mm宽,供皮区创面无需处理,涂典必殊眼膏后包盖,术毕。

1.2.3 羊膜移植组 本组30例患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麻醉及胬肉切除同单纯手术组。胬肉切除后,剪取与巩膜裸露区域形状、大小一致的羊膜片(4~5 mm),平铺于巩膜裸露区,上皮面向上,鼻侧超过角膜缘1~2 mm,10-0尼龙缝线带浅层巩膜缝合,植片边缘埋入球结膜下,涂典必殊眼膏后包盖。

1.2.4 术后处理 三组患者术毕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单位,单眼绷带包扎。1 d后每日常规换药,抗生素眼液滴眼,5次/d,患眼遮盖,术后每日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7~14 d拆线,滴眼次数减为2次/d,滴1个月后停药,随访两年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 治愈:植片存活,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结膜光滑,无充血,无胬肉增生。复发: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侵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有轻微的眼痛及流泪情况,24 h后消失。两移植组患者均自觉有轻度异物感,3~5 d后异物感消失,术后1~2 d植片色淡,轻度水肿,贴敷良好,第5~6天植片水肿基本消失,血管充盈,角膜上皮修复完全,7 d后充血基本消失。28~30 d后外观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瘢痕。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前房反应。

2.2 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角膜移植组、单纯手术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羊膜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单纯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

注:与羊膜移植组比较,aP<0.05,bP<0.05,与角膜移植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d)单纯手术组角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30 30 30 5.6±1.8a 6.2±1.3b 8.3±1.5

2.3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两年,平均(20.6±2.50)个月。角膜移植组术后治愈28例,复发2例;羊膜移植组术后治愈25例,复发5例;单纯手术组术后治愈21例,复发9例,三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4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三组患者并发症由于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比较,但仍可见角膜移植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单纯手术组及羊膜移植组。其中羊膜移植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睑球粘连与创面愈合不良,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 论

翼状胬肉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由于紫外线辐射或长期烟尘、风沙等环境因素造成的鼻颞侧角膜缘干细胞损伤,致使干细胞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结膜下纤维增生组织生长入角膜[2]。传统手术治疗的复发率较高,文献报道复发率可达20%~40%[1],可能与胬肉切除不彻底、角膜面不够光滑、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受损以及手术刺激等原因有关。

常规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暂时切除翼状胬肉,但是同时也导致角膜缘局部缺失和干细胞缺乏,周围组织完成性和再生能力受到破坏,为以后胬肉的复发埋下了隐患[3]。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是除手术外临床较常用的翼状胬肉治疗方法。角膜缘干细胞具有组织更新和再生能力,不仅可以为胬肉区提供健康的上皮来源,使结膜恢复透明,又可为病变区结膜和巩膜提供正常的上皮细胞,有效阻止结膜缘性组织增生,从而防止胬肉的复发[4]。移植羊膜可以维持正常上皮表型,抑制成纤维细胞分化,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和新生血管的功能[5-6];但是羊膜本身较厚,需要大量的健康结膜支持[7],易造成创面愈合不良、睑球粘连、胬肉复发。本文羊膜移植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就高于角膜移植组,并且术后并发创面愈合不良及睑球粘连例数也多于角膜移植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羊膜移植,与单纯手术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与羊膜移植,且并发症较少。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虽然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但是创面愈合时间相对较长,并发创面愈合不良及睑球粘连的概率较高,且其复发率也低于角膜移植治疗。综上所述,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1]王春雁.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西南军医,2008,10(4):92.

[2]梅永新,沈建国.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23-24.

[3]杜振亚,姜德咏,聂爱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6):351-354.

[4]刘淑清,张宗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4:72.

[5]廖润斌,曾福辉,洪伟兰.羊膜移植联合丝裂素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6):94-95.

[6]蔡笃儒,曾凡英,黄纪媛,等.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0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2):101-102.

[7]唐国芬,董微莉,王东华,等.新鲜人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53):10035-10038.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羊膜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