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茶道艺术家

2012-06-21史雅卿

茶博览 2012年12期
关键词:茶席茶会品茗

■ 史雅卿

做一个茶道艺术家

■ 史雅卿

上个月,我应邀赴韩参加“茶与茶席国际学术研讨”,得论文集一本,其中有一篇蔡荣章先生的《茶道里的茶会作品》,我如获至宝!文中提到“茶道艺术家”一称谓,是形容茶人中比较重视茶道的艺术内涵者。我对这一称谓无限神往,艳羡之心无以言表。

文中解释“茶道艺术”是茶道领域里偏重美学的部分,包含着茶道艺术的内涵及茶道艺术表现的平台,内涵是由泡茶、奉茶、品茗来呈现的,而表现的平台指的是茶席与茶会。

前些天,好友打来电话,说是想办个茶会,准备邀约五位客人,对于怎样设计茶席,让我给些建议。我尽力搜索可用的信息,提出一些泡茶的方式和互动的茶会形式。

好友问我:“你说,这茶席怎么设计好?”

我说:“重点是选适合冲泡这道茶的茶器具。”

好友又问:“重点是要突出茶道精神内涵,这些客人都是很有素质的,要让他们感到精神上的享受。”

我说:“喝到茶的真滋味,精神内涵留给他们回家去思考好不好?”

挂断电话,我为没能很好的帮助到朋友而有点自责,于是乎又想起了蔡先生那篇文章,若我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真正的茶道艺术家,会不会就能够更好的帮助到我的朋友呢?

关于“茶席”,我想说说自己的体会。现在大家提到的“茶席”,如果泛指喝茶的空间,那么从80年代开始,伴随着现代茶文化复兴,现代茶艺馆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30年过去了,我们回头去看,如今最“时尚”的茶艺馆更专注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喝茶空间,无论是怎样的特色,相同之处在于,这些变化都是在为更精致的喝茶提供便捷的条件。而茶道艺术也因为有了这些平台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除了经营业者,也有越来越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营造多种形式的品茗空间。

近几年比较流行或者说热追的茶会表现形式,伴随着品茗空间的变化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茶友们是否和我有同感?我们在茶会中欣赏抚琴,琴箫、琴瑟和鸣,现场泼墨、挂画、吟诗,还有昆曲、汉服、插花、香道艺术等等,当然,也有借助一杯茶来冥想坐禅的活动,来唤起与会者对精神感悟的体会。多种传统艺术与一杯茶的结合,丰满了茶会的内容,这绝对是享受。那么大家是否还能忆起那杯茶?作为我个人,我曾经悄悄问自己,如果我只会泡茶,不会弹琴,不会吟唱,不会插花,也不懂香道的前提下,还有没有勇气去布置茶席,筹办一场茶会?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一生无论怎样努力,我想我终究是不能成为真正的茶道艺术家了。

我思索着,自己应该怎样努力。我是爱茶的,钟情于每次泡茶的时候,每一道茶汤留给自己不同的回忆,当分享这茶汤的那个人与我有同样喜悦的时候,你们明白吧?就是幸福。

如果一位茶道艺术家运用一个茶席供他或是他与其他参与者泡茶、奉茶、品茗,或是一场茶会供他施展这些茶道艺术的内涵,那么茶会的意义就应该是茶道艺术的展现,茶会就是茶道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如同音乐家举办音乐会,画家举办画展,茶道艺术家则是举办茶会。我们在音乐会上聆听,在画展中享受视觉的力量,茶会中呢?毋庸置疑,则本应是那杯“茶汤”。

如果我不能让自己的“茶道作品”升华为独立的艺术作品,是不是因为我本身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担当“这杯茶”的代言人?

我反思,茶的纯粹内容应该是“茶汤”。我们设计茶席的时候,如果为了设计而设计,这茶席即使是美美的,不能满足泡茶、奉茶、喝茶的需要,丧失了实用的价值,那么这样的茶席作品只能归类为茶具展示而绝非是品茗空间。当我在设计茶席时,将“茶汤”作为前提去创作,那么我相信“茶汤”的力量,会自然地传达茶道精神的感动力和感染力!

“茶道艺术家”,算是茶业领域里一个新的称谓。我虽不敢奢求,但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如果我们茶艺师已经学习了茶学知识,了解了不同茶类基础的泡茶技巧,实践了各类茶器具带来的不同泡茶体验,那么我们也就初步完成了各自的茶汤作品。通过对作品的不断精进与完善,我想我们中间的多数人,终究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道艺术家。祝我,也祝与我有同样期盼的你们,早些梦想成真!

猜你喜欢

茶席茶会品茗
品茗
茶席设计的研究综述
茶席:一种可以玩的艺术
岁月如歌 品茗知味
安溪寿星爱品茗
“茶会”九问九答
偏离的茶味
如何办好一场茶会
白茶飘香 安吉品茗
浅论茶席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