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的影响与效果分析
2012-06-21邢淑静
邢淑静
(长春市妇产医院 长春 130000)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政策的推行与助产技术的开展,我国高龄产妇人群不断增多,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国近年来超过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占产妇的1/5[1]。高龄产妇由于年龄偏大,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差,再加上生产前后对自身形体变化和孩子的抚养的恐惧,导致她们在妊娠和分娩期间产生严重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不良情绪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促使产妇在分娩期间发生难产和大出血,从而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在为产妇提供良好的分娩环境同时,重视产妇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保证其平安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平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高龄产妇107例,年龄33~42岁,平均(36.6±2.1)岁,占分娩总人数的4.19%。其中初产妇63例,经产妇44例。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排除妊高症、多胎妊娠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53例和心理护理干预组54例。2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情况、次数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高龄产妇心理分析 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等各方面都不如年轻产妇,特别是初次分娩的产妇,对分娩知识不了解,担心分娩过程中异常情况出现导致产后并发症,担心分娩后婴儿性别和畸形等,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
1.2.2 心理护理 (1)分娩前心理护理:高龄妊娠期妇女产检时护理人员应对其宣教优生优育政策,消除重男轻女的思想,检查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手法轻柔准确,将检查结果主动告知产妇,使她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缓解他们的疑虑,并指导产妇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使他们感到胎儿在母体内的生命力和活动力,并向其讲解临产的征象和生产过程[2],以便于在分娩时能主动配合助产人员进行分娩,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增加产妇的分娩信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分娩和新生儿的到来。(2)分娩时心理护理: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标志着产程的开始。由于产妇对产时宫缩痛的耐受性不同,做出的反应也不同。护理人员应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想象自己与婴儿之间亲密的感觉,增强她们做母亲的欲望,缓解紧张情绪,初产妇由于宫缩剧烈、第二产程延长常导致宫缩乏力,精神疲乏而影响分娩。应鼓励她们努力调整自己的不适,指导正确的屏气方法,用手轻柔的按摩子宫,缓解宫缩疼痛,对出汗多、大声喊叫的患者应给予毛巾擦拭,向其解释大声喊叫会引起胎儿在宫内缺氧发生窒息,平稳患者的情绪和保持体力,促进胎儿的娩出,使产妇顺利度过。(3)分娩后心理护理:据临床资料显示,产后有50%~70%的产妇会出现轻度抑郁症状,其中10%~15%为抑郁症[3]。护理人员应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引导,使产妇感到做母亲的自豪感、幸福感,并嘱其家属多关心爱护产妇,多带其进行散步、娱乐,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尽快走出心理误区,促进产妇产后心理建设和情绪恢复。
表1 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比较(±s)
表1 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比较(±s)
组别 心理干预组 常规护理组 统计学处理焦虑情绪评分 44.78±5.1 63.04±3.2 P<0.05抑郁情绪评分 41.09±9.33 60.71±4.6 P<0.05
2 结果
2.1 2组产妇疼痛程度与并发症比较
2组患者均顺利通过分娩期。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有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有1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难产6例,产后出血3例,胎盘早剥1例,发生率为20.7%;心理干预组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难产3例,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为9.3%,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2.2 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比较(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龄产妇由于年龄增大,生理、心理等因素对生殖功能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产妇的不良情绪会使缩宫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分娩过程中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和对疼痛阈值增高,导致产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4]。对高龄产妇分娩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和疏导,使其正确对待自己的生产,消除负面情绪,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为保证其顺利度过分娩期,降低产后并发症和抑郁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良好效果,促进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白文晶.68例高龄产妇分娩期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331~332.
[2]刘红霞,董玉君.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3:108.
[3]曾淑琴.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10:62,68.
[4]袁小曼.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相关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