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2-06-21侯慧丽

中外医疗 2012年7期
关键词:结核病常规护士

侯慧丽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内一科 长春 130500)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常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大,常出现抑郁症状或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加重或使病情反复发作,形成心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1]。因此,为探讨心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入院的80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45.2±10.6)岁,其中肺结核34例,结核性胸膜炎27例,结核性脑膜炎19例。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包括常规患者信息核对、发放治疗需知手册,健康教育及服药依从性干预、出院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每个患者的年龄、病情状况、学历层次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护士应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异性、详细的的护理方案。患者刚进入传染病房,护士应主动热情的接待,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护患间的最初信任。此外,护士应用耐心、优美的语言详细地为患者宣讲有关结核病的相关医学知识,使其对该疾病的各个临床阶段能够正确面对,意识到隔离治疗的重要性,劝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尽量满足其需求,使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2)监控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缓解负性情绪:护士应及时性、经常性的收集患者心理信息,给予分析解决。对于长期打针服药、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人因容易失去治疗信心,因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严密注视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及时的心理疏导。(3)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为缓解患者因沟通和交流障碍而导致的抑郁烦躁心理,护士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患者家人或亲属探视,提供杂志书刊等文化设施,同时应对患者家庭及社会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让患者感到自己没有被遗弃,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1.3 评价标准

随访2~3个月,采用患者定期复查的方法,使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状态量表(SDS)评分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并统计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六项生活质量指标[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评分指标变化(±s)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评分指标变化(±s)

注:护理后患者的四项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患者的四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指标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对照组SDS 67.43±6.34 (40.45±4.7)*# 66.78±6.63 (57.76±4.27)*72.65±7.76 (41.76±3.65)*# 72.76±6.5 (59.87±4.67)*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变化(±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变化(±s)

注:治疗后患者的六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六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生活质量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对照组总体健康(GH)60.87±6.08 (90.45±8.64)*# 62.98±6.76 (74.76±7.09)*61.82±6.82 (88.34±8.98)*# 63.65±6.56 (73.17±8.87)*62.45±6.34 (91.65±9.76)*# 62.98±7.46 (76.78±7.68)*61.65±7.65 (90.67±8.87)*# 61.77±6.87 (74.29±7.56)*63.34±6.82 (92.13±7.45)*# 63.76±6.36 (75.87±8.45)*62.34±7.45 (89.87±7.87)*# 62.56±6.76 (77.81±7.76)*

2 结果

2.1 心理评分

2组内相比,护理后患者的S-AI,T-AI,SDS和SAS四项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2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四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生活质量

随访期间2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六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2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治疗时间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数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心理压力,担心疾病传染影响工作生活,害怕受到歧视,容易导致自卑、忧郁、恐惧等心理问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康复[3]。据宋薇等研究发现[4],心理状态的好坏与疾病的治愈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愈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临床治疗疗效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中护理后患者的心理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而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一方面这说明常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满意度,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健康痊愈。而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六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即通过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监控患者的心理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下一步诊疗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结核病患者,可避免其产生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1]张颖,罗丹.住院手术患者术前信息需求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0,17(9A):14~17.

[2]曹卫洁.临床心理护理服务的前瞻性[J].中国医院管理,2008(11):22~23.

[3]Thorson A,Diwan VK.Gender inequalities in tuberculosis:acpects of infecti on,notification rates and compliance[J].CurrOpin,2011,7(3):165.

[4]宋薇,李学霞.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J].家庭护士,2008,6(6B):1560.

猜你喜欢

结核病常规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