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连山常用乡土树种生长比较及造林效果探讨

2012-06-21郑树影

绿色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阔叶树胸径公益林

郑树影

(广东省连平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广东 连平 517100)

1 引言

乡土树种具有材质好、用途广泛的特点,有较好的生态价值、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培育优质的乡土树种是现代林业和当前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高生态公益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一项主要途径。广东省连平县所处的九连山脉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有着许多优良乡土树种。本文对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常用的乡土树种的生长情况和造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当地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24°36′,东经114°14′~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km,南北宽55.6km,全县总面积2 365hm2。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县交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兼具复杂多变的出区气候特点;常年高温多雨,年均温度19.6℃,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月为27.3℃,最低在1月为9.8℃;年均日照1 659.8h,年均太阳辐射107.22kCal/cm2;年无霜期290~310d,年降雨量1 779mm,最大降雨量在6月,最小降雨量在11月,年均湿度79%。土壤深厚肥沃,呈酸性。主要农业灾害性天气是“倒春寒”和“寒露风”,前者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上旬,后者出现在10月前后。

实验造林地位于田源镇新河村,海拔500~600m之间,造林地为未经炼山的宜林地,土层厚80cm以上,立地类型为Ⅰ、Ⅱ类林地。主要植被为小芒、蔓山莠竹、山苍子、山乌桕、鸭脚木、三叉苦、盐肤木、毛稔、桃金娘、无根藤等,攀援植物也较丰富,草本植物主要有芒萁、芒草和乌毛蕨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实验苗木为当地优良母树采种后的自育苗,其中酸枣、荷木为裸根苗,红锥、火力楠为营养袋苗。荷木苗高40cm、地径4mm以上;酸枣苗高60cm、地径6mm以上;红锥和火力楠苗高30cm、地径3mm以上。

2.2 造林和抚育方法

造林地清理实行沿等高线铲水平带方式,带宽1m,带内针叶树、灌木、杂草及枯枝等清理干净,保留阔叶树。2004年10月~12月采用穴垦整地,明穴回表土,穴规格为40cm×40cm×30cm。株行距为3m×3m,即栽植密度为1 111株/hm2。植前每穴施200g磷肥作为基肥。2005年3月种植,对裸根苗种植前用浓黄泥浆混少量磷肥浆根,并且在上山前采用GGR-6进行了苗木根系处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栽植做到深栽、打实、不窝根。对火力楠的营养袋苗,种植前淋透水,栽植时做到剥袋、深栽、压实,注意不要压碎营养土。植后前3年进行5次抚育,并进行一次追肥。当年实行带铲抚育一次,于上半年6~8月进行;要求将带内杂灌、杂草铲净归带作肥,适当松土,同时进行除萌、培蔸。第2、3年每年进行两次带铲抚育,分别于上半年3~5月和下半年7~9月进行。并于植后第2年上半年进行一次追肥,每株施150g复合肥。

2.3 调查方法

于2011年10月进行调查,分别在造林地的上坡、下坡、中坡、山脊和山谷中,对同一立地条件下的每种树种选择30株分别测量高度和胸径;然后对各树种的150株树的数据取算术平均值,得出各树种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

对于造林效果,采用对乔木的种类、数量、生长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灌木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与采用炼山方式且立地条件相近所造的阔叶混交林进行简单对比。

3 结果与分析

3.1 阔叶树种生长表现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表1),人工所种树种的保存率均在88%以上,主要是由于荷木、酸枣的裸根苗和火力楠营养袋苗的成活率均能达93%以上,造林后带铲抚育及时;并由于造林地没有进行炼山,林地湿度和盖度相对较大,所以造林后的保存率也较高。4种乡土阔叶树种在植后6年的生长表现比较,酸枣生长最快,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9.7m和14.1cm;红锥次之,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7.6m和9.8cm;再次为火力楠,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6.2m和7.4cm;荷木最慢,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5.3m和6.1cm。从冠幅增长来看,也是酸枣冠幅最大,其次为红锥和火力楠,荷木最慢。

除人工造林的几个阔叶树种外,原来留在带间以及天然下种或萌芽产生的阔叶树种中,以山乌桕、樟树、米锥为主,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表2),山乌桕生长最快且数量最多,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6.8m和8.9cm;樟树次之,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6.5m和7.6cm;米锥最慢且数量较前两者少,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5.3m和6.1cm。

表1 常用乡土树种平均生长情况调查

表2 天然更新的3种阔叶树种生长表

3.2 造林效果分析

造林中,除铲带的人工所种植的树种外,还有带间当时所保留的一些小杂灌和天然更新的树种,其中山乌桕、樟树和米锥生长表现突出(表2),与人工更新的阔叶树种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另外,还有槁木、枫香等树种表现也较好。除乔木层外,灌木层的灌木种类也较多,包括山苍子、鸭脚木、盐肤木、桃金娘和野牡丹等,且生长较好。这样,较之采用传统炼山方式的阔叶混交林相比较,能有效地形成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结构,林地中丰富的生物能得到有效的保存,林地的湿度和土壤盖度较大,生态效益较明显。值得指出的是,采用炼山造林的阔叶林在初期(造林后前3年左右)的生长较不炼山方式造林的阔叶树种生长相对较快,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后期表现将逐步差于采用不炼山方式造林的阔叶树。

4 结语

文中调查的几个树种均为当地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应用广泛的乡土树种,适生性强,造林后的生长表现良好且稳定,与原存留的树种及天然更新的其他阔叶树种能和谐相处,能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结构。酸枣生长从幼期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且为落叶乔木,是在广东生态造林中与三角枫一样常用的落叶类树种。荷木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很好。

生态林建设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炼山造林”方式。“炼山造林”虽然能有效地保证人工造林的目的树种在前期的生长表现优秀,但“炼山”对林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大,会烧死或烧伤许多原生的幼树、幼苗,还会对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还会引起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因此,建议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应采用非炼山的造林模式,并尽量保留优良的野生乔灌木,这些小树苗可为新植苗提供适度的遮荫,同时也有利于林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有利于各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健康活动,有利于阔叶树种的长期生长。采用非炼山方式进行生态造林,如果采用铲带方式进行的话,应开设平行于等高线铲水平带的方式,不宜采用相交于等高线铲垂直带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水土保持。非炼山造林模式,除人工铲带外,还可以尝试结合化学除草方式进行林地清理和抚育。

加强对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优工作。当地所处的九连山脉有丰富的优质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景观价值。应该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物种保护和选优工作。对选优出来的种质资源进行繁育推广,推进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主要要依托九连山山脉现有的野生乡土树种为研究基础,开展种源收集、良种选育、苗木繁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大力收集优良乡土树种种子资源,扩建种子资源基因库;研究和改善种子育苗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无性系繁育技术,研究优质苗木的产业化生产技术;最后还要完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良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林营建技术。

[1]李文华.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100种优良阔叶树种种栽培技术[R].广州: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林学会,2002.

[3]周 毅,任先华,王明怀.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及评估[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1):70~71.

猜你喜欢

阔叶树胸径公益林
马尾松公益林胸径分布规律及冠幅影响因子分析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的效应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五常水曲柳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阔叶树生长效果分析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物种多样性调研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