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构建瓶颈及对策研究*
2012-06-19叶莉
叶 莉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303)
1 构建广东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的瓶颈
1.1 广东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的构建方式不应简单效仿公共图书馆
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和数据库运营商超星合作,成功建立起区域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运营商的强势介入,促使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必须结成一个知识的联盟体,让自己成为群体而强大起来,才能与运营商周旋,在协作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尽管广东省的公共图书馆在联盟共享方面进行得如火如荼,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却不能简单效仿公共图书馆。其根源在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存在以下区别:其一,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于各高校的校内拨款,联盟的后续经费难获支持。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当地政府部门拨款,其区域联盟的首期大量投入及后续经费都容易获得政府的财政支助。其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师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普及性的,服务对象是本区域内的所有读者。因此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的联盟不应简单效仿公共图书馆联盟,而是为了解决经费的后续问题设立一个合理的收费制度。
1.2 广东高校图书馆未能真正受益于共建共享,其瓶颈在于未能解决联盟的后续费用问题
受限于管理体制,财政各自独立,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未能真正受益于共建共享,其瓶颈在于未能真正解决共建共享过程中产生的实际费用问题。广东省内高校联盟发展初始于2002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建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图书馆“广东省网络图书馆”,接着成立了区域内的“广州市石牌地区六校图书馆”等共享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初期都获得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经费投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后续经费难以维持,缺乏激励机制等各方面因素,至今“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已无法进入,“广州市石牌地区六校图书馆”项目止步于小范围的文献传递互借等,都无法形成一个涵盖全省高校图书馆的具有影响力的共建共享知识联盟体。要打破这种僵局,必需解决后续经费问题。也就是说,各高校图书馆在不改变原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前提下构建一个不同利益的共同体,必须解决联盟后续经费的瓶颈问题。
2 广东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最佳效益的对策研究
2.1 受医院挂号的会员制启示,付费阅读会员制应运而生
当前广东高校的联盟因为各校的运作机制不同,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的局面。各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来源于各自学校的校内财政拨款,图书馆的财产是学校财产的一部分,因此图书大流通的前提是图书要回到各自的图书馆,必然产生文献传递费用。还有系统的维护及运作等都需要一笔后续经费来进行维持。没有这笔后续经费,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将难以得到持续、长久的发展。由此,付费阅读会员制应运而生。笔者受医院的挂号使用会员制启发,认为各高校图书馆要解决目前的困窘,需要建立一个付费会员阅读制,不仅可以弥补因政府投资有限造成的经费不足,亦可以解决共建共享联盟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费用。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在服务活动中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制定有偿服务项目。有偿服务项目主要是文献传递和联盟服务工作中实际产生的小额费用的项目。包括:文献检索、文献传递、参考咨询、专家咨询、专题信息、定题信息的定制、推送、订阅等增值内容的服务。经过深层次加工的知识信息产品应按市场需求定价,而对一些价格昂贵、保管成本很高的外文、专利专业性期刊文献等实行有偿借阅。其次,对不同类别的用户群进行分级管理。例如,对承担科研课题的大学教师,应提供专人负责的定题跟踪服务、专题信息服务和送书上门服务等。对在读博士和硕士生,应提供专题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原文传递服务等。对在读大学本科生,应提供专题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网络共享数据库服务入文献传递服务等。因此,付费阅读会员制是一种有偿服务,对用户按等级分权限设不同的收费标准,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
充分的资金为联盟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必要保证。获得资金的方式除政府的投资外,还有各高校拨款、成员馆缴纳、民间捐款以及对读者的付费阅读会员制收费等办法。但是,经费来源必须政府投资为主,付费阅读会员制收费为辅。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下,政府部门的重视起着关键作用。有教育厅、文化厅、财政厅共同牵头组织下,图书馆联盟的共建共享更容易成功。从上海市中心图书馆联盟合作成功,政府首期投入2千万元,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构建政府总投资4亿等例子来看,都与政府的大力投资与组织协调分不开。
2.2 突出知识性联盟的特色,有别于其他区域联盟
近年,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大学城校区的形成,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知识联盟的构建与知识的创造同样重要。有别于其他区域联盟,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实质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性联盟。所谓知识联盟,是因为广东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大学生、教师等具有科研能力的研究性团体,需要创造知识的原材料。反过来说,广东高校图书馆为高校读者提供的是深层次加工的知识,为知识的创造提供准备。因此,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联盟应结合广东地域特色和高校科研的需求,深层次地挖掘各合作馆的馆藏,建立多种特色数据库,以实现联盟内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互补。例如星海学院图书馆可以设各种乐器乐谱专题数据库;中医药大学可设常用中医药方数据库、中草药数据库等;综合性大学可挖掘的数据库的面更多更广。其次,广东高校图书馆联盟可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摄制名师、名教授讲坛和特色课程视频资料与各高校读者共享公共课程培训等项目。各高校的毕业论文数据库可按级别分权限向读者开放等。这些都涵有知识创造的概念,是高校图书馆拥有的其他区域联盟所没有的知识财富。
2.3 在管理机制上,逐步引入企业化管理
财政来源不同的高校在复杂的行政架构下合作,各个高校图书馆独立运作又结成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需要一个合作协调的专门机构保证合作的开展。这种协调机构称为“中心协调机构”,其领导岗位和工作岗位应打破高校图书馆人员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人才竞争上岗的管理机制,面向整个高校系统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按照能者上岗原则进行岗位配置。对工作人员考核与工资分配上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充分调动整个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构建知识联盟最佳效益的人才机制。
2.4 构建知识联盟技术平台
通过联盟合作,制定技术标准和提供同一技术标准的操作平台。据调查,广州大学城内十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各不相同,各种系统的水平、性能参差不齐,用户界面不统一,检索网络资源的功能、标准化程度和处理多语种的能力差别很大,相互的兼容度较低。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但是,高校图书馆自身没有研发功能,无法研发更完美的系统在各高校图书馆系统之间兼容。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与具有研发功能的专业公司、运营商、软件商合作,或者购买相关的软件来实现。
方法一,购买现成的系统软件。例如:参照天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共17成员馆)选用美国SIRSI公司生产的Unicorn Consortia。联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投资效益分析表格如下:
软件购置费用 服务费 设备费用(服务器)各馆需配备至少一名管理人员,至少17人以上联盟购买共付78万美元(含三年服务费),平均单馆只需付4.5万元5,400 美元只需购买一台服务器,一次性付150万元人民币(含三年服务费)因为硬件设备存放一个固定位置,只需3名管理人员(软件1人,硬件1人,数据维护1人)效益分析 按3年计算,联盟购买比单馆购买节约资金58.89% 每年节约9,600元 联盟购买比单馆购买节约56% 节省至少14人的劳动力
由此可知,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统一购买同一种自动化系统,共同分担一定的费用,既节省了经费,又能购买到最先进的自动化系统,为本校的读者创造了一个更加优越的阅读环境,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方法二:与软件商合作。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和数据库运营商超星合作,利用读秀搜索平台、云链接和MedaLink元数据库技术,成功建立起区域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例如读秀搜索(超星)系统的报价:
名 称 描 述赠送超星全文电子图书100万种电子图书的镜像及全省包库使用、240多万种电子图书的远程传递178万元
与软件商合作的好处是付钱后实施的速度较快。但是由于使用后各项服务的利益受到软件商的牵制,运营的服务模式带有较为浓重的商业色彩,在运营的过程中,容易逐步偏离高校图书馆联盟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因此在系统配置的选择上,必须慎重考虑,寻求一种适合本区域联盟所需的统一技术平台,与各馆的资源实行无缝连接,兼容共享。
2.5 构建统一的检索平台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构建统一的检索平台是必须的。统一的检索平台整合了联盟馆的书目数据,读者可以通过统一检索平台检索到所有收藏有同一本书的图书馆,并能将所有馆藏地址、收藏的册数、图书的借还状态等情况显示出来,方便读者就近借阅,而不必一个一个的到各馆的检索系统查找这本书。因此,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一站式的搜索平台。统一搜索平台能与现有的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保持一致性和无缝性,实现同一搜索平台完成各种不同数字资源的检索等功能,为读者节约了大量的检索时间,扩大了检索范围,提高了检索效率。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大学城校区的发展,构建广东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业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共享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无缝资源整合与共享,弥补了单馆服务能力局限和资源的相对稀缺,以众馆之合力与联合馆藏来满足高校读者的阅读需求。广东省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付费阅读会员制,不仅可以弥补因政府投资有限造成的经费不足,解决了文献传递等共建共享联盟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经费的瓶颈问题,也有利于培育广东省高校图书馆联盟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1]程焕文.岭南模式:崛起的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15 -19.
[2]广东省文化厅.广东图书馆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蔡卫平.广州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8(6):135-139.
[4]禇金涛等.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网在区域性图书馆联盟中的发展与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109-110.
[5]黄洁晶,艾新革.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SWOT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5):62-64.
[6]方小洵等.广东省科技文献共享模式的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4):167-168.
[7]唐嫦燕.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联合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2):73-75.
[8]郑章飞.我国省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研究—以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3):99-101.
[9]Bostick,Sharon L.Dugan,RobertE.The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Library Consortia in the United States:An Overview.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1 27(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