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
2012-06-13胡彩虹
胡彩虹
(柳州市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1)
1 微博的含义及其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最长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产品,与其他网络产品相比较,微博具有以下特点:(1)信息内容发布的个性化和原创性。微博的准入门槛低,微博为网民发布信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网民在个人微博上发布有关信息和评论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他们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可以道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各自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和人生经历在微博的平台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展示。(2)信息交流互动性强。网民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表达的个人感受,往往能够得到其他微博网友迅速、即时的反馈。网民更新的消息会及时自主传递给粉丝,实现了微博内容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3)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选择性。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关注博主发布的信息,成为博主的粉丝。与博客不同,网民可在自己的微博首页上看到别人的微博内容,还可以将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发布到微博上,使更多的用户共享信息。
2 公共图书馆运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意义
2.1 拓展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空间
微博的运用,打破了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时空的限制。用户可通过图书馆的微博获取其所感兴趣的信息,图书馆可通过浏览粉丝发布的信息需求,及时开展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用户利用微博可以书会友,共同探讨学术,分享知识;图书馆通过微博,可与用户进行相互交流,答疑解惑。这种“多对多”的信息交流模式,加强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2.2 拓宽了馆员服务的新视野
馆员通过图书馆微博平台,可获知粉丝的个人爱好、兴趣及其思维特点;粉丝的新思想、新观点及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在微博上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馆员的知识视野。用户关注图书馆微博,利用图书馆微博获取各种信息,改变了公共图书馆以文献服务为主的信息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把工作重心从信息处理向信息咨询服务转移,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交流主题的动态性与思想活动的多元性、开放性的有机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用户对图书馆的评论、用户的学术观点及管理思想,无形中开拓了馆员服务的新视野。
2.3 提高了用户的认知水平
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图书馆微博不仅是回答用户一般咨询问题的平台,而且是用户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可将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集合在图书馆的微博里,供用户共享。用户可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可与其他用户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其他用户的评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3 国内公共图书馆微博应用现状分析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信息服务机构,利用微博平台,开展信息服务,可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笔者于2012年6月30日,对部分省级图书馆的新浪官方微博进行了调查,具体调查数据见表1。从表1可看出,公共图书馆的微博得到网民的关注,新疆图书馆的微博最受关注,有19694用户成为该馆的粉丝。公共图书馆微博数量分布不均,有的图书馆微博数量达几千条,而有的图书馆的微博数量只有几百条。大部分图书馆微博信息发布内容以公告信息与活动报道、新书推荐为主。多数省级图书馆官方微博加入了微群与集体互动,进一步促进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
表1 我国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情况统计表(以新浪微博为例)
通过对表1各个省级图书馆的微博平台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公共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用微博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图书馆不多。首都图书馆的微博中有回答用户咨询的内容,该馆在2012年5月7日以“无论读者是否办理图书卡,都是可以进入阅览室阅览的。之所以不能让小朋友进入,是因为成人图书馆书架高、书多、书车也比较多,是为了小朋友的安全考虑。首图一层有少儿综合借阅中心,二层有明德少儿英文阅览室,都是为小朋友专门开设的借阅场所,低幼读者更可以由家长陪伴进入”的内容回复了一名粉丝的咨询。陕西省图书馆在微博上设立了“读者座谈会”栏目,回答读者有关咨询问题。重庆图书馆比较重视利用微博解答读者的咨询,回复读者咨询的微博内容多一些。
4 公共图书馆运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策略
4.1 及时收集粉丝需求信息,开展知识信息推送服务
粉丝是图书馆微博的服务对象。公共图书馆建立微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宣传图书馆,而且是借助微博平台,为粉丝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一,充分借用微博,构建与粉丝双向交流的平台。网民开通微博,关注图书馆,其初衷是为了快捷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获取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借助微博发布图书馆最新的服务项目和通知,如向粉丝提供借阅证的办理、图书馆规章制度、新书推介等信息,使粉丝能及时获知图书馆的信息,进而高效率地利用图书馆。同时,利用微博可以了解粉丝心理困惑,与粉丝进行心灵沟通,有针对性向他们推荐图书疗法方面的书籍、网站、网页,为他们排除心理烦恼,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第二,关注每位粉丝的需求动态,依据他们的信息需求,提供集合的信息。图书馆应建立相应的机构,让高素质的馆员负责收集粉丝需求信息,在微博上建立“回答问题”栏目,专门回答粉丝的提问。回答问题的内容应是集合化的信息,粉丝不但可获取图书馆提供的文字信息,而且可浏览与咨询问题有关的网络信息及图片等。同时,图书馆应及时更新微博信息,利用微博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实现随时随地更新微博和展示微博。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图书馆用户除了登录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更新微博信息外,该平台还提供了关联博客、浏览器插件、分享按钮等工具让图书馆方便把自己的博客信息、图书馆网站信息和任何网页信息转换成一条微博信息,这将有效丰富微博信息,提高微博信息的更新频率。
4.2 关注专家、学者微博,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权威性
公共图书馆应关注知名专家、学者的微博,成为他们的粉丝。图书馆学界的微博较多,老槐、图林老姜、书蠹精等图书馆知名专家的微博,关注图书馆界的动态,掌握图书馆学的最新研究方向。图书馆工作者通过微博方便快捷地与图书情报界的专家进行交流,有助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于2006年10月4日创建的“图林博客圈”,集聚了图书馆领域内不少优秀博客的博文,内容涉及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事业、图书馆文化、图书馆生活、图书馆资讯等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探讨与传递的场所,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在建立微博的基础上,应密切关注和加入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微博,以这些专家、学者的智慧为支撑,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权威性。
4.3 利用微博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以活动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微博的“微活动”平台,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的活动,积极宣传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展现用户个人的学识和风采。新浪“微活动”包括同城活动、有奖活动、线上活动三部分。同城活动包含展览沙龙、公益环保、作品征集等内容。图书馆可通过“微活动”平台发起、组织公益性活动,如为贫困地区孩子们义务送书、开展图书漂流、举办读书心得评选等,以活动增进用户与图书馆的联系,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有奖活动如大转盘、砸金蛋、有奖转发等,有一定的中奖概率,可为获奖者提供物质奖励,可积累图书馆的人气。线上活动互动性强,可增强图书馆与粉丝的互动,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图书馆微博,增加图书馆粉丝的数量,从而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利用“微活动”平台,由图书馆倡导组织、粉丝热情参与的这些活动,影响面广,可提高图书馆微博的知名度。
5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要加强信息管理,提高馆员素质,维护知识产权,使图书馆微博真正成为粉丝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的舞台,真正成为图书馆与粉丝建立良好关系的平台,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张天颖.微博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情报,2012(3):156-158.
[2]李剑.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44-46.
[3]王艳.图书馆借力微博客提高信息服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