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2012-06-13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马丽虹 李冬梅 李可建△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目前仍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课题组2006年系统评价了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1]。现将近年来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式 以“银杏叶and中风”为基本检索策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检索相关研究(省略具体检索策略,期限截至2011年12月)。
1.2 临床研究 (1)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②中风诊断标准公认、权威;③纳入患者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并经CT或MRI确诊,病程在30 d以内;④试验措施为银杏叶制剂;⑤判效标准公认,至少包括总有效率、残障率、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估中的1项。(2)排除标准:①随机分组概念描述不正确,如出现 “随机设立”、“随机单盲法分组”、“随机选定”、“随机抽样分组”等字样;②半随机分组;③出现干扰或沾染;④相互对照;⑤外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等所致的脑血管疾病。采用Jadad评分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3分为高质量研究。
1.3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Revman4.2.10统计相关数据,效应指标为相对危险度(RR)、率差(RD)、需治疗患者数(NNT)、加权均数差(WMD),均计算99%可信区间(99%CI)。异质性检验结果P>0.1,Meta 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分析可能的异质性来源。
2 结 果
2.1 纳入研究概述 检索相关研究997项,通过摘要或题录信息排除不合格研究241项,10项研究未查及原文,收集原文研究共746项。因非随机分组、相互对照、研究对象及试验措施不符、非临床研究、综述、抄袭、1稿2投等原因,排除710项;另外,有7项研究因相关信息不明确,与未查及原文一同被列入待评价研究,共纳入研究29项[2-30],其中试验措施为银杏叶片4项[2-5],注射剂 25 项[6-30]。 所有纳入研究均在国内进行,无多中心研究,纳入患者共2650例,平均样本数为91例,总体男性多于女性。诊断标准明确公认,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均为30 d以内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各纳入研究组间基线治疗相同,试验措施为银杏叶制剂。疗程14~30 d。判效标准均采用全国第4届(或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项研究随机方法明确为随机数字表法[19,30],Jadad 评分均为 2 分,其他纳入研究 Jadad 评分均为1分。
2.3 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2.3.1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分层分析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26项纳入研究有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比较的计数资料,合并统计异质性检验结果P=0.02,随机效应模型统计的合并 RR(99%CI)为1.20(1.13,1.28),RD(99%CI)为 0.15(0.11,0.19),NNT(99%CI)为 6.67(5.27,9.09)。 将剂型作为异质性因素分层分析,见表1。
2.3.2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分层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12项研究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比较的计量资料,异质性检验结果P=0.01,随机效应模型统计的合并 WMD(99%CI)为-3.75(-4.49,-3.01),按剂型、疗程进行分层分析,见表2。
2.4 倒漏斗图分析 以总有效率比较的RR值作倒漏斗图,如图1。
2.5 统计结果稳定性检验
2.5.1 敏感性分析 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中逐一排除某研究,重新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与未排除前的结果比较,临床及统计学意义均无质的改变。
2.5.2 失效安全数计算 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失效安全数为437.11。
2.6 安全性分析 13项研究未报道是否出现不良反应;13项研究报道无不良反应;3项研究报道不良反应,其中2项试验措施为银杏叶注射液的纳入研究报道出现头痛,其PetoOR(99%CI)为 7.90(1.24,50.31);1 项试验措施为银杏叶片剂的纳入研究报道分别出现1例腹泻、皮疹,其PetoOR(99%CI)为7.17(0.04,1238.33)。
3 讨 论
3.1 临床疗效分析 银杏叶注射液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RR及其99%CI下限均大于1,WMD及其99%CI上限均小于0,提示上述统计结果既有临床意义,又有统计学意义;银杏叶片剂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RR值大于1,其99%CI包含1,提示该统计结果有临床意义,无统计学意义;银杏叶片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WMD及其99%CI上限均小于0,提示上述统计结果既有临床意义,又有统计学意义。另外,NNT统计结果显示,每治疗6.67名患者,可增加1名有效患者,且其99%CI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上述证据显示,银杏叶制剂有益于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银杏叶注射液临床疗效优于银杏叶片剂。
3.2 安全性分析 纳入研究中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其PetoOR值大于1,且其99%CI不包含1,现有证据提示银杏叶注射液存在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头痛的风险。另外,银杏叶片剂出现腹泻、皮疹,其PetoOR值大于1,99%CI包含1,提示上述不良反应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显示上述证据尚不支持银杏叶片剂有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腹泻、皮疹的风险。
表1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分层分析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图1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比较的RR漏斗图
3.3 异质性来源分析 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计量资料统计结果,按照剂型、疗程为异质性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各亚组异质性检验P值均增大,降低了各亚组异质性的可能性,提示剂型、疗程因素是异质性因素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纳入研究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比例、病程、病情、合并症及基线治疗状况等因素,均可能成为潜在的临床异质性因素。因上述因素数据不全或难以量化,本研究暂无法定量分析可能的临床异质性。
表2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分层分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银杏叶制剂有益于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银杏叶注射液临床疗效优于银杏叶片剂;但银杏叶注射液存在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头痛的风险。另外,潜在的临床异质性、纳入研究质量较低、待评价研究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上述结论。在今后评价中,尚需密切关注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研究动态,及时纳入、更新本系统评价,以便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证据。
本系统评价无利益冲突。
[1]李可建.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导报,2006,12(11):1-5.
[2]郭仕峰,李丽,田相平.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9):680.
[3]冯慧,王韶霞.银杏叶制剂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应用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3(2):36.
[4]刘同成,刘国庆.天保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1,8(5):20.
[5]曾德贵,钟善全.尼莫地平合并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116.
[6]李东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7):745-746.
[7]麦垚,屈晓雯.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3):277.
[8]侯云峰,丁军,何建国,等.舒血宁注射液(雪乐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44-46.
[9]卢宪伟,吕小亮,韦继政,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6, 33(2):18-19.
[10]彭亚贤,张秀平.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22(3):123-124.
[11]刘双燕,王天阔.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7,24(6):468-469.
[12]王燕英.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4):78-79.
[13]何晓英,王万华,吴艳,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西南军医,2006,8(6):115-116.
[14]卢苗青,汪咏秋.银杏叶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4):32-33.
[15]赵善辅,彭文杰.舒血宁注射液合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G].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0:210-212.
[16]陈超.血栓通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43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33.
[17]崔淑萍.血栓通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脑梗死60例[J].陕西中医,2009,30(10):1313-1314.
[18]何宇平,汤玲华,张伟萍,等.蕲蛇酶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9(5):686.
[19]莫晓能,李建国,毛晓群,等.银杏达莫联合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43-1844.
[20]麦泉云,曹传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6,5(3):181-182.
[21]李卉,包志宏.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早期脑梗死93例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79-80.
[22]王宁.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03,29(7):553.
[23]赵洪刚.降纤酶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36-3437.
[24]李俊交.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3):29.
[25]罗清艳.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右江医学,2007,35(2):133-134.
[26]李丽娟,李巧薇,林耀波,等.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75 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6):18-19.
[27]靳建旭,刘文胜,靳继宏.银杏叶注射液佐治脑梗死5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7):461.
[28]吴燕,叶澄健,吴芳,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05-1306.
[29]邵锦根,张旭.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7):588-590.
[30]郭柳彩.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hs-CRP 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