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控制与母儿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2012-06-13段嫦丽
段嫦丽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广东 珠海519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营养过剩造成的超重与肥胖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母体的营养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营养知识的缺乏和在孕期过于强调营养,更易导致孕妇超重与肥胖[1]。在普通人群中,超重与肥胖可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等负效应,而在孕妇中还可引起母儿病率、分娩期并发症、胎儿神经管畸形等特殊的负面效应[2]。孕期体重的增加是影响孕期特殊的负面效应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母儿病率以及分娩期并发症,我院对85例体重指数(BMI)≥24的孕妇进行孕期体重控制,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控制孕期体重,以期为孕期营养摄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有孕早期母体身高及体重)694例孕妇,根据陈春明等人提出[3]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分类,其分为正常组(18.5≤BMI≤23.9)、偏轻组(BMI<18.5)、偏重组(24≤BMI≤27.9)以及超重组(BMI≥28)。四组孕妇的孕周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并根据四组结果分析制定观察指标。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有孕早期母体身高及体重的166例BMI≥24孕妇,根据患者意愿,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5例,对照组81例。两组孕妇偏重超重比例、孕周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行孕期体重控制。BMI=体重(kg)/身高(m2)。
观察组实施孕期体重控制。即在保证孕妇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加强健康宣教,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控制孕期体重,将体重超重孕妇尽可能控制在18.5≤BMI≤27.9,偏重孕妇尽可能控制在18.5≤BMI≤23.9。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体重指数与母婴并发症相关性
由表1和表2可见,偏重组和超重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宫缩乏力、产程阻滞、产后出血、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儿及难产与正常组和偏轻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及巨大儿(P<0.01)。超重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宫缩乏力、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儿及难产与偏重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而四组间的胎儿窘迫、病理性黄疸及新生儿窒息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孕妇体重与母婴并发症的相关性,本研究将观察目标定位为BMI≥24孕妇,其观察指标设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宫缩乏力、产程阻滞、产后出血、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儿、难产及肩难产。
表1 各组孕妇与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各组孕妇与婴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孕期体重控制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宫缩乏力、产程阻滞、产后出血、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儿及难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肩难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孕妇及家属在一味强调营养而造成的孕妇超重和肥胖已是目前社会普遍的问题。母体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体重指数(BMI)考虑到体重和体重两个因素,避免了因身高产生的差异,是目前判定肥胖和评判营养状况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法,能准确性反应孕期患者的体重。本研究采用BMI判定孕妇的瘦胖。在妊娠期间,孕妇对胰岛素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降低,而肥胖者的瘦素和抵抗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抵抗率增加,进而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5]。而母体的高血糖状态刺激胎儿自身产生大量胰岛素,抑制脂解,促进蛋白和脂肪合成,使巨大胎儿发生率增加。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因素。肥胖孕妇的脂代谢紊乱可是胎盘血管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6]。且有文献报道[7],巨大儿与孕妇体重呈正相关,且易引起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高。肥胖产妇脂肪堆积过多,肌肉力量差,出现宫缩乏力,使第二产程延长,增加过期妊娠的发生率,进而使胎儿窘迫发生率的增加。杨亚洲[8]认为孕期肥胖者多因其代谢紊乱,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多,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随之增多。本研究回顾分析孕妇体重与母婴并发症相关性结果与其报道一致。但本研究前瞻性调查发现观察组的孕期体重控制与新生儿窒息和肩难产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是否存在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超重和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宫缩乏力、产程阻滞、产后出血、巨大儿及难产有明显的相关性。
孕期体重适度增加是胎儿正常发育和孕妇在孕期适应性变化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9]。但过度强调孕期营养,易造成的孕妇超重和肥胖,使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性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宫缩乏力、产程阻滞、产后出血、相对性头盆不称、巨大儿及难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揭示孕期体重管理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对BMI>24孕妇实施孕期体重管理,对孕期增重适当控制,能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对临床孕期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
[1]Ben-Haroush A,Yogev Y,Hod M.Epidemicology of gestational mellitus and association with type 2diabetes[J].Diabet Med,2004,21:103.
[2]王 黎.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不良结局及分娩方式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06.
[3]陈春明.防治肥胖刻不容缓[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291.
[4]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227.
[5]Boney CM,Verma A,Tueker R,et al.Metabolie syndrome in childhood:association with birth weight,maternal obesity,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Pediatrics,2005,115(3):290.
[6]刘 昱,朱 明.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变化对头位分娩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1):1475.
[7]任春花,栾加敏,翁慧君.74例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55.
[8]杨亚洲,陈 廉.孕妇体重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1(5):270.
[9]陈 奕,兰红霞,黄醒华.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医刊,2006,41(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