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012-06-10谢丽惠邓大松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办学产品教育

■谢丽惠 邓大松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高校陆续走出国门,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和科技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教育界和文化界,在东方文化魅力的吸引下,也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寻求各种合作的机会①,于是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各种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我国是一个具有国际特色的本土化概念。它以灵活的合作模式、结合中西方教育优势,在我国境内与国外大学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不同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受教育者接受国际高等教育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1995年的71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截至2011年8月11日发展到1340个。其中,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157个,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1183个。

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服务贸易性质的教育活动,在商业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发展问题。我国教育部2005、2006年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开始进行内部调整,截至2007年9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经过复核、审理后仅剩142个,其中新批29个(本科13个,硕士16个)。中外合作办学历经初创期、发展期的阵痛与修复后,到2010年4月13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1218个,其中机构约150个,其余为项目。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已不仅仅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以商业形式存在的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需求分析

在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市场上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反映在教育方面,则是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服务贸易商品,通过跨境合作办学,有效缓解了国内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教育需求膨胀、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一种商贸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需求主体角度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需求分为个人教育需求和社会教育需求。

(一)个人教育需求:基于对物质、精神需要产生的对受教育的需求

个人及其家庭教育需求是指个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发展才能而对教育的需求。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成为人们提升生存能力、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手段。具体而言,个人及家庭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精神生活。在当今国际化社会中,中外合作办学借助海外合作阵地,组织学生进行海外实习、实践,到合作院校进行教学、课程交流活动,以各种国际教育交流形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公民意识的国际化人才。同时,轮流派遣教师到海外教学、开展科研,丰富了教学阅历,开拓了全球化视野,提升了自身水平,满足了个人求知的欲望,充实了精神生活。

2.物质生活。人们接受教育是基于未来能够获得更高收入、更大收益的经济动因考量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为众多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出国留学的国内莘莘学子圆了“留学”梦,使他们在国内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了国外高校一流的优质教育资源,感受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他们搭建了一座通向国际的桥梁。

3.社会地位。对现代社会而言,受教育程度和质量决定着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是文明的标志,也是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因素。在日益无国界的市场经济活动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们将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4.择业机会。中外合作办学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多为外语授课,强调外语应用能力,同时又掌握着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炙手可热,尤其深受外企或跨国公司的青睐。又因为它的专业适用性,择业的机会成本更低、就业的概率更高。

5.家长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寄托着家长们对子女的期望,家长都愿意提供资金使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更好的教育,以期子女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掌握更扎实的技能,以便未来可以享受优裕的生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家长的需求,这里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家境富裕的父母,子女学习成绩也好的,会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另一种是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小孩的高考成绩略低于高考线,选择低于高考录取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为子女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

(二)社会教育需求:基于经济社会各部门对受教育者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

社会教育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社会教育需求就是为各行各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给社会带来收益,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繁荣与进步,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大学扩招的需求。社会人口基数的增长,增大了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需求。高等教育从精英转向大众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市场规律。有学者称,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着因入学人口基数增长而产生的消费市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的出现,就是应对高等教育扩招后的规模变化和人们对高等教育购买力的提高。

2.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顺应我国经济面向全球发展,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者和员工了解世界、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就是立足于国内、依托本土精英教育的基础,引入国际化办学理念,改革专业、课程、管理和办学体制,引领人力资源国际化。

3.适应科技进步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代表着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人类追求知识的脚步从古迄今从没有停息过,从古希腊开始学生、学者们便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传播着文化,大学知识的传播活动超越了国界的篱笆,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水平的需求。

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需求市场形成的理论支撑

(一)人力资本理论

关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概念,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将之定义为是凝结在人体中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其投资收益率将远远超过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投资形成的,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增进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与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据计量,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5%~35%。同时,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也跟其收入水平正相关。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都希望实现效用最大化,当某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评价就越高。如果把教育看作消费品,个人在作教育选择时将会更多地考虑其效用。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在能获得最大满足的产品或服务上。“这种两国共同的培养系统可以在科学基础、新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平台,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三)劳动力市场理论

教育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着密切联系。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教育使其增加了人力资本存量,不仅就业、择业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将来工作就业的私人收益也会提高。受教育者对用人单位的作用,体现在其作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增加的消费者剩余增长的贡献上。因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增加了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同时,能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增大了边际效用②,用人单位获得的消费者剩余③越多,就越偏向招收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相比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享有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具备更为超前的思想意识、活跃的思维方式,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逻辑缜密的思辨能力,这些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被用人单位看好。

四、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缺陷与政府调节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产品属性

根据经济学理论,社会总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教育通常被视为准公共产品,一方面,教育是提升个人人文素养、道德水平必要的活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另一方面,教育又是提高个人就业能力所必需的,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中外合作办学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属于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教育公益性的本质。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产品供给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可能像义务教育那样可以完全由政府通过立法规范来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必须定价,通过技术排他的方式来调整资源的配置,实现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目的。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理应具备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是一种“拥挤的公共产品”,若由政府免费提供则因教育需求扩大、消费者增加,会导致拥挤,使资源不足而影响教育服务质量。同时,它又是“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虽然全社会可以享用产品,但是那些不能够支付费用的“免费搭车者”们可以被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因此,为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充足地提供,对中外合作产品需要通过合理定价来保证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缺陷与政府调节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教育改革,发展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我国大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品位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和持续发展。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如图1,纵轴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产品的价格P,横轴代表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Q。MSC表示中外合作办学的边际成本,MPB表示私人边际效益,MSB表示社会边际效益,MEB表示外部边际效益。MSC与MPB的交点得出市场数量,MSC与MSB的交点得出中外合作办学准公共产品的效率数量,即最适产品量。然而,市场并不总是完善的,仅仅依靠市场运行机制会造成准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效益损失。因为中外合作教育外部效应导致的准公共产品社会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效益的分离,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价格将会出现供给不足,但是完全由政府筹资,政府财政的不足也没法为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保证持续的充足的资金。因此,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种教育准公共产品,其具备私人产品的个人受益部分,可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向使用者或消费者直接收费,其具备公共产品的社会受益部分,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图1 中外合作办学最适产品量的决定和补偿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经济支持、行政干预来进行。综前所述,要实现中外合作教育机会均等,政府可以制定多种资助政策,对于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制度等政策手段来发挥政府投资主体作用,调节贫富差异,使机会均等;对中外合作教育的经济支持,根据外溢补偿原则可以给予教育成本补偿,政府可以因其具有的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的特性部分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以弥补受教育者付费的不足。同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向贫困家庭“分发教育券”方式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同时兼顾采取社会捐资、企业赞助、允许国外的教育投资者或私立大学购买等多元融资形式,增加教育投资,扩大教育供给,使中外合作办学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适量。

注释:

①刘道玉.中外合作办学需要有根本性的突破[EB/OL].http://www.shekebao.com.cn/shekebao/node197/node211/userobject1ai3673.html.

②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

③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支付愿意-实际支付量。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吉晓.制度经济学角度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供求关系[J].经济师,2009,(8).

[6]崔卫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牟效波.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贵州社会科学,2010,(9).

[9]吴俊培.公共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0]庄莉,房红.中外合作办学影响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11]彭静.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趋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2]陈宏军,江若尘.对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系统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13]胡学勤.关于以人为本的新探讨[J].经济纵横,2010,(2).

猜你喜欢

办学产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