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生血滋阴清热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发热的效果评价
2012-06-09冯立科周敏华
冯立科 周敏华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佛山520800)
补气生血滋阴清热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发热的效果评价
冯立科 周敏华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佛山520800)
目的回顾性评价补气生血滋阴清热法对下肢骨折术后发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近两年来23例下肢骨折术后发热病人,治疗组9例(应用抗生素及补气生血滋阴清热中药)、对照组14例(应用抗生素及部分应用了活血化瘀中药),评价2组患者术后发热的控制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Age)及血常规分析中血红蛋白(Hgb)含量,术后第一天最高体温(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补气活血滋阴清热中药对术后发热有确切的控制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发热的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气生血滋阴清热法对下肢骨折术后发热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下肢骨折;术后;发热;中药;补气生血滋阴清热法
发热在下肢骨折术后偶有发生,大部分为非感染性原因造成。但医生鉴于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对术后感染的顾虑,往往采用大量、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或同时加用解热镇痛药物频繁降温等治疗,但效果并非理想。笔者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下肢骨折术后发热病历,对照比较辨证应用补气生血滋阴清热中药的病例与未辨证应用此法中药的病例,效果满意,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有发热的2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9例,其中股骨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胫骨骨折3例,耻骨骨折内固定拆除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例,肺癌1例。对照组14例,其中多发跖骨骨折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1例,股骨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2例。2组病例Age、术后第一天Hgb及术后第一天最高体温(T)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Age、Hbg、T)比较(?±s)
1.2 病例纳入标准下肢骨折并行手术病人;术后24h体温高于37.2℃者;伤口无明显肿胀,无脓性渗出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1.3 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肢体严重肿胀疼痛,伤口有明确脓性渗出者;有严重其他并发症者。
1.4 治疗方法2组都常规应用了抗生素治疗,包括术前30min应用1个剂量。2组都在体温恢复正常当天停用了抗生素。治疗组同时应用了补气生血滋阴清热中药:炒鳖甲20g,生地黄15g,麦门冬15g,玄参15g,青蒿15g,银柴胡15g,当归10g,北黄芪30g,白芍10g。每日1剂,加水1000ml,煎至400ml,分中午、晚上两次分服。对照组7例未应用中药,7例应用了桃红四物汤加清热解毒中药。
1.5 观测指标及方法以患者体温为观测指标。方法:腋测法。每日4次,分别为7am、12n、5pm、10pm,每次腋下夹持10min。术后即开始,至每日最高体温连续叁天≤37.2℃,即确认为体温恢复正常。统计每个病例术后发热持续天数。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差异。
2 结果
2组治疗后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补气生血滋阴清热中药对下肢骨折术后发热有控制作用。见表2。
表2 2组患者发热持续天数及抗生素应用天数比较(?±s)
3 讨论
骨科术后发热是偶有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发现下肢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都或多或少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贫血。本试验的2组病例Hbg统计都显示了这一情况,虽然在手术中尽量采取微创手术方式,术中出血不一定很多,但是必须考虑到术后依然有血液丢失的过程,一定时间的贫血是客观存在[1]。术中、术后血液和体液丢失,疼痛刺激大脑和内分泌器官可以引起发热[2]。“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3]术后发热应属中医学“损伤后发热”的范畴,《医宗金鉴》:损伤之症发热者,若亡血过多,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此血虚发热也……。
本研究所用方剂以清骨散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组成。清骨散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为清虚热、退骨蒸而设。方中银柴胡清虚热退骨蒸,青蒿退伏热,是从外解,生地黄、玄参、麦冬、芍药滋阴生血,佐鳖甲滋阴潜阳,并引诸药入阴以清热。合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而”[3]。当归益血和营,从而益气养血而退热。
对照组亦有7例采取中药治疗,以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法,但结果显示对术后不适恢复没有帮助,所以教条地按书本原则[4]:“骨折早、中、后三期,分别采用攻、和、补法”处理病变是不可取的。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内治杂证法》所讲:“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专从血论。须先辨或有淤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以内治之法,庶有不误也。”
2组比较,对照组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并没有对控制术后发热时限显示其有效性,所以对于一类手术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不可取的,这也正符合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的原则。而将发热作为应用抗生素的独立指征是否可取也值得考虑,但本研究未设立单纯中药治疗组,需要进一步研究。
2组发热天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补气生血滋阴清热中药能有效控制下肢骨折术后发热。
[1]阳世光,袁爱武,邹贤辉.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3,4(3):16-19.
[2]王福民.腹部手术后发热原因和诊断原则[J].实用外科杂志,1989,9 (6):281.
[3]清·吴谦.医宗金鉴.2版(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34.
[4]张安桢.中医骨伤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2.089
:1672-2779(2012)-12-0126-02
:苏玲
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