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2-06-09罗秀波
罗秀波 赵 阳 徐 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病理科,辽宁 沈阳 110042)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呈现明显增加和年轻化。乳腺导管内癌是原发性肿瘤,其多局限在导管系统,并没有侵犯基底膜和周围间质[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0.6±11.5)岁,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绝经期:21例,围绝经期19例,生育期10例。癌灶所在部位: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10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10例。肿瘤直径3.1~7.6cm。参照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分类:乳腺导管内癌0期33例,微浸润癌Ⅰ期17例。乳腺癌患者50例均通过联合化疗治疗。
1.2 方法
肿瘤标本采用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的连续切片,HE染色确定组织学分级。所选用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Ki67抗体为即用型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抗体、试剂盒及DAB显色液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结果评价标准:ER、PR、P53和Ki67阳性,细胞呈现棕黄色,核着色,每次切片选取3个高倍视野,在显微镜下计数1000个细胞中的阳性细胞,取其百分率平均值作为标记指数,阳性细胞比例可以分为:阴性:阳性细胞数<10%,弱阳性:阳性细胞数10%~25%;阳性:阳性细胞数26%~50%;强阳性:阳性细胞数>50%,阳性结果呈现棕黄色或者棕褐色颗粒。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病理学特点。
1.3.2 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ER、PR、P53和Ki67表达差异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病理学特点
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病理学特点(表1)乳腺导管内癌粉刺型比例和并发坏死率均高于微浸润癌,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ER、PR、P53和Ki67表达差异情况(表2)乳腺导管内癌ER、PR均高于微浸润癌;而P53和Ki67低于微浸润癌,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ER、PR、P53和Ki67表达差异情况
3 讨 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一组良恶性不同、组织学改变复杂的疾病,应注意其诊断标准的掌握肌上皮和腺腔上皮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该组复杂病变中有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3]。可采用乳腺肿瘤冷冻切片诊断。由于术中的冷冻切片检查时间短(30min内报告)取材有限,冷冻后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等原因,其正确性较常规石蜡切片低。一些疑难病例,尤其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单独靠冷冻切片HE染色往往难以解决诊断问题。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性治疗。患者入院后常规手术前检查,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后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主要包括腋窝淋巴结的第一、二、三站。本研究通过EliVision两步进行检测,其是在EliVision常规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抗体检测技术,其主要采用聚合物而不是用生物素作为连接物,把多个抗兔和抗鼠的IgG分子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聚合,从而形成聚合物直接和一抗结合,对抗原抗体结合的信号形成放大,其放大的效果超过生物素检测系统,背景颜色更清晰,从而可以准确的进行核定位,尤其是适合于生物素含量较高的组织细胞。另外聚合物分子量较大,在加用聚合物增强剂的情况下,更加利于大分子聚合物膜结合通道的打开,从而一抗结合位点和酶-抗体复合物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加,30min内完成,抗体的适用范围更广。本研究通过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乳腺导管内癌粉刺型比例和并发坏死率均高于微浸润癌,其中乳腺导管内癌表现为乳头区肌上皮层完全缺失、乳头覆盖上皮呈现低级导管的原位癌型病变、或者两种病变类型兼有。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乳腺导管内癌ER、PR均高于微浸润癌,其中ER、PR在乳腺导管内癌进展为微浸润癌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P53作为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蛋白,其在微浸润癌表达稍高于导管内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作为增值细胞的核抗原抗体,其在微浸润癌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内癌,提示其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增殖活性的敏感指标。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点分析,为乳腺癌患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判定预后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贾实,张文海,李建一,等.乳腺癌 Ki-67和p53表达分析及其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12):1061-1063.
[2]陈凌,郭晓静,范宇,等.乳腺微浸润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5):526-530.
[3]鲁祥石,何川,李万喜,等.43例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ER-β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6):59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