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理疗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2012-06-08吴红新
吴红新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针灸理疗科,河南 焦作 450003)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人群一般为50岁左右的体力劳动者,男性的发病率略低于女性,临床上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以及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病大多由慢性劳损、气血不足、外伤筋骨,复感风寒湿邪所造成的[1]。由于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和滑囊出现一定程度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常常会因为天气变化以及劳累诱发肩周炎,如果肩周炎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有可能影响到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严重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即在针灸时留针的过程中,将艾绒搓捻成枣核般的艾团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发挥温通经脉以及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采用温针灸并且配合理疗的方法来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上肩周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82例肩周炎患者为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1年的中国第2届肩周炎学术论坛制定的肩周炎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64人,占总患者的35.2%,女性118人,占总患者的64.8%;年龄40~55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年,平均病程2年;单肩患病者158例,占总患者的86.8%,左肩肩周炎患者52例,占总患者的28.6%,右肩肩周炎患者106,占总患者的58.24%,双侧肩周炎患者24例,占总患者的13.2%。其中50例患者的病因是慢性劳损,21例患者肩关节有外伤病史,20例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风湿寒邪侵袭史,其余患者无明显的发病原因。所有患者均因肩关节疼痛或者活动障碍来我院就诊。
1.2 实验分组
将18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81例,男性30例,女性52例,年龄43~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32±10.1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2.15±0.58)年;对照组患者81例,男性34例,女性47例,年龄40~53岁之间,平均年龄(49.13±11.06)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1.95±0.6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病因等方面经统计学处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给予治疗组肩周炎患者温针灸治疗
患者取坐位,医师操作前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长度在1.5寸以上的毫针采用平补平泻法对肩周炎相关的穴位针灸治疗,针刺时取穴肩三针(肩髃、肩贞、肩井)、肩前、曲池、合谷、条口、阳陵泉,再配以阿是穴,针刺得气后留针不动,在每个穴位周围放置一个圆形纸片,取大约2cm长、半径1.5cm左右的一段艾条套在针柄上,从艾条的下端点燃施灸,距皮肤2~3cm,燃烧过程中仔细观察,以患者皮肤可以感觉到舒适的温热感为准,避免灼伤皮肤,燃尽后除去灰烬换另一壮艾条,每穴每次施灸2~3壮。1次/d,15~20min/次,10日为1个疗程。
1.3.1.2 温针灸治疗后给予治疗组患者理疗
患者取坐位,将患病肩关节暴露出来,选用250W的落地式钨丝红外线灯,接通电源待灯正常发热后,移动灯头至距离治疗部位40cm左右,使灯头中心对准患病肩关节,以患者皮肤可以感觉到舒适的温热感为度,治疗完毕之后,移开灯头,检查皮肤是否灼伤。1次/d,15~20min/次,10日为1个疗程。
1.3.2 给予对照组肩周炎患者针灸治疗
患者取坐位,操作前医务人员用75%酒精棉球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长度在1~1.5寸的针灸针采用平补平泻法对肩周炎相关的穴位针灸治疗,针刺时取穴肩三针(肩髃、肩贞、肩井)、肩前、曲池、合谷、条口、阳陵泉,再配以阿是穴,针刺得气后留针。1次/d,15~20min/次,10日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及分析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的临床肩周炎的疗效判断可以分为三级:治愈、好转以及无效。
治愈: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自如,疼痛消失,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症状。
好转:肩关节功能明显恢复或有一定程度改善,疼痛未完全消失,有明显的减轻但仍有不适。
无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症状均无改善。
2.2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ɑ=0.05,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3 实验结果
2.3.1 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
治疗组肩周炎患者81例,完全治愈者40例,好转者36例,无效者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6%;对照组肩周炎患者81例,完全治愈者21例,好转者51例,无效者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具体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间疗效比较
2.3.2 治疗5个疗程后的疗效
治疗组肩周炎患者81例,完全治愈者70例,好转者11例,无效者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肩周炎患者81例,完全治愈者40例,好转者33例,无效者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12%。具体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5个疗程后两组间疗效比较
3 讨 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风肩”、“肩凝症”,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证。肩周炎早期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疼痛,常见于单侧,有时也表现为两侧受累,这种阵发性的疼痛可向上臂和颈部放射,有时也表现为弥散性的疼痛,以后会逐渐的发展成持续性的疼痛,并且会逐渐的加重,白天症状轻,夜晚加重,病情严重者不能向患病侧躺卧,不能入睡,局部按压会出现广泛性的疼痛。
针灸治疗疾病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针灸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以及扶正祛邪的作用。虽然针灸可以通过疏通经络使外邪无所依附达到解除肩周炎痹痛的目的,但是对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单纯的选用艾灸,可以取得良好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散风寒的疗效,但解除肩周炎疼痛的速度远远没有针灸快[3]。所以,在临床上肩周炎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将针灸与艾灸结合起来,也就是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有助于达到全面治疗肩周炎各种临床症状的作用。超波等[4]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来治疗肩周炎,痊愈率达到80%,疗效非常好,认为可以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王平[5]等采用温针灸治疗风寒型肩周炎,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是临床上比较有优势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具体疼痛时,患者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来缓解疼痛,但不可长期服用,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以及身体出现不良反应。采用推拿、拔罐和加强自身营养状况和身体锻炼也有助于肩周炎的治疗。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肩周炎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定论,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为临床上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肩周炎的治愈率。
[1] 徐恒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4.
[2] 郭长发.肩周炎的诊治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7-78.
[3] 超波.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5):1449.
[4] 王平,郑常军,李萍.温针灸治疗风寒型肩周炎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33-34.
[5] 刘慧.推拿配合理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