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2012-06-08丁小琼陈爱芳
丁小琼 陈爱芳
(1 新疆军区机关医院五官科,新疆 830002;2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 830002)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简称“三高”)在我国老年人中发病呈逐年上升,而且部分患者没有进行规律有效的治疗,尤其是那些合并有两种及以上的患者中[1]。“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三高”的预防和控制是当今医疗卫生面临的重要科题。调查和研究发病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临床措施等是重要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例共201例,所患者均为单纯性疾病,无其他合并症,且病程均<1年。
表1 不同性别、年龄和BMI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者构成比
表2 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结果
1.2 方法及内容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治疗者;高血糖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10 mmol/L者和(或)餐后2 h血糖≥7.80mmol/L和(或)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高血脂诊断标准:血清胆固醇>5.72 mmol/L和(或)血清三酰甘油>1.80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0.90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3.60 mmol/L者。
BMI指数 (又称身体质量指数) =体质量 (kg) /身高的平方 (m2) 。根据BMI指数的不同分为偏瘦(BMI<18.5),体质量正常(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BMI≥28.00)。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同一影响因素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相关性分析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过程进行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例的一般情况
201例患者中,高血糖患者60例,高血脂患者67例,高血压患者74例;其中男性111例(55.22%),女性90(44.78%);60岁组病例共47例(23.38%),70岁组病例共76例(37.81%),80岁组病例共78例(38.81%),BMI指数以超重病例所占比例最高80例(39.80%),以下依次为肥胖59例(29.35%),正常44例(21.89%),偏瘦18例(8.96%);BMI在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者中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同一影响因素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相关性分析
分别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为阳性指标作为因变量(例如以高血压为阳性指标,高血糖和高血脂则为阴性指标),年龄、性别和BMI指数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BMI指数对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总体影响无差别。高血糖与其他两组合计比较,60岁组患者比70岁组患者更易患高血糖,且超重和肥胖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偏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而且高血压一经检查确诊,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好,造成血压控制效果差,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各方面造成很大危害。2002~2003年在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的起始和强化治疗上,有64%的患者血压和47%的高血脂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2]。而且“三高”受体质量、文化程度、吸烟年限、性别、饮酒、吸烟等多种因素影响,遗传与生活紧张是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3]。单一靠临床治疗对于该病控制难度较大,需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多,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5],肥胖症和糖尿病也是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6]。糖尿病是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7],控制体质量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8],本研究采用的Logistic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对于“三高”的影响无差异,而BMI指数对于高血糖的影响最大。
有研究表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9]。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有报道,浙江省城乡居民中高血压最常服用药物为价廉的国产短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国产复方制剂降压药,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与服药率低、联合用药及服长效制剂者较少有关[10]。本研究为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即年龄、性别和BMI指数均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发生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BMI对于高血糖的影响应得到足够重视。
[1] Berlowitz DR,Ash AS,Hickey EC,et al.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need for more aggressive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3,26(2):355-359.
[2] Rodondi N,Peng T,Karter AJ,et al.Therapy modifications in response topoorly controlled 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and diabetes mellitus[J].Ann Intern Med,2006,144(7):475-484.
[3] 赵月凤,石福荣,江风荣,等.14050例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49-50.
[4] 孙学春,高玉春,王玉娇,等.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6):721-723.
[5] 杨德爱.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状况调查及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7):1699-1700.
[6] 陈晓燕.215例高脂血症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3):258-258.
[7] 陶寿淇,吴锡桂,周北凡,等.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58-61.
[8] 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9] 郭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与老年冠心病[J].Clinical Journal.2008,17(16),56-57.
[10] 唐新华,金宏义,徐小玲,等.浙江省社区人群降压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5,13(5):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