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方式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012-06-07黄永清殷朝辉
黄永清, 殷朝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中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也标志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同时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学生和教师人群,有关中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见。应对方式可以理解为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1]。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中介变量,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中老年人身体体质状况的下降、生活压力的出现、各种娱乐活动的减少等因素影响,中老年人会产生孤独、无助、甚至是感到无用的心理,极容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特质应对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24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并通过与全国常模的对比,探讨中老年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呼和浩特市区两个社区512名中老年人和该市远郊区两个自然村212名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介于50~88(61.94±6.09)岁之间;其中男性362人,女性362人;城市居住512人,农村212人;汉族386人,蒙古族338人。共获有效问卷724份,有效回收率为96.53%。
1.2 测量工具
1.2.1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该量表由姜乾金[2]编制。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2个成分,各包含10个条目,各项目均按1~5分评分。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国内心理学工作者根据国外相应量表加以改编而成。SCL-90是包括90个条目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心理症状面广、能准确地反映各症状程度的优点。每项采取5分评分制:1分为无症状;2分为偶有轻微症状;3分为有该症状,轻到中度;4分为常有中到重度症状;5分为很频繁且很严重的症状。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3]。
1.3 研究方法
由2名精神科医师对750名中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并讲明测评目的和解释打分方法,当场统一收回。共向750名中老年人发放问卷,有724名中老年人均完成3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53%。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中的724名中老年人的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经t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认为,中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见表1。
表1 中老年人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s
表1 中老年人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s
?
2.2 中老年人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的积极应对与SCL-90的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阳性项目数多个因子呈现负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均显著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2。
表2 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因子分的相关分析
2.3 中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
采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将积极应对(x1)、消极应对(x2)为自变量与SCL-90总分(Y)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95.853+2.152x2;F=92.799,P2<0.01,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说明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有影响。调整决定系数R2为0.114,说明消极应对能预测SCL-90总分11.4%的变异量。其中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呈正比(P1<0.01),即中老年人消极应对的得分越高,其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越差。见表3。
3 讨论
3.1 中老年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较明显,首先,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主要表现为SCL-90的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以往研究相似[4]。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中老年人自身体质角度看,随着中老年人自身体质的下降,中老年人的日常娱乐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导致一些中老年人很少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远离社会的情况,从而更少地得到关心、理解与帮助,所以会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焦虑、多疑、敌对等负性情绪;②从社会因素角度看,由于目前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较以前明显增加,中老年人的子女很少有时间进行亲自照顾,从而容易产生孤独感,加重中老年人的心理问题;③从中老年人自身心理角度看,大多数中老年人由于自身体质、经济情况、个人情感问题,如独居等原因,使中老年人产生无用感,甚至感到拖累子女等,也是加重中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5,6]。
表3 不同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的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3.2 应对方式是影响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对中老年人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并且消极因素的得分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7]。分析原因主要为,因为体质因素、不能被理解、较少的有效沟通、孤独感、无用感是中老年人面对的巨大应激源,而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中介变量,因此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中老年人的现实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8]。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中老年人会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因此他们可以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找到应有的快乐和归属感。而消极面对现实状况的中老年人,往往在面对现实状况的挫折时不知所措,不能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被紧张、焦虑、抑郁、恐怖等的负性情绪所困扰,产生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强迫甚至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研究还发现,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且消极应对对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综合以上情况,面对中老年人的现实问题,应该更多地关注中老年人生活、心理,更多地为他们创造积极的活动条件,并且有专人组织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其信心;同时,应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引导中老年人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帮助他们与子女之间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9,10]。
[1]Lazarus RS .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Past,present,and future[J].Psychosom Med,1993,(55):234-247.
[2]姜乾金.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0-122.
[3]陈昌惠.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4]潘琳娜,龚勤,樊哲礼,等.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2004,22(24):118-119.
[5]韩燚,卢莉.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2):95-96.
[6]李德明,陈天勇.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1314-1316.
[7]周浩礼,李佩玲.影响老年人健康的若干社会因素[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3):152-154.
[8]张卫东,林喜红.老年人特殊生活事件应对的多维度测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4):204-208.
[9]吴敏,李士雪,朱嫒嫒,等.济南市65岁以上老年人精神状况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120-123.
[10]吴锦.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解决途径[J].现代商贸工业,2010,(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