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学钱学森

2012-06-05杨迎春

博览群书 2012年8期
关键词:钱学森导弹科学

○杨迎春

《钱学森》,叶永烈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作家叶永烈讲自己写作《钱学森》时的“准则”所说:一是担负着“考证”史实的任务,二是让“70 后”、“80后”、“90后”们了解钱学森,三是让每一个读者能读懂钱学森。《钱学森》,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让我们知道了钱学森是怎样的一个人;《钱学森》,述史喻今,催人奋进,让我们领味到作者的深切用心。

2009年10月31日,巨星陨落。科学泰斗钱学森逝世,中华大地,无不扼腕痛惜。钱学森去了,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对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巨大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大国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更是对伟人钱学森的纪念。捧读《钱学森》,能深刻感觉到作家叶永烈创作时的情真意切和精雕细琢。对于大科学家钱学森,我们不但要纪念、怀念,更多地是要学习他。

一学钱学森深远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钱老的信念里,始终抱定“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的信念。当他怀揣建设新中国的理想打算离开美国时,却遭到了无理又无情的羁押。时任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的丹·金贝尔致电美国司法部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就是这样一个能抵五个师的人,威逼利诱不低头,艰难困苦不退缩,硬是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条件极为艰苦。钱学森完全没有嫌弃,与其他科学家一头扎进了我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工程。最简朴的生活,最简陋的工具,外加一个甚或不能实现的目标,却没有丝毫打消科学家们的研究热情,他们硬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和雄厚的专业功底,最终冲破重重困难,让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响了全世界……

有着巨大成就的钱学森,不图名,不图利。他为国防科工作出巨大成就,却不是将军;他的科研成果足以让世界撼动,却不是富翁。他把在杭州、上海的几处房产捐给国家,把奖金用来治理荒漠,把工资用来帮助学生。他用《工程控制论》的不菲稿费,给中科大力学系农村来的孩子买计算尺。有的同学把这把跨越近半个世纪、见证师生情谊的尺子珍藏至今。即使在病榻之上,晚年的钱学森仍然心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科研,关切教育,关心年轻学生。

钱学森是爱国的。他学有所成,不因祖国落后不回国,不因生活简朴不工作。他用行动,一笔一笔写实了一个爱国者的真实情怀。我们学习钱学森,就是要学习他浓厚强烈、历久弥坚的爱国精神。相比于钱学森所处的时代,现在的条件优越了,工具先进了,社会文明程度更高了,因而,我们更应该对祖国充满信心,对未来鼓足干劲。

二学钱学森锲而不舍的科学情愫

钱学森一直不愿接受“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称谓。他说,航天是一项大规模的科技事业,成就归功于集体,而他自己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该做的事情。然而,有谁不认可他是“导弹之父”呢?他一生专注于科学,科学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

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到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从美国优越的环境和资源,到中国一穷二白基本状态;从美国科技、教育的大力发展,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的几尽空白,钱学森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国防科学研究中。凭着自己已有的科学成就和研究素养,钱学森大胆设想,开拓性地工作,与其他同志一道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写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主持并起草了喷气和火箭技术项目报告书……筹建力学研究所,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设立空气动力研究室……

由于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国的导弹武器研究陷入困难局面。但钱学森等一大批意志坚定的科学工作者,顶住压力,硬是凭着最原始的工具,通过最艰苦的奋斗,实现了导弹武器研制试验的一系列重大突破。1960年2月,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66年10月,中国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钱学森的功绩,不只镌刻于“两弹一星”,更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上。

在美国,他原本可以成为专家、教授,享受极高的特殊待遇,甚至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选择了祖国,选择了在中国落后的基点上勇攀科学高峰。他不畏艰险,不惧辛苦,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为我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学习钱学森,就是要学习他理想远大、锲而不舍的科学品德。他的科学情愫,理当成为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人生指南。

三学钱学森心系未来的教育情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比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方式,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钱老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世纪之问。有着深邃教育思想的钱学森,无时无刻不在忧心于祖国的教育。在钱老的思想中,人才应该是集大成、得智慧者。因而,中国的教育就应当打破界限,文理并举,科艺结合,专博相济。

“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钱老在多次谈话中,都抒发了自己对教育的见解和期望。他特别推崇自己早年曾从学过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们爱听什么课就听什么课,那里有各种学术讨论和自由辩论,他感觉到那才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正道。于是,钱学森办了一个“系统学讨论班”,一周一次,内容不仅有理工,还涉猎生物学、哲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每一次讨论都会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大家各抒己见,自由争辩。每一次讨论钱学森都参加,直到他卧病在床。

“老师要教书。”教师脱离本位,钱学森认为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病因之一。不认真教书,或者干脆自己不教书,请别人来代教,把精力大部分花在搞所谓的科研和写论文上,时间耗在评职称比职级上,脑筋用在“走穴”赚钱上,这样的教师如何能教好学生,怎么能培养出人才来呢?《钱学森的航天岁月里》,记述了钱学森当老师,把课讲得通俗易懂,让开火车的、开拖拉机的、开轮船的、管长途电话的不同学生,都能听得懂什么是导弹;仔细审读所有任课教授专家的讲义,使他们做到“深入浅出”,让初学者听懂,从而体现出教师的高水平。

创设自由的教学氛围、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更新教与学的观念,钱学森倡导的教育理念,正是“钱之问”的自我解答。我们学习钱学森,就要学习他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教育情操。今天的教育蕴涵着祖国的明天。钱老的教育情怀,是蓝图,是责任,后辈当为之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钱学森导弹科学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科学拔牙
钱学森的家风
发射导弹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