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可以繁体化吗
2012-06-05王大智
○王大智
一部中国文字史就是简化史
20世纪,中国文字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大陆推行简体字。说它是大事,因为中国文字近两千年以来,没有重大改变(如果不说字形,而说书写方式——书法,大概自唐以来没有大改变。唐朝是楷书的确立时代。如果说字形,那时间还要往上推移一些)。这件大事真有那么大吗?其实也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破天荒”。因为,中国文字在历史上,改变了好多次。每一次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什么重大社会反应;而只是在文字史和书法史上,留下一些痕迹。
中国字是一种表意符号(意符),和西方的表声符号(声符)不同。声符是见其字而联想到声音,意符是见其字而直接见到意义。声符有听觉问题在内,意符则纯然是视觉问题。说穿了,意符可以“望文生义”,是因为意符乃象形文字,是一幅小画。看着那个小画,多少可以明白它的意思。
世界上用意符的民族,主要是中国、印第安和埃及。这种小画形式的文字,除了表意之外,还很美观。只是写个字就要画幅画,也着实麻烦了些,慢了些。因此,虽然是一种优美的文字,中国人总想把它写快一点,简化一点。一部中国的文字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字的简化史。每一次的文字改变,几乎都是发明了一种简体字。其动机,就是想写快一点。这样看来,20世纪的文字简化,又不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了。
秦隶章草:繁体不敌简体
历史上的文字简化,应该从秦代的隶书开始(甲骨文、金文、小篆之间的改变,简化意味并不强烈)。虽然秦代有了官方的小篆,但是那种笔走龙蛇的写法太慢,不能配合秦帝国的大量公家文书,因此出现隶书。
隶书并非奴隶的文字,而是官吏的文字。吏是小官,没有什么权力,但是秦代小吏,要面对远多于以往的公文,不停抄写。这是隶书出现的背景。隶书是为方便抄写,在小吏间彼此流通的简易写法。这种简化过的文字,没有波磔,没有线条粗细,看来和现在的硬笔书法类似。这种简化的文字,叫做秦隶。
这种秦代的简体字,相对于小篆,写起来真是快速过瘾。结果到了汉代,大家都写隶书,只是渐渐加上波磔,加上线条变化来美化它,这就是汉隶。至于难写的小篆呢?反倒退居其次,应用范围大大减少。这是繁体不敌简体的第一个例子。
古人说“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确是不错。汉代隶书大行其道以后,大家尝到了书写快速的滋味,便再次改动字体,改动书写方式。前者是结构的简省,后者是线条的连续。那就是草书——一种和以前文字完全不同的文字。我们称为章草。
章草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大改革。章草也叫“草藁”,有草稿的意思。章草应该是小吏“打草稿”时产生出来的。后来,因为其线条优美流畅,很多高级官员也写章草,把它视为一种艺术而取得了地位。章草除了是草稿写法外,还有很重的速记味道。
章草的章字,有解释为汉章帝之章——他那时最流行;有解释为奏章之章——给皇帝写奏章。另外中国也有“急就章”的说法。“急就篇”本是西汉元帝黄门令史游所作,是教蒙童识字的字书。“急就章”很可能是“急就篇”引申来的,有快速的意思,也有一点轻视的意思。“急就章”的那个“章”字,应该和章草的名称由来有关系。
篆-秦峄山刻石
隶-新莽莱子侯刻石
草-传东汉章帝草书
章草看起来,和旧式的各种文字都不一样,说它是一种新文字,也不为过。章草抛弃中国字的象形原则,而以书写快速为唯一诉求;那真是中国文字的大解放。它虽然没有向声符的方向走,但是已经不是意符,不再是图画了。将隶书再度简化的速记式简体字,在汉代大大流行,是繁体不敌简体的第二个例子。
一段简体改繁体的逆向历史
字体由繁而简,书写由慢而快,始终是中国文字演变的基本趋势。就在章草将要取代隶书的时候,有人说话了,并且留下文字纪录。那就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非”是非难的意思。《非草书》这个题目下的很重,内容还算婉转。
赵壹在《非草书》中说,隶书的出现,纯然为了“趋急速”“示简易”,已经不是“圣人之业”。现在连龀齿(换乳齿)小儿开始识字,都写草书。更何况草书“难而迟”(难写又写得慢)根本失去了“简易之旨”。后半说法,当然不是事实。若不简易,怎么会大大流行?若不简易,怎么会连龀齿小儿都书写?我说赵壹讲话曲折婉转,便是指此。他绕来绕去,说了些反话。
赵壹非难草书,反对草书的流行;反对中国文字由繁而简、由慢而快的趋势和方向。他对草书的非难,大概来自于两种想法:一,草书不重象形原则,不是他所谓的“圣人之业”;二,草书因为书写过于快速,难免个人在结体上有些小变化。也就是说,每个人写的草书都有些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即是高级官员将之视为艺术的原因,因为可以形成个人风格)。可是这种不一样,在文字的传播功能上,有负面效果。也就是说,如果草书成为正式文字,在公文往来上,有看不懂、会错意的疑虑,那就是个大问题。虽然,赵壹并没有在文章中明说这个大问题。
赵壹的《非草书》,藉由唐代的张彦远《法书要录》得以保存下来。但是赵壹的意见,很可能代表了当时的普遍意见。大家都有看不懂、会错意的经验——毕竟文字传播和文字艺术,是两件事情。这种说法是很可能的。因为一种新兴的字体,在草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渐渐出现。那就是楷书。现在我们可以看见的名家楷书,应该以东汉末、三国魏的锺繇为早。
楷-三国魏锺繇
一般而言,楷书是东汉王次仲所创造。不过一种书体的出现,若非由国家硬性规定(例如小篆),便是由多人、长时的书写习惯造成(例如隶、草)。楷书是不是王次仲创造,很是难说。何况王次仲是秦人还是东汉人,有不同说法。更何况,他还是道教中的神仙人物呢。楷书的出现,是一件可以多方面讨论的大事。第一,自从它出现后,中国文字近两千年不再有改变(一直到大陆推行简体字)。第二,它是文字史上,唯一由简而繁,由快而慢的成功例子。它的成功,违反了中国文字的进化原则。它的成功,也反映了“现实需要”这件事情,可以扭转历史的发展方向。
楷书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它是精心设计的一种书体。它采用了正统的隶书结构和流行的草书笔法。换句话讲,它是一种迁就、折衷的书体:既可以书写快速(草书笔法),又可以维持辨识无误(隶书结构)。我们把楷书中的勾、挑等迹近草书的部分去掉,它看起来和隶书是一样的。也即是说,楷书并没有新创字体。它只是重新回到隶书,但是把隶书加上了草书的勾、挑笔法。这种迁就、折衷,是楷书可以在文字的进化史中,逆向发展并取得长久地位的重要原因。
同音代替容易看不懂会错意
大陆推行简体字已经有几十年,它的利弊得失,很多人说过了。我以为它最大的缺点,是很多同音字可以相互代替。前面说过,汉代章草的出现,虽然在结构上违反了象形原则——不再是意符,但是它也并不是声符。但是大陆简体字的同音代替,强迫地把中国字在意符的基础上往声符靠近(例如:只代替隻,后代替後,肖代替蕭,表代替錶)。意符与声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造字观念,硬生生地杂凑在一起,就会产生沟通上的看不懂、会错意问题。比如,“把你的表给我”是指:给我你的“手錶”还是给我你的“表格”?没有人看得出来。中国这样一个崛起中的世界级大国,竟然在文字上连“手錶”和“表格”都分不清楚,真是兹事体大了。
其次,大陆简体字的推行,让大量的会意字流失了。会意字是中国文字最有趣、最有智慧的部分。一个会意字,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会意字的流失,就是中国式想法的流失。这种损失,在长时间而言,是难以估计的。
中国重历史,喜欢“法古”。凡是古人做过的,就可以做;凡是古人没有做过的,就最好不要做。我写这篇文章,是要举个例子,告诉大家:文字由简体而繁体化,历史上已经有人做过;两千年前就有人做过:楷书就是草书的繁体化。我们本着迁就与折衷的原则,试着把简体字逐步地再调整,再繁体化,让它至少能够配得上一个超级大国的形象,是不会对不起祖宗的。盼望有心、有能力、有地位的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个“现实需要”的问题。这个问题,随着中国地位的日益攀高,是有些刻不容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