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取暖器

2012-06-04顾建平

龙门阵 2012年2期
关键词:手炉取暖器暖炉

顾建平

古人冬天是怎么取暖的呢?今天习惯使用空调、电热器的人们可能不太清楚。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用铜或铁制作而成,外面再加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他物燃烧,这种取暖方法既安全又美观。此外,熏炉、手炉、足炉等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取暖器具。

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供室内取暖用。《艺文类聚》卷七十引用汉·刘向《熏炉铭》说:“嘉此正器,崭若岩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盆,中有兰绮,朱火青烟。”1953年,在江苏宜兴晋朝周处墓内发现了一件熏炉,上部镂空,顶上有一立凤钮,造型精美。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有《雪赋》赞熏炉曰:“燎熏炉兮柄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到了唐代,冬天早朝时,皇宫内大殿里也设有熏炉。熏炉又称“暖炉”、“红炉”,一般富裕人家也有此物。大诗人白居易的《晚起》诗云:“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后蜀词人欧阳炯《菩萨蛮》词云:“红炉暖阁佳人睡。隔帘飞雪添寒气。”白居易还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别春炉》诗为证:“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熏炉外罩笼,名叫“熏笼”,古代为宫中的珍物。《太平御览》引《东宫旧事》说:“(晋代)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熏笼二、大被熏笼三、衣熏笼三。”白居易在《后宫词》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手炉是暖手用的小火炉,呈椭圆形,里面放火炭或者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精巧玲珑。古代宽袖大袍,可将手炉放在袖里暖手。清人张劭在他的《手炉》诗中写道:“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足炉又叫“脚婆”、“暖足瓶”、“汤媪”,俗称“汤婆子”,比手炉大些。它是用铜或锡制成的扁瓶,里面灌上热水,可放在床上被子内暖脚。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致杨君素札曰:“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有诗曰:“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诗中的“脚婆”指的就是这种暖具。明代文学家瞿佑有《汤婆》诗说得特别形象:“困倚蒲团罢煮汤,一团和气有商量。生来不作闲云雨,老去偏多热肺肠。金母有心同寿域,竹奴无意妒专房。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古代取暖器在文人墨客笔下充满诗情画意,亦可看出取暖器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责编:王 容)

猜你喜欢

手炉取暖器暖炉
生物质水暖炉 农村节能减排好帮手
谁是“统计小能手”
为什么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烧炭取暖?
暖炉列车
日本高中生暖炉被没收,雪天受冻1个月
收藏手炉看3点
室内加热器
谈明
铜手炉
脚踏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