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草抗性发展趋势及杂草综合管理策略

2012-06-04金景学

湖北植保 2012年6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除草剂抗性

金景学

(清原农冠抗性恶性杂草研究所)

1 除草剂使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除草剂的使用是当前农田杂草防除最有利的工具,具有经济、高效、省时、省工等优点,有的品种还兼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除草剂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是农业高产、稳产的保证。然而,随着除草剂在耕作区的大量引入和使用,杂草抗性的出现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并最终将成为农田杂草防除的常态事件。一般而言,除草剂使用3年~5年后,防效开始下滑,杂草抗性慢慢出现。不同除草剂抗性出现时间与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和使用频度有很大关系,作用靶标越单一,产生抗性的风险越大,产生抗性的时间越短。

1976年,第一个商品化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氯磺隆问世,标志着除草剂进入超高效时代,将除草剂的亩有效成分用量降至克级,同时也开启了抗性杂草快速发展的大幕。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抗性杂草呈现大爆发趋势。截止2012年10月10日,全球共报道393个生物型211种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其中包括87种单子叶杂草和124种双子叶杂草。这些杂草分别对现存的20余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了抗性。也就意味着几乎每个作用机制的除草剂都已产生了抗性杂草。其中,抗性杂草生物型最多的是ALS抑制剂,截止目前,共计报道127个生物型的抗性杂草,几乎占据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是光系统Ⅱ抑制剂,抗性生物型69个;第三为ACCase抑制剂,抗性生物型 42个(http://www.weedscience.org/In.asp)。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除草剂,现已有近60年的历史,杂草抗性问题已经凸显,用药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然而,我国对杂草对除草剂抗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我国共公布10个抗性杂草生物型(见表1)。

表1 我国抗性杂草发生情况(截止2008年12月31日)

截止2012年10月10日,我国在美国杂草抗性网站(http://www.weedscience.org/In.asp)上共公布37个生物型的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

(见表2),其中有18个杂草抗性生物型为青岛农冠农药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公布,占我国杂草抗性生物型总数的48.6%。

表2 我国抗性杂草发生情况(截止2012年10月10日)

跨国农化巨头认为,随着除草剂的普及和大量不合理使用,3年~5年后,中国农田抗性杂草将大量爆发,10年后抗性杂草将泛滥,中国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将进入“抗性管理”时代。跨国公司一方面在筛选、储备新化合物和新的抗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加快中国市场的调研,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寻找最佳切入节点。毫无疑问,我国除草剂产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2 杂草综合管理策略

按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规定,超过170个国家承诺将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其中,关于农业方面的一个主题是履行作物综合管理措施(ICM)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措施(IPM)。杂草的综合管理(IWM)是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拜耳公司是其发起者和倡导者。IWM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原则。IWM 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物轮作、农事操作和田间卫生管理措施、化学防治多样性。每个组成部分都能提供广泛而独特的防治效果,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总体策略。IWM的关键在于防治措施的多样性和整合,也就是农业和化学防治的多样性和多种杂草防除技术的整合。它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不过分依赖单一的措施。IWM中最重要的是化学防治多样性,指不同作用方式除草剂的合理复配或轮换用药,避免过量使用单一的活性成分或相同作用方式的不同活性成分。杂草抗性管理已经成为农田杂草防除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除草剂抗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