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边际、出口产品升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兼顾农产品贸易领域的研究

2012-06-04谭晶荣,鲍旺虎,王健

关键词:产品升级集约边际

一、贸易边际内涵及其测度

(一)贸易边际的内涵

贸易边际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出现在2001年以后,有关广义贸易边际(the extensive margin of trade)和集约贸易边际(the intensive margin of trade)内涵界定在国际学术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相对而言,对集约贸易的认识比较一致,但在对广义贸易边际上的认识上存有不少分歧。Hausmann等[1]主张,集约边际是指一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源于现有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在单一方向上量的扩张;广义边际则表明一国出口增长主要是基于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以及出口产品种类增加。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Heterogeneous Firm Trade Model) 为我们理解贸易边际提供了新的视角,一国的出口增长可以是沿着集约的贸易边际,也可以沿着广义的贸易边际(Melitz[2]; Bernard[3]),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流量的三个基础性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即双边贸易矩阵中的零贸易(zero trade matrix) 普遍存在、国家出口产品种类(variety) 的大幅波动(广义的贸易边际) 以及出口产品组合(product mix)(产品的出口连续性)的实质调整(集约的边际)。

(二)贸易边际测度

由于在具体概念和界定上存在分歧,所以在对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测度方面差异也很大,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贸易增长分解为广义边际和集约边际两部分。Evenett等[4]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大约70%归功于集约边际的增加。30%的增长归功于广义边际的增加。Hillberry[5]、Martin[6]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情况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多半是沿集约边际而非广义边际,也即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增长多半是出口企业和现有出口产品在单一方向上量的扩张;而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增长的研究结论则与前述研究不完全一致。

有关贸易边际测度主要分为两类[7]:(1)采用高位数级的贸易数据和企业层面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来实证描述贸易增长中贸易边际的作用。 (2) 从计量角度估计出相关参数 (如企业异质性参数) 来大致判断贸易增长中贸易边际的作用。

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测度是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在测算之前,要从理论上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对海量数据挖掘和处理才能实现。如何测算它们,主要步骤是:先分地区(分产品)对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进行测度;在上述基础上再分企业对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进行测度。具体的测算公式如下:

(1)分地区(产品)对集约贸易边际和广义贸易边际的测度

式(1)中的IEM表示集约出口边际(Intensive Eexport Margin),式(2)中的EEM表示广义出口边际(Extensive Eexport Margin)。

(2)分企业对集约贸易边际和广义贸易边际的测度

二、出口产品升级的内涵及其测度

(一)出口产品升级的内涵

产品升级与产业升级是相互关联的一对概念,产业升级的过程实质上是产品创新与产品替代的过程,而产品创新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方面。国内外学术界虽然在有关产品升级的内涵界定上存在不少分歧,但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也即比较认同Humphrey & Schmitz③Humphrey J,Schmitz H.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R].Michigan,U.S.A: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0,(12) .等人提出的产业升级方式,其中,产品升级表现得更为具体和更具直观性。林毅夫等[8]基于新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从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给予了经典的诠释;认为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是提升中国经济的必经之路。Rodrik[9]、Schott[10]等认为,产品升级的内涵实质上是指出口产品复杂性(sophistication) 的提高和出口技术含量(technology content of export) 的提升。Kristine Vitola和Gundars Davidsons[11]认为产品的升级应该是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转移,转型的速度是由潜在出口产品和现有出口产品的距离决定的,也就是说要增加出口产品复杂性。上述有关产品升级内涵观点对于理解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非常重要。

(二)出口产品升级测度

如何对出口产品升级水平予以测度,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有人将产品升级形象的比喻为森林和猴子的关系,将一个国家的产品集合比做森林,任何一种产品就是一棵树,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可近可远,这取决于它们必备生产能力的相似性,企业就像猴子,并利用产品中人均收入的测量方法,对出口产品中的人均收入水平进行了测量。指出产品升级的过程就是猴子从森林较贫穷的部分转向较富裕的部分,这种转向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些树的期望生产率和猴子距未来拥有树的距离——利用现代生产设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

Badibanga 等[12]认为以前的研究没提供一个产品簇(产品篮子组合)演化的动态测试方法,从政策意义来讲没有动态性。很难知晓成功国家的政策过程, 并且一年的静态分析不能解释动态过程, 包括已有的发展国家产品转型的特征在产品升级到高级以及复杂性的邻近性。Somwaru等[13]建立了产品空间的动态测算方法,通过对中国等国家的计算发现,1962-2000年间的产品构成的演化是两个重要因素的结果:即出口篮子高邻近性以及资本品、耐用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这三个产品簇的价值,研究表明这三个相对复杂性产品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出口农产品升级水平的测量,农产品出口的趋势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向较复杂的产品水平升级,如何测算它们,主要的步骤是:先分产品,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在上述基础上对产品的邻近性(Proximity)进行测算;同时对农产品出口的复杂性(sophistication)进行测度。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1.产品之间的邻近性(Proximity)测度

产品的邻近性(Proximity)测度,也即产品相近程度的一种测量;如果产品的加工过程需要相似的投入品(资源和技术),我们就说这两个产品互相接近,反之我们就说这两个产品距离较大。产品差异性越大,则产品之间的距离越大,出口就越具有竞争力和潜力。φi,j,t值越大,表明两类农产品之间的差异(或距离)远,产品升级的潜力越大。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φi,j,t=min{P(χi,t/χj,t),P(χj,t/χi,t)}

对任何国家(或地区) с,

φi,j,t表示产品之间的邻近性,表明两种产品条件概率最小值。xi,c,t表示任何c国家(或地区)i产品t时间的条件概率;xi,t表示i产品t时间的显性比较优势水平;P(xi,t/xj,t)表示给定j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下i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的概率,P(xj,t/xi,t)表示给定i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下j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的概率。

2.产品出口的复杂性(sophistication)测度

产品出口复杂程度提高是指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techonlogy content of export),也即提高了产品的等级。属于升级产品,它是衡量产品出口升级的重要指标。产品出口的复杂性测量主要公式如下:

三、出口产品升级影响因素

依照Scott French观点出口产品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创造新产品拓展产品空间;(2)可以通过学习国外产品扩展现在产品空间,通过提高现有产品质量加大产品空间。因而,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因素是指对出口产品种类扩张和已有产品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

Grossman、Helpman[14]利用内生性增长模型刻画了新产品创造过程以及影响新产品创造的因素,技术研发、制度等被看做是重要影响因素,Grossmna的研究也表明:研发是企业促使产品升级、质量提高和发展新的工业产品的途径,研发创新是企业面对市场激励所采取的行动,这要求政府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Melitz将Hopenhayn[15]异质性公司并入到Krugman的垄断竞争模型, 研究认为,贸易自由化后,会导致出口种类的扩张。

Kang①Kang,Kichun.The Path of the Extensive Margin (Export Variety),Theory and Evidenc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S.A:2004(3).从理论上研究了出口种类扩张(广义边际)途径和影响因素,出口量和出口目标的扩张是广义贸易边际主要的途径,而新市场的开拓是通过收入效应(目标地国家收入的增减)、贸易自由化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外国市场和消费者消费特征的熟悉)而实现的。不同生产率公司的出口影响因素主要是收入水平、固定进入成本和平均贸易成本。Feenstra[16]通过对比中国和墨西哥,Andersson, Martin①Andersson,Martin. Entry costs and adjustments on the extensive margin -an analysis of how familiarity breeds exports[R].Massachusetts U.S.A:Department of Urban Studies and Planning (DUSP) at Mas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2007,(2).通过瑞典公司150个国家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 进出口国之间的熟悉程度和固定成本对出口产品升级有重要的影响。Chaney②Chaney,Thomas.Distorted Gravity: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R].University of Chicago,2007,(5).研究表明:低效、冗长的官僚程序多的国家出口产品的半径小,大多数是同质产品,如果国家能通过贸易便利化改善这种情况,便可提升出口产品水平。Maria Person[17]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欧盟产品的研究,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Green[18]通过logit模型估计了产品升级的影响因素,其中,企业水平的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资本、工资、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外资等,国内市场的因素包括沉淀成本、市场集中度等,国际市场的因素包括进口、产业内贸易、显示比较优势、汇率、关税、TBT等。Felbermayr等[19]利用Hummels klenow[20]的估计参数和全球模拟模型评估了造成出口产品数量和种类扩张的诸多因素:包括生产效率、资本密集度等,Maggie等利用世界银行TBT数据,从企业层面研究了标准对出口农产品升级水平有明显的影响。Paul R等③Paul R,et al.Exchange Rate Regimes and the Extensive Margin of Trade. Massachusetts,U.S.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8,(6).研究了汇率制度对出口种类(广义贸易边际)的影响,Sergio 等④Sergio,et al.The Euro adoption’s impact on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of trade:the Italian case[R].ISAE Working Papers,2008,(7).研究了共同货币政策对出口种类(广义贸易边际)的影响。

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出口种类的影响,实证表明关税自由化对出口种类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已有的贸易文献里,农产品通常被认为是同质性产品,它与工业制品和服务产品是不同的,并没有将农产品看作异质性产品。随着新的贸易理论发展,近年来的研究文献中有关农产品同质性假设不断受到学者质疑,Ramos等⑤Ramos,et al.Welfare Measurement and Quality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Agriculture:An Example From the EU15 Beef Sector,2005 International Congress,August 23-27,2005,Copenhagen,Denmark.在研究牛肉部门产品差异和贸易关系时,对比了产品差异化模型和将不同产品加总成同质产品的模型,作者的研究表明:(1)这种效果不太明显。尤其对出售者来说存在收益递减的情况下,将不同产品加总成同质产品的福利(在关税降低的情形下)会高于产品差异化的情形;(2)弹性越大,加总模型和差异模型的福利差异就会越大。作者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在农产品中也必须考虑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差别,这样可更精确的计算福利,如果将农产品加总成一个产品,则会忽视同一产品不同种类的交互影响,从而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福利。

Ramos等认为之所以以前的文献会集中将农产品设定为同质产品,主要是缺乏精确的数据,因为只有掌握每一种类型产品详细的价格和数量,才可以计算产品之间不完全替代弹性,垄断竞争模型是在收益递增的市场结构中对产品差异性进行解释的,但是此模型在估计福利时也会引起偏误,因为引进一种新产品会抽象掉和旧产品交替的价格影响。垄断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一个公司只生产一种类型产品,这种特征更适合于制造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农业生产中,一种新类型(质量)的产品应被认为是一种市场分离而不是一种新产品的创造,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应当是不完全替代的,初级产品的这种差别也存在。换言之,在种类(质量)存在差别时交替价格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和垄断模型不同,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并且还应考虑农产品供应的收益递减(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四、简要评述及未来研究趋势判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有关贸易边际内涵界定、测度,出口产品升级内涵界定、测度以及在对出口产品升级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拓展了出口产品在贸易增长方面的解释力度,为贸易增长提供了二维视野,有关贸易边际、出口产品升级方面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学者引借,其多数理论也在具体实践中逐渐被广泛验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已有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尚存在不足:

(1)研究视角不够新颖、概念界限不清晰,有关贸易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方面的研究思路不够宽,研究多集中某一具体环节,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缺乏。同时,现有文献在贸易边际的内涵界定方面,存在对贸易边际内涵和外延概念上的混淆,对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的概念界定不清楚。所以有必要对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的内涵和外延予以澄清,并运用广义贸易边际和集约贸易边际的度量方法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2)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国内有少部分学者(钱学峰、施炳展)从出口产品(主要是制造业产品)方面研究贸易边际问题, 但对出口产品升级方面的研究很少触及,而结合农产品对贸易边际和出口农产品升级理论展开探讨的更少。具体到对农产品贸易边际和出口农产品升级方面的实证测度几乎没有。

(3)从研究方法上看,传统经济理论中将农产品均视为同质性假设、极少有作异质性假设,把不同种类不同特质的农产品视为同质性产品,这种假设与客观现实不符。

(4)从数据来源上看,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贸易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时较易获得是出口贸易数据,分区域调查或到企业调研获取数据相对较难,成本极高。在缺乏实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企业和产品及其相关贸易变量测度,实证估计分析的研究结果很难令人信服。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对农产品异质性假设的认同以及贸易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们渐渐会运用贸易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相关理论开展对农产品贸易领域的研究。未来运用贸易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全方位、多视角的,其研究领域不仅仅限于制造业领域、会逐渐拓展到服务业和农业。以后的研究,将会形成农产品贸易边际与出口产品升级相联系的有效测度指标及测算方法,提出构建两者相联系的理论体系框架。可以预见,未来贸易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方面的理论更加完善、实证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Hausmann,et al.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Space[R].Cambridge U.S: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2006.

[2] Melitz M.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 2003,(11):1695-1725.

[3] Bernard,et al.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9):1269-1290.

[4] Evenett, et al.Export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arket Entry and Bilateral Trade Flows.[R].Bern,Switzerland:World Trad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Bern, and CEPR,2002,(6).

[5] Hillberry,et al.A Decomposition of North American Trade Growth since NAFTA[R].Washington,D C USA: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2002.

[6] Martina L.Deconstructing Gravity:Trade Costs and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R].Dublin,Ireland:Central Bank of Ireland,2008.

[7] 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经济研究, 2010,(1): 65-78.

[8]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4.12.

[9] Rodrik D.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R].Massachusetts, U.S.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6.

[10] Schott R K.The Relativ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R].Massachusetts,U.S.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8.

[11] Kristine Vitola,Gundars Davidson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Exports in a Product Space Model[M].WLatvijas Banka, Wlatvijas. 2008.4.

[12] Badibanga,et al Dynamics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Understanding the Key Factors That Drive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Selected Asian andAfrican Countries[R]. Minnesota,U.S.A: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8.

[13] Somwaru,et al.Developing Country Trad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Changing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 Goods[R]. Washington U.S.A :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2008.

[14] Grossman G,E Helpman.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 (6):1261-1283.

[15] Hopenhayn,Hugo A.Exit,selection, and the value of firms[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2, (3/4):621-653.

[16] Feenstra R H,L Kee.Export Variety and Country Productivity: Estimating th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del with Endogenous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3),500-518.

[17] Maggie,et al.Standards and Export Decisions: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J].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08,(4):501-523.

[18] Green W.Fixed effects and bias due to the incidental parameters problem in the tobit model[J].Econometric Reviews,2004, (2):125-147.

[19] Felbermayr,Gabriel J,Wilhelm Kohler. Exploring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World Trade[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6,(4):642-674.

[20] Hummels,David,Peter L Klenow. 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3):704-723.

猜你喜欢

产品升级集约边际
技术创新促进昆钢螺纹钢产品升级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演化与产品升级研究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述评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