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思想政治素质生成的心理基础

2012-06-01张小燕

唯实 2012年5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客体主体

作者简介:张小燕(1968- ),女,上海人,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社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思想政治素质生成的心理基础主要由需要、认知和情绪情感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在思想政治素质生成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生成;心理基础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5-0087-03

心理在人的精神结构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从个体的具体心理过程分析,心理过程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和思想过程的一部分,是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基础部分,思想过程则是心理过程的高级阶段。实践证明,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在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基础上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一个人的正确行为也只有在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内在的原动力。可以说,缺乏心理素质作基础,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就会失去必要的心理支撑,思想政治素质的激发就会失去基本的前提。

(一)需要与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

关于需要的概念,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域中,所谓需要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延续的客观要求,是对客观的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主观反映。

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根本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接受动力心理的作用是驱动接受主体自觉选择和设定接受客体的指向,需要构成了接受主体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表现在需要促使接受主体提出接受目的、寻找接受对象、选择接受内容,开始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因为人的需要一经萌发,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便是动机。有了动机就要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而人们为了满足需要,总要给自己制定目标,提出任务,并在行动中表现出主动的精神、热烈的情绪和创造的欲望。另外,人的心理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往往不是在一次活动中就能轻易完成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也要求人发展自身的活动应该是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活动,主体才有持久的、内在的活动动力。

人的需要表现在方方面面,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种类型,而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区分为五个层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尽管需要有着不同的分类,但归纳起来无非涉及到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两大系统。物质需要是指人对自然界的需要,如衣、食、住、行、安全等,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观念对象的需要,如认识、道德、友谊、社会交往和艺术、审美等方面。其中物质需要既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精神需要的基础;而精神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又为人的物质需要增添新的内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又是以人的利益需要为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物质生产能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结成社会关系和改造社会的全部目的都在于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见,物质需要是驱使人们去奋斗的原动力,根本利益的一致是激发人们产生凝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当人们从共同目标中看到了一致的利益,目标就会变成每个人的理想信念,从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去争取共同利益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杠杆对人们思想行为调节作用的逐步增强,人们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强化,物质需要已经成为推动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深层动因,其作用日趋明显。

精神需要是由人的主观需要产生的,旨在维持自我精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人的精神需要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缥渺的东西,它的存在是现实的,可以说,凡是以满足人的精神生活为目标指向的需要,都是精神需要的内容。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总伴有精神需要,而且精神需要相对于物质需要而言,是人的高级需要,只有精神需要的满足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资料的丰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需要在人的需要中所占的份额愈来愈大。人的精神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最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接受,即选择那些符合自己原有价值观念的信息,忽视那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信息;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性理解,即接受主体的认知定势有很强的价值倾向性,使得主体的认知活动倾向于接受某一类内容,忽视与此不同的其它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其政治社会化的进行、品德修养的提高、综合能力的养成等人生的重要方面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这些需要都会驱动着教育对象接受来自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信息,而接受多少则因教育对象内在需要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总之,需要能够激起人们对事物追求的热情和动力,满足基本需要始终是个体一切行为的推动力和原始起点,是激发思想政治素质的深层内动力。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利益而存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更离不开自身的利益需要作为基础。

(二)认知与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

所谓认知,从宏观上讲,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从微观上讲,是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之后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认知与接受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是接受得以完成的重要环节。心理认知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能动的认识活动,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和理解。心理认知结构既包含着人们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对各种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的理解,也包含着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对个体自身权利和责任的认识。在人的认知领域中,无论是作为感性认识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还是作为理性认识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内部生成、内部整合和内部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认知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当代社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形成认识能力、思想素质和文明素养的基础,又是形成一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意志的基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知识可以出生产力,出战斗力,也可以出精神力。一个人只有具备社会实践起码的理性认识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才能对社会生活、国家的政治事务及经济发展有基本的认识,才能对现实社会条件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才能理解当代社会的进步思想内容,进而有效地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及作用大小,是以其认知水平作为基础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认知影响态度,正确的认知帮助形成积极的态度,错误的认知则易形成消极的态度。而人的态度与行为存在着总体的一致性和正相关性,它作为行为的先导,形成人的行为意向,在目标的牵引下对人的行为产生助推器作用。积极的态度能激发人的热情,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反之,则消极被动,士气低落。总之,离开了人自身的认知基础,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无从产生。在实践中也只有通过教育引导来矫正认知结构,帮助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强化心理的合力,有利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开发。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主要是借助于对接受客体的内化而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即获取接受信息阶段、内化整合阶段及行为外化阶段。各个阶段的进行都离不开认知,没有认知就无法完成完整的接受过程。首先,人们要获得接受客体的信息。接受客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刺激变量系统,数量庞大而且杂乱无序。因此,人们必须根据接受目的、接受标准、已有认知结构等来筛选信息,即人们对信息是选择性注意的。正是由于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选择,因而不同接受主体对相同教育信息的接受结果大相径庭。获取信息后,接受主体还要对信息进行解释。在解释时,人们的需要、态度、愿望等心理因素会参与其中,但更主要的是认知的作用。信息解释的不同源于接受主体认知结构的不同。其次,接受主体要把接受信息内化整合,即对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以接受信息为中介进行推理、判断,使之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识发生对接的建构和重构过程。再次,经过内化整合阶段后,接受的结果最终要外化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对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并外化为行为,最终形成稳定的人格。这种接受与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相比,有更大的难度。总之,认知是接受、理解、内化得以实现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情绪情感的认识基础。因此,在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中,认知居于核心地位。

一个人的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形成和发展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认识基础,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外在政治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素质的关键因素和心理基础。没有正确的政治认知,就不能对行为的是非、善恶、真伪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就不会形成高尚的政治情操,就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坚强的政治意志,也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政治行为。所以说,在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中,政治认知系统是基础,处于内核地位。

(三)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密切相关。影响接受状态的因素有很多,如情绪、情感、信念、意志等,它们共同构成接受过程中的调控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对接受主体的思想内化、转变影响最明显的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能够强化或抑制接受活动的运行,构成推动或终止接受主体某一接受活动的动力。能否激起接受主体的情感共鸣,直接影响着接受的深度与广度。人的接受行为不仅受思想认识的支配,也受情感的驱使。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情绪、情感无处不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对是否接受和接受的程度产生影响,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过程起到调控作用。具体来说,情绪、情感的调控作用表现在它对“知”与“行”的内化调节上,只有通过这种内化调节的作用,才能真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并通过意志作用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个人意愿,实现行为的自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其内容和方法来说,主要是局限于认知传授水平,缺乏情绪、情感的体验和催化。情感失落,正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所在。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密切相联,情绪情感的产生决定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凡是符合接受主体需要的接受客体,就会使接受主体产生肯定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接受主体就会按照一定的程序予以选择、认知。接受主体不需要的内容就引不起情绪情感体验,也就不会去进行选择。由此表明,情绪情感对于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唤起情绪的“情绪性刺激”比不能唤起情绪的“中性刺激”更容易被优先选择,并且“情绪性刺激”会抑制对“中性刺激”的觉察能力,窄化注意选择的广度,产生认知性遮蔽。情绪心理学中的“动机一分化”理论也强调,情感能够放大或缩小、加强或减弱主体需要的信息,使主体更易于适应变化多端的生存环境,适时调整、选择自身活动的目标。所以,情绪情感决定了认知过程的选择性和方向性,也决定着接受主体随后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种特定的情绪情感状态下或一定的情绪情感层次上进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认知,会因不同的情感状态和情感层次而选择不同的认知角度和认知层次,并表现出对接受客体不同的选择;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对同一事物和现象作出不同的认知选择。

个体的政治情感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人的与认识相伴的、真实的政治情感,就没有人的真诚、真实的政治行为。一个人的政治情感是在其政治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对其政治行为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连接点。积极的政治情感可以强化其思想政治素质,消极的政治情感弱化其思想政治素质,它在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中处于中介地位。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情感系统在其政治素质发展过程中一般经历三种水平:第一是直觉水平。政治情感的体验从对某种政治现象的感知获得开始,并直接表现出爱憎、喜怒,这一水平的政治情感很不稳定,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第二是情境水平。政治情感与所处情境相融合,形成特定的“情感场”。这一水平的政治情感较前一水平有所提高,但它主要通过个体的想象发生作用,不够稳定,离开了特定的情境,政治情感往往会消退。第三是理性水平。这种政治情感是熟练掌握政治知识之后,在一定的政治意志和政治信念作用下的结果。它是一种执着、稳定,对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强大动力的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信念也包含在政治情感系统中,并处于高级层次。其实“情”和“意”是同一个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情由意生,意由情起,两者难以分割。政治信念是政治情感的最高级形式。

综上所述,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的心理基础是指由以需要为核心的动力心理,以情感为核心的调控心理以及认知心理构成的。其中,需要是激发接受主体动力以反映、选定接受客体的心理能力,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的驱动力;认知是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解释、理解、整合及内化的心理能力;情绪情感则是对接受活动整体过程进行调控的心理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素质生成的心理基础主要由需要、认知和情绪情感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它们在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并且三种构成成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陈学明,陈祥勤.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在于使马克思主义面对现实[J].晋阳学刊,2011(3).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定义问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5(3).

责任编辑:黄杰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客体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浅议犯罪客体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