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止水帷幕与桩撑在基坑中的结合应用
2012-06-01李捷
李 捷
(忻州经济开发区利民房地产开发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
1 工程概况
某基坑工程位于太原市高新区,基坑开挖深度12 m,南北长94 m,东西长58 m,呈倒L形,基坑的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1.1 场地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形起伏不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勘察期间各勘探点孔口标高介于778.16 m~778.40 m之间,最大高差0.24 m,场地所属地貌单元为汾河东岸Ⅰ级阶地。
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沉积时代及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新近人工堆积层(Q2ml4),以第①层杂填土层底为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al+pl4),以第⑥层粉质粘土层底为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al+pl3),以第⑨层中粗砂层底为界;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al+pl2),以第⑩层粉质粘土层顶为上界,本次勘察未揭穿。岩性以杂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砂土为主。主要地层如下(见表1)。
第①层杂填土(Q2ml4):杂色,该层分布于场地局部地段,层厚为0.70 m ~1.60 m,平均0.96 m;层底标高为776.58 m ~777.66 m,平均777.32 m。
第②层粉质粘土(Qal+pl4):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为3.60 m ~4.90 m,平均4.19 m;层底埋深为4.50 m ~6.10 m,平均5.16 m;层底标高为772.22 m ~773.75 m,平均773.13 m。
表1 地基土参数特性值
第③层粉细砂(Qal+pl4):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局部渐变为粉土粉细砂互层;层厚为2.00 m~2.80 m,平均2.34 m;层底埋深为 6.90 m ~8.30 m,平均 7.50 m;层底标高为770.02 m ~771.35 m,平均770.78 m。
第④层粉质粘土(Qal+pl4):分布于整个场地,具有中等压缩性,标贯值平均10.0 击,层厚为1.70 m ~3.10 m,平均2.38 m;层底埋深为9.30 m ~10.50 m,平均9.87 m;层底标高为767.76 m ~768.88 m,平均768.41 m。
第⑤层粉细砂(Qal+pl4):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局部渐变为粉质粘土粉细砂互层,标贯平均击数11.8击,层厚为1.10 m ~2.50 m,平均 1.86 m;层底埋深为 11.50 m ~12.20 m,平均 11.74 m;层底标高为766.03 m ~766.82 m,平均 766.55 m。
第⑥层粉质粘土(Qal+pl4):分布于整个场地,平均标贯击数为13.5 击,层厚为 2.00 m ~5.50 m,平均 3.51 m;层底埋深为14.20 m ~17.00 m,平均15.24 m;层底标高为761.30 m ~764.03 m,平均763.04 m。
第⑦层细中砂(Qal+pl4):分布于整个场地,其平均标贯击数为22.2 击,层厚为 13.10 m ~ 17.10 m,平均 15.51 m;层底埋深为28.20 m ~31.60 m,平 均 30.75 m;层底标高为746.72 m ~750.20 m,平均747.53 m。
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深度85.00 m,最大揭露厚度17.20 m。
1.2 场地地下水分布
据勘探揭露,场地地下伏浅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含水层为第③层、第⑤层砂土,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侧向迳流补给。第⑦层以下为承压水,含水层为第⑦层,⑨层,○11层砂土,主要受侧向迳流补给,以第⑥层,⑧层,⑩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场地距离汾河较近,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测绘资料,场地地下水与汾河水力联系较强,以侧向迳流及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在勘察期间,场地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介于5.30 m~6.10 m之间,相应水位标高介于772.20 m~773.10 m之间。
2 基坑支护方案
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开挖深度等综合因素,确定其支护方式为双排深层搅拌桩止水,混凝土灌注桩加内撑,支护平面详见图1。
图1 基坑支护平面图
3 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
1)混凝土灌注桩。
灌注桩直径1.0 m,桩间距1.4 m,桩长18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0 mm。施工时,一定要探明地下埋设物,避免破坏。垂直基坑侧壁方向桩位可视现场条件进行调整,必须满足结构施工要求,沿基坑侧壁方向桩位偏差不大于50 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长、钢筋笼长偏差不大于200 mm,主筋偏差不大于20 mm,钢筋保护层厚50 mm。灌注桩采用潜孔钻机钻进,优质泥浆护壁,隔两桩施工成孔顺序,应在灌注混凝土48 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基坑开挖前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不合格桩应采用措施补救。灌注桩成孔后应及时进行孔口覆盖,灌注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开挖土方,边开挖边采用φ6.5@200厚80 mm,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喷面保护桩间土。钢筋网片与灌注桩采用φ10@1500×1200的膨胀螺栓固定。桩顶设1200 mm×800 mm的冠梁,桩顶伸入冠梁50 mm,灌注桩主筋伸至冠梁顶部,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保护层厚度35 mm。
2)止水帷幕。
本工程采用双排深层搅拌桩挡水墙作为止水帷幕,搅拌桩直径为500 mm,桩间距为350 mm,排距为350 mm,全长采用两喷四搅工艺进行施工。深层搅拌桩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5,搅拌桩水泥用量为每延米60 kg,单桩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 MPa,深层搅拌桩采用连续搭接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桩位和桩身的垂直度,确保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形成连续的墙体,桩位偏差不得超过50 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搭接施工时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最长不超出16 h,压浆速度和提升速度相配合,确保额定注浆量在桩身范围内均匀分布。遇到砂层应调整钻进速度和压浆速度。在成桩过程中要按照规范要求对水泥土进行取样、养护,待施工龄期达到28 d后作水泥土抗压试验。
3)混凝土支撑。
混凝土内支撑截面为650 mm×800 mm,内支撑间的连系梁截面为400 mm×6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4)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挖,严禁超挖。
4 结语
本基坑工程在灌注桩加内支撑加双排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支护下顺利完成施工,经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显示,该支护方式下的基坑对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影响非常小,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设计方案。
[1]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晏 俊.搅拌桩止水帷幕+灌注桩及内支撑复合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1(2):142-144.
[3]肖应辉,刘焕炜.复合止水帷幕逆作+灌注桩+内支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在复杂条件下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