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MC-CDMA系统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2012-06-01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张培月

电子世界 2012年21期
关键词:信道编码码字误码率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张培月 钱 坤

GMC-CDMA系统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张培月 钱 坤

本文用信道编码对GMC-CDMA技术进行改进,在GMC-CDMA系统前先进行编码来确保低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经过编码后的GMC-CDMA系统能取得更低的误码率。

多载波CDMA;广义多载波CDMA;仿真

1.绪论

1.1 引言

OFDM技术和智能天线一直被认为是CDMA扩频通信发展的两大关键技术,是对CDMA技术的改进,是3G后的一种趋势。从带宽方面考虑,扩频从窄到宽是一次飞跃,OFDM从宽到窄又是一次飞跃。本文主要讨论OFDM在CDMA中的应用,也就是本文中所叙述的广义多载波CDMA技术。

1.2 本文工作

本文的工作主要是分析GMC-CDMA系统,并对GMC-CDMA系统采用信道编码进行了改进。本文做了大量仿真工作,包括:信道编码前后GMC-CDMA系统的比特误码率比较、信道利用率分析等。

1.3 论文中的符号表示说明

在全篇论文中,大写黑体字母表示矩阵,如A。小写黑体字母表示向量,如a。斜体字母表示变量,如a,A。J×J维单位阵表示为IJ,K×J维零矩阵表示为0K×J。矩阵A的转置表示成 AT,矩阵A的Hermitian转置表示成 AH,矩阵A的广义逆表示成 A+。

2.广义多载波CDMA系统

2.1 GMC-CDMA

200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编码的GMC-CDMA系统。GMCCDMA系统用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来表示多载波CDMA技术。通过改变矩阵的参数来区别不同种类的CDMA。GMC-CDMA系统采用不同的扩频码来改善信号传输效果,并在接收端加入均衡器,该系统可以非常有效的消除多用户干扰(MUI)和抑制符号间干扰(ISI)。并且能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上保证符号恢复。

GMC-CDMA系统设计了互相正交的用户码。里面采用了两种编码方式(内编码和外编码)。内编码用来抑制符号间干扰,外编码用来消除多用户干扰。这种系统需要有很好的信道辨识能力。

本文将结合线性预编码理论来分析GMC-CDMA。

2.2 GMC-CDMA系统模型

MC-CDMA结合了OFDM调制和CDMA技术。每一个MC-CDMA用户采用正交的扩频码扩频,它是GMC-CDMA系统的一种具体形式,简易流程如图1.1。

首先,信号进行串并变换,得到的并行信号通过线性变换引入冗余序列(内编码),再进行IFFT变换(外编码),这样可以得到时域内的符号,经发送滤波器处理后在信道里传输,接收端的过程正好相反,接收滤波器接收到的连续时间信号要通过采样才能得到数字信号,然后再经过FFT变换,这样又将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之后还需要除去冗余序列(图1.1把FFT和丢弃冗余序列通称为线性预编码的解码),最后通过均衡器恢复出信号。

再用一个J×K(J>K)维的高矩阵乘以 sm(i),通过这种方式引入了冗余项。这样的操作把 sm(i)里的K个符号扩展成了J个,矩阵被称为“内编码”矩阵,它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抑制符号间干扰(ISI),在随后的P×J维矩阵 Fm被称为“外编码”,它的主要功能是执行IFFT变换,消除多用户干扰(MUI)。定义来表示内编码和外编码的复合效果。这样的复合编码就可以在复数域来进行研究。

预编码后的P×1维矩阵的码片样值为:

由式(1.1)产生的符号序列 um(i)通过并串变换(P/S),然后再经过数模转换(D/A)(这种数模转换是通过波ψ(t)函数来实现的),这样就变成了连续的时域信号:

这里cm,k(p)是P×K维矩阵 Cm的第(p+ 1,k+1)个元素。下一步,将um(t)发射到频率选择性信道hm(t),通过信道后的信号x(t)再通过接收滤波器(t)滤波,(t)和ψ(t) 是匹配的。然后以码片速率为 1 /Tc取样。这样得到的信号x(n)通过串并变换以后,送交 Gm处理。

尽管上面介绍的是上行信道传输模型,它同样可用于下行信道,这时模型中有hm(t)=h(t)∀m。

为了避免由Hm(1)所带来的IBI,发射分组 um(i)设计成对于∀i都有L个零信号(导频),这样便有 H(m1)

um(i) =0P×1。

训练零序列(TZ):

Fm中的下面L×J子矩阵设为0。

这种发射机中的训练零序列也可以用下面介绍的循环前缀来代替。

如果引入循环前缀,则 Fm的上面和下面的L×J子矩阵都必须是单位阵。和OFDM相似,CP必须要在接收端被丢弃。系统采用将Gm的前L列元素置零来达到这种要求。

用TZ方式发送,加入噪声后的P×1维向量 x (i)可以表示成:

上面的式子是最一般的,DS-CDMA、MC-CDMA、MC-DS-CDMA和SS-MC-MA都可以用这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

3.性能分析

信道利用率:

当LK>时,1≈ε。信道利用率和K的关系见图1.3(a),从图中可以看出,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随着子载波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信道阶数即保护间隔的增加而减少。

特别的,本文对GMC-CDMA系统的带宽扩展作了仿真分析[1]。

定义:

GMC-CDMA系统的扩频增益为:

在实际系统中,K数值变大时可以减少R[1],图1.3(b)给出了它们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比率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减少,也随着K的增加而减少。

4.误码率分析

此时,此系统模型的平均误码率可变为:

5.采用信道编码的GMC-CDMA

5.1 系统模型

现在用信道编码来对GMC-CDMA系统加以改进。改进的方法就是在系统前加入信道编码模块,在系统后加入信道解码模块,具体过程如图1.4所示。

5.2 经过信道编码后GMC-CDMA的误码率分析

关于线性分组码的接收和判决,这里主要考虑软判决译码的方式。

如果接收端采用软判决译码[2],接收到的信号被映射到码字,该码字的对应信号与所收到的信号之间具有最小的欧氏距离,这种情况下的误码率的上限为:

这里k

M2= 是码字的数目,每个码字包含n个符号,每个码字传输k个信息比特,0N是单边噪声功率谱密度,Ed是该码的最小欧氏距离,对于双极性信号,由下式给出:

式中mind是该码的最小汉明距离,E表示码字中每一符号的能量。

进而有:

由于每个码字包含n个符号,所以每个码字的能量为 ,又因为每一个码字传送k个信息比特,所以可以分给每比特的能量bE为:

其中nkRc/= 为编码速率。对于二进制信道,误码率:

对于双极性信号,其二进制信道误码率为:

因为对于式(1.11)成立,也就是:

这就是经过编码以后对误码率的改变部分。

如果 ,则汉明码的最小距离为3。

经过编码的GMC-CDMA系统,如果采用软判决,则平均误码率的界限可以表示为:

为了计算简单,现在用Rc=4/7汉明码来对GMC-CDMA系统进行改进,首先将信源通过编码,然后再通过GMC-CDMA系统。这样就可以降低误码率。此时的Pe,μk变成:

图1.5给出了仿真的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信道编码对GMC-CDMA可以有很好的改善,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这种改善尤为明显。

5.3 信道编码后的GMC-CDMA性能分析

纠错编码前后的信道利用率比较: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没有信道编码的GMC-CDMA信道利用率为:

编码之后的信道利用率为:

式中Rc=k/n为编码速率。编码时每个码字包含n个符号,每个码字传输k个信息比特。因为Rc<1,所以,经过信道编码后的信道利用率不如GMC-CDMA,而且会随着编码速率值的减小而减小。换句话说,用于纠错的冗余序列越多,虽然系统的误码率降低的越快,但是带宽利用率却变得越小了。信道编码的GMC-CDMA是用牺牲带宽利用率和增加复杂度的代价来换得信噪比的降低的。图1.6画出了信道编码前后的GMC-CDMA带宽利用率的仿真曲线。

图1.6中,L=3,M=16,cR=4/7。

6.结束语

本文用信道编码对GMC-CDMA系统改进,并对未经信道编码的GMC-CDMA系统和经信道编码的GMC-CDMA系统做了仿真工作,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信道编码的GMCCDMA系统可以获得更低的误码率。

[1]Z.Wang.Multirate transceivers for block wireless transmissions and multicarrier CDMA irrespective of unknown multipath channels.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Virginia,Charlottesville,VA.January 1999.

[2]王立宁,乐光新,詹菲.MATLAB与通信仿真[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张培月(1983—),男,江苏徐州人,大学本科,初级通信工程师,现供职于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猜你喜欢

信道编码码字误码率
面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计算方法
如何提升计算机在信道编码的处理应用效率
5G信道编码技术相关分析
华为:颁奖Polar码之父
放 下
数据链系统中软扩频码的优选及应用
放下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部分信道编码的软件实现
泰克推出BERTScope误码率测试仪
关于OTN纠错前误码率随机波动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