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6-01赵永军
赵永军
进展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指发病6h~7d内,在正规治疗下,患者病情仍逐渐加重的脑梗死现象,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早期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及时处理进展性脑卒中的关键所在[1]。本研究给予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5.7±1.8)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偏瘫38例,失语7例,轻度意识障碍11例,球麻痹6例,共济失调5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根据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发病后6~24h内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发病年龄小于70岁。
1.3 病例排除标准 经头颅CT检查,排除患者脑出血,排除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及其他早期脑梗死改变;排除患者有出血病史及出血倾向;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患者有结核、溃疡及严重心脏病;排除患者昏迷或大面积脑梗死;排除严重高血压症状;排除近2个月有手术、组织活检或外伤;排除血小板小于80×109/L;排除全身严重性疾病。
1.4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每晚1次口服100mg阿斯匹林,活血化瘀,降低颅内压,稳定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603)10万U/d,每日1次,连续使用5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值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治疗后14d,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值比较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进展性脑卒中指患者发病后神经缺损症状轻微,但48h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症状。进展性脑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典型起病方式之一,不像普通卒中经过短期发展后趋于稳定,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临床症状,一般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2]。
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初期只表现为闭塞血管内部的部分症状,其后趋于完全,也可出现双向发展。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其内有侧支循环存在,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由于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初期闭塞不完全,只表现部分症状,但随着闭塞的进一步发展,破坏缺血半间带侧支循环,闭塞脑动脉范围扩大,半暗带内神经元坏死,症状表现为持续加重,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3]。
目前临床多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本组研究采用给予患者小剂量尿激酶进行观察治疗。小剂量尿激酶不仅可使正在形成或新形成的血栓溶解,阻止缺血发展,增加侧支循环,挽救缺血半暗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可避免大量应用尿激酶而导致的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本组研究发现,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其有效率与常规用药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神经缺损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4]。由此可见,小剂量尿激酶在临床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具有较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原晓玲,杨发明.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卒中30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8):759-760.
[2]韩荣.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50例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9):154.
[3]黄中源,叶素媛.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27.
[4]王金兰.进展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6(30):1587-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