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操课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诊疗

2012-06-01方炯华

体育师友 2012年3期
关键词:练习者体操中学

□方炯华

中学体操课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诊疗

□方炯华

通过对中学体操课中学生损伤情况的分析,探讨学生在体操课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及如何减少学生在体操课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提高学生学习体操兴趣,发挥体操教学的功能,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中学;体操课;运动损伤;预防;治疗

1.前言

由于体操运动如双杠、单杠、平衡木、跳马等,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不慎就会受伤,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在中学开展体操运动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学校的管理者为确保学生上体育课不出事甚至取消了体育课中的体操内容。

体操运动虽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通过合理的保护和帮助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操动作的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减少运动中所发生的损伤。本文通过对中学体操课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分析,探讨学生在体操课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及如何减少学生在体操课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提高学生学习体操兴趣,发挥体操教学的功能,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东莞市厚街中学150名曾上过体操课的学生,其中男生82人,女生68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向学生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急救措施等方面的资料。

2.2.3 访谈法∶对部分教师、受损伤学生进行走访调查。

2.2.4 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3.体操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3.1 体操课运动损伤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表1 运动损伤原因统计表

3.1.1 身体素质较差或身体机能不良

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是进行体操练习的基础,是完善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的前提。中学生身体素质总体表现为: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等等,这些都可成为体操课运动损伤的原因。一些学生由于课前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以及疲劳时,身体机能都相对下降,其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能力都明显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机体反应迟钝,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体操练习也易引起运动损伤。

3.1.2 动作技术出现错误

一般而言,中学的体操教材授课时间比较短,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对体操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未能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因此在动作技术上存在的错误比较多。因为错误的技术动作违反了身体结构与技术的特点,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所以在体操练习时容易导致损伤。因动作技术错误而导致的损伤在抽样调查里占据首位。因此,加强正确动作技术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3.1.3 准备活动不充分

学生在体操练习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很有必要,除了做好一般的准备活动外,还必须针对体操练习的项目增加相应的专项准备活动。学生由于准备活动不足,机体未能适时地进入工作状态,肌肉、关节和韧带还处于较僵硬的状态而发生运动损伤,是体操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3.1.4 心理素质不过关

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体操课教学器械项目比较多、动作技术复杂、完成动作时要求有较好的时空感觉,加上许多动作是在器械上,甚至空中完成,因此学生的心理负担较大,在器械上做练习,有时因用力过猛或速度过快、方向偏离,会发生擦碰器械,拉伤肌肉甚至失手摔下。

3.1.5 场地器械不合要求、运动服装不良

体操练习是在一定的场地上利用各种器械进行的。场地是否平整、器械安装的好坏、器械的布置和安放是否合理、防护用具以及学生运动服装不良等,都是影响练习者安全的因素,场地与器械、运动服装往往是容易被练习者忽视的导致损伤的原因。因此,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3.1.6 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不正确

由于学生在进行体操运动练习时运动相当剧烈,速度极快,稍纵即逝,因此,对保护与帮助技术的正确性要求更高,保护与帮助技术不当,不但会造成练习者损伤,也有可能造成保护者的损伤。

4.体操课运动损伤的部位特征及急救措施

表2 损伤部位统计表

4.1 运动损伤的部位特征

表2中数据显示,关节部位是体操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其中腕关节最为明显,占总数的17.39%,膝关节和踝关节次之,分别占13.04%和8.69%。这与人体关节结构特征有关。

4.2 运动损伤的诊疗措施

4.2.1 关节扭伤及软组织挫伤的诊疗

单纯的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在伤后24小时内采取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局部休息,并外敷新伤药,即用冷开水和少许蜂蜜调匀,根据损伤面积大小,摊于油纸、菜叶或纱布上,帖敷伤部,予以止痛和消肿。此时勿进行按摩。在伤后24或48小时后,可拆除包扎进行热疗,按摩,外敷活血生新剂,并根据伤情尽早开始活动。在损伤后肿胀、疼痛基本清除,关节活动功能尚未恢复,此时除继续做按摩和理疗外,还需进行一些功能锻炼和非碰撞性活动,并可用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湿的中药熏洗。情况严重者,如头部、躯干部和睾丸挫伤有休克症状出现者应首先进行抗休克处理,如保温、止痛、止血、将病人置于头低脚高位等方法。在纠正休克后,应立即送医院观察治疗。有肌肉、肌腱断裂者,应将伤肢适当固定后及时送医院手术缝合。

4.2.2 颈椎损伤的诊疗

颈部损伤后首先要检查是否有骨折脱位、神经损伤等现象,然后还要检查病人的感觉障碍,如是否有串电的感觉,四肢是否麻木等。如果有,说明颈椎很有可能骨折脱位,伤及神经。此时严禁推拿,头颈躯干保持一致的姿态抬到硬板上,头两侧放置衣物等固定头部并立即送往医疗单位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已有下肢瘫痪或感觉消失,造成运动障碍,应用力捏其足趾查其有无感觉,如有感觉,说明脊椎未完全横断,这对今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4.2.3 腰部受伤的诊疗

体操运动中的腰部损伤一般表现为急性腰扭伤,一般为练习或训练中由于姿势不当,或受外力作用而造成的腰部肌肉、韧带或骨骼等损伤,导致突然发生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甚至不能行走,急性腰扭伤的患者虽然大多疼痛难忍,但正确及时的处理,可缓解痛苦,帮助康复,减少慢性劳损发生的可能。首先,为了使撕裂的组织得以修复,淤血消散,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严重的患者必须卧硬板床,腰下可垫薄枕,在症状缓解后不引起疼痛加重的情况下,可下床活动。其次,当扭伤刚发生时,可以采用冷敷。在家里,将冰箱里的冰块装在塑料袋里,用毛巾裹好,敷在疼痛的部位。伤后24~48小时内适宜冷敷,3~4天后可进行热敷等理疗。此外,可选用消炎镇痛药及解痉药。有时,痛点封闭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但药物和封闭治疗都必须由医生进行。有时腰扭伤后会出现小腿或足部的疼痛、麻木,这有可能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出现此种情况或伴随其它症状,如疼痛非常严重的,都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自行处理失误。

4.2.4 骨折的诊疗

如怀疑伤员骨折,应现场进行初步判断,一切动作应轻柔、缓和,以免加重病情。确认骨折者应在现场找树枝、木棍、木板等进行临时固定后再搬运,其目的是避免骨折端移位,减轻疼痛和便于运送。若遇到开放性骨折,应对创口进行包扎,除了能够止血以外,还可防止再污染。如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污染,不应立即复位,以防感染,应送院后处理。

5 体操课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5.1 合理安排准备运动

安排准备运动应循序渐进,调整好运动强度,根据项目特点来安排内容,设计安排的活动内容应从慢到快,由易到难,达到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使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使与所授内容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各器官系统机能作好充分的准备,减少损伤的发生。

5.2 加强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在进行体操练习时的自信心,降低由于恐惧心理所带来的不良因素,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会给体育学习和个人带来危害及损失,也要认识到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有时也是自然、正常的,不要因为害怕发生损伤而产生恐惧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到某些运动损伤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大多数的损伤是可以很快康复的。

5.3 采用合理的保护与帮助手段

合理而有效的保护帮助,可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心,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两者虽然在含义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在动作的初学阶段应以帮助为主;在动作质量的提高阶段应保护和帮助并用;当练习者熟练掌握动作后应以保护为主。

5.4 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

体能锻炼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通过有氧锻炼可以降低安静时的心率,改善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少对肾上腺素荷尔蒙的心肌反映,增加血流量。体能锻炼还可促进新陈代谢,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得到明显改善。运动中,肌肉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5.5 合理安排难度动作练习

在进行有难度的体操动作教学训练时,不但对学生的体力、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学生不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且要克服恐惧心理。因此在练习难度动作时,练习者不但容易出现体力上的疲劳,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疲劳。所以一次练习课中,一个难度动作的练习次数不应过多。一般控制在6次以内训练效果较好。

6.结语

6.1 体操课发生运动损伤现象比较多,没有合理地安排动作练习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教师应对此高度重视。

6.2 应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做好保护与帮助的措施。如需进行较高难度动作的教学时,应进行分解教学,循序渐进,且做难度动作前应做相应的辅助练习,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6.3 加强身体全面训练以及易伤部位的专门练习。如压腿、踢腿、引体向上、俯卧撑、收腹举腿等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6.4 重视准备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及时治疗最为重要。

6.5 如遇到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最佳的疗效。

[1]程晓峰,周亚琴.对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体育函授通讯,2001,17(4)

[2]丁香.关于如何消除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心理障碍问题的探讨.南平师专学报,2000,19(4)

[3]顾勇.谈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

[4]黄祖文.体操课运动损伤的特征及预防措施.辽宁师专学报,2005,7(2)

[5]李爱红.中学体操开展“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523960)

猜你喜欢

练习者体操中学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体操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冰上瑜伽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