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沙漠里的“乌托邦”
2012-05-30蒋昕捷
蒋昕捷
2012年4月的一个周末,一个来自北京的志愿团队抵达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日本人增田达志像主人一般迎候多时。
在过去15年里,这个日本人累计治理沙漠7000多亩。这位46岁的社会心理学博士似乎想在异国的这片荒漠中,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国。
“苛刻”的日本人
1992年,26岁的增田达志加入了远山正瑛组织的绿化协力队,来到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恩格贝。
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不会说汉语,也不懂该怎么种树。“但我喜欢沙漠绿化的工作,喜欢这里的人。”增田说。在恩格贝,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助手的当地人乔二。这对搭档从一开始就梦想着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治沙基地,白二爷沙坝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沙地面积不大不小,本地人还都会种树。
1997年,增田与和林格尔县治沙站签订了协议。他分到的沙漠位于白二爷沙坝的腹地,那里当时连路都不通。此外,买麦秸、买树苗、雇人工、水、电、房租……所有经费都要自理。
最初几年,增田每年要在中国待七八个月,剩下的时间回日本打短工,直到凑够来年的治沙经费。
在当地村民的印象中,这个日本人种树严谨得近乎刻板。当年他每种完一片树,就必须接受抽查——沙土的湿度够不够,树苗会不会轻易被拔出来?基于此,增田的治沙队每种10棵杨树,至少能活8棵。
“乌托邦”里的死循环
如果只是为了种树,那么他的工作在最初几年就已完成——实际成活的杨树7万多棵,沙柳10万多棵,植草3000余亩。
但这些只是沙漠绿化的第一步。他想做的是在这片沙漠里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让食物、能源和经济在社区内实现循环。他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
——租100亩田地,尝试种植南瓜、土豆甚至日本人爱吃的牛蒡,以探索适合当地气候的农产品。
——帮附近的牧民挖沼气池,引进太阳能产品,利用风能发电。
——从老家引进享誉世界的神户肉牛,用原生态的方式放养,在呼和浩特乃至北京、东京建立销售网络。
几年前,增田的治沙基地与邻近的两个村子签订协议,第一项协议是村民帮忙修剪杨树的枝条,树叶拿去喂羊,杨树也会长得更快更高。可是,村民们从未修剪过枝条。正如他们每天在这片沙漠里放羊,却从不遵照协议在裸露的沙丘上补种些草。
“如果得不到利益,没有人会和你想法一致。”助手乔二说。
失落的世界
高秀女一家都曾参加过增田的植树工作,但她觉得,这个日本人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
高秀女的幸福生活不在这片沙漠,而是浓缩在挂满一整面墙的相框里。两个儿子在呼和浩特买了房,一个做包工头,另一个在餐馆做厨师。一个福建来开矿的年轻人与她的女儿相爱了,厦门海滩边的照片透露,女儿和外孙已经过上了有车有房的城里人生活。
过去10多年来,高秀女和她的家人们都在极力追随这个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脚步,逃离这个荒芜的村庄。
而增田却从一个飞速向前奔跑的国家“逃”到这里。1997年1月,增田在日本成婚,两个月后夫妻俩就在白二爷基地租房安家了。那时候,这里的现代化生活就只有一个电灯泡,没有下水道,没有浴室,没有厕所,但增田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快乐。10多年后,增田说:“那时简单的生活改变了我对待生命的态度。”
乔二请辞
2012年4月15日这天,乔二花了4个多小时,徒步走遍了两人共同改造过的所有沙地。他是在向他的兄弟和过去道别。
这一天,乔二正式向增田提出辞职。因为大儿子眼看就要上大学了,随后是娶妻买房。他试图向增田解释,这是每个中国父母都面临的巨大压力。“我并不想离开,多年来我一直想帮助他完成这个事业。”乔二摇着头说,“可是没有办法。”
增田的下一步计划是去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开辟新的治沙基地,然而沙漠的承包价格近10年来已翻了300倍,到了他无法承受的地步。
而有钱人正在投资沙漠。每次前往植树的地点,增田都会经过福建人开设的那个采石场。“运载着几十吨巨石的大卡车使得连接村庄和小镇的道路变得异常难走,爆破声震碎了村民的窗户……”
增田明白,开发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村民们在矿上打工的收入将很快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坑坑洼洼的荒地、泥泞不堪的道路和泥土碎石堆积而成的危险小山。
这位在中国待了近20年的日本人其实一直在思索,让人们失去家园的究竟是大自然的伟力,还是我们自己?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