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眼炎角膜损伤防治探讨(附36例报告)
2012-05-30韩翠英
韩翠英
笔者曾参加山西省援外医疗队,在吉布提贝尔蒂国家综合医院(REPUBLIQUE DE DJIBOUTI MINISTER DE LA SANTE HOPITAL GENERAL PELTIER)眼科工作。由于该国大部为沙漠,常年高温、干旱,周围又有炫目的海面反光,初来此地的人员不能耐受当地的强光和紫外线,发生了轻重不同的日光性眼炎,大部分患者因不能忍受的眼部刺激症状就诊。本文收集了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此类患者共计3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吉布提共和国贝尔蒂国家综合医院确诊为日光性眼炎的患者36例,男性27例,29~54岁,平均年龄 41.5岁;女性 9例,26~52岁,平均年龄39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所有患者均为在该地区海中游泳或海边活动后发病,以突发的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及眼睑痉挛为主要表现,从眼部出现刺激症状至就诊时间为1~2 h。检查可见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裂隙灯下见睑裂区角膜上皮缺损、点状荧光素着色。就诊患者外出都戴有普通样式的太阳镜或偏光镜,镜片面积不能全面遮蔽眼睑,侧照光可致眼睑及角膜部分受损。
笔者也是日光性眼炎的患者之一,发病前戴着太阳镜在无墙壁有篷顶的海边休息,眼望大海约1 h,双眼渐感视物模糊、胀痛、流泪,随即强烈刺痛、流泪不止、畏光、异物感,并有烦燥、头晕、恶心、腹胀不适,有身体失去控制要摔倒的感觉。当时用冷水瓶直接冷敷双眼,10 min后自觉刺痛逐渐减轻,20 min后疼痛明显减轻可忍受,2 h后眼部刺激症状逐渐缓解。由于自己是一名眼科医生,为了亲自体验病程,眼部未给予药物治疗,尽量闭眼休息,12 h后自行缓解,以上症状消失。
1.2 治疗方法
予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涂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角膜上皮损伤较重者予无菌纱布包扎至可忍受时取掉。无菌纱布包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紫外线对角膜组织发生光化学作用,导致蛋白质凝固变性、上皮坏死脱落而致眼部发生刺激症状,并避免患者揉擦眼部,使角膜再次发生上皮大面积擦伤。3~5 d后,部分患者角膜睑裂区见条状混浊,视物不清,考虑晶状体也有不同程度的紫外线损伤,予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点眼,每次1滴,每日3次,每周复查1次。随诊观察3~5 d者 12例,7~15 d者 14例,60~70 d者 10例。
2 结果
治疗12~24 h后患者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平整,眼部刺激症状消失,但结膜、角膜仍有轻度水肿。治疗3~5 d后,患者自觉恢复正常。部分患者角膜恢复透明,而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损伤较重的患者,睑裂区角膜点状混浊融合成两条不均匀条形、宽窄不一、轻重不同的不透明区,中间为条形透明区,患者自觉视物不清,予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点眼,1~2个月后角膜恢复透明。
另有3例从事土建工程的户外工作者,局部抗生素点眼3~5d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自认为不需要继续治疗,没有坚持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2个月后睑裂区角膜仍有2条不均匀的灰白色点状混浊区,但较前减轻。本文患者治疗前后的有关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吉布提共和国位于东非之角,是非洲热带国家,年平均温度在30℃以上,夏季最高温度超过50℃,常年高热、干旱,日照强烈,其首府吉布提市的周围有大面积的海面和沙漠,被称为最热的首都。本文36例日光性眼炎角膜损害患者,即与当地强烈的日光,以及高温、干热造成的泪液蒸发等有关。而当地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穿着有宽松并且带有头面部防护的服装,因此对炎热及阳光照射的耐受力要比外国人强。
表 36例日光性眼炎角膜损伤患者治疗前后情况
日光性眼炎角膜损害的病变程度与紫外线对眼损伤的时间长短和眼部的防护措施有直接关系。本文患者虽然佩戴了护眼太阳镜,却仍然发生了日光性眼炎角膜损伤,一方面是由于角膜对紫外线的耐受性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所戴太阳镜的镜片面积不够,对阳光的遮蔽有限所致。检查中发现,镜腿的条形遮蔽阻断了部分光线,使部分角膜避免了严重损伤,形成睑裂区角膜中间的条形透明区,而射入的光线则使睑裂区角膜形成了2条由灰白色不均匀小点构成的混浊区。
角膜损伤后的恢复与病变程度及治疗后是否发生再次日光损伤有关。病变轻者的角膜在角膜上皮修复后即可恢复透明;中度者伴有上皮层至前弹力层的损伤,上皮愈合后睑裂区见轻度灰白色点状混浊,患者感觉眼前有雾,治疗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重度损伤可累及角膜基质层,上皮修复后于睑裂区可见角膜前弹力层下的不均匀点状灰白色混浊,患者雾视明显,视物不清晰,治疗60~70 d后角膜恢复至正常。中重度损伤又未能连续治疗者,角膜较难恢复正常。
笔者用于治疗角膜混浊的药物是吡诺克辛钠滴眼液,临床主要用于初期白内障,其药理作用是通过保持和改善晶状体膜的功能阻止多元糖醇的积累而防止或减少晶状体混浊〔1〕。笔者最开始使用该药的用意也是为了防治晶状体的损伤,结果发现其对日光性眼炎角膜损伤后的角膜混浊也有一定疗效。大部分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的患者,2个月后睑裂区角膜恢复正常。而3例患者由于没有坚持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2个月角膜未能恢复透明。该3例患者中断治疗的原因可能是角膜中间留有条形透明区,未明显影响视力,因而未引起患者的重视。
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冷敷降温可快速有效地控制眼部刺激症状,减轻日光性眼炎的痛苦,并阻止病情的进展。在高温天气外出时可带冰袋应急使用,减轻角膜的损伤。带有多边形太阳眼镜的框架或佩戴镜片面积较大的紫外线防护镜,应作为户外工作人员预防日光性眼炎的一项防护措施。而有关日光性眼炎角膜损伤后角膜混浊的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地探讨。
[1] 赵堪兴,杨培增.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眼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