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柞蚕区柞蚕良种繁育现状及思考
2012-05-29刘勤
刘 勤
(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
内蒙古柞蚕区柞蚕良种繁育现状及思考
刘 勤
(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柞蚕良种繁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内蒙古;柞蚕;良种繁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内蒙古柞蚕业已有54年的发展历史,它是我国北部边疆的特色产业,也是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产业,是当地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到蚕农的认可。近几年,茧丝绸价格一路走高,柞蚕茧的价格也步步高升,产品供不应求,蚕农收入增加,生产积极性高涨,但柞蚕主产区的良种繁育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现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出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1 柞蚕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为了适应蚕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生态建设,保障蚕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轻化工业厅组织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柞蚕良种繁育规程》,参考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起草的DB23/T 804—2004《柞蚕种繁育技术规程》[1],根据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的规定,由呼伦贝尔市蚕业管理站组织制订了HLDB/T 01—2006《呼伦贝尔市柞蚕种繁育及检验规程》[3],并于2006年10月由呼伦贝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HLDB/T 01—2006《呼伦贝尔市柞蚕种繁育及检验规程》包涵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柞蚕种繁育程序:母种—卵量母种、原种二级繁育。
保育母种:单蛾区发蛾,异蛾区交配,单蛾产卵,严格目选,逐蛾对检,淘汰病、劣蛾卵。
繁育母种:按种茧总数二分法,分两大蛾区,异蛾区交配,单蛾产卵,严格目选,逐蛾复检,淘汰病、劣蛾卵。
卵量母种与原种:种茧混合串挂,单蛾产卵,严格目选,逐蛾镜检,无病蛾卵留用。
柞蚕种茧质量的主要标准见表1。
表1 柞蚕种茧质量标准
标准的实施可以加强内蒙古自治区蚕种质量管理,规范蚕种的生产与流通市场,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促进蚕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维护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呼伦贝尔市各级蚕种管理和繁育单位严格执行HLDB/T 01—2006《呼伦贝尔市柞蚕种繁育及检验规程》中柞蚕种茧质量标准,蚕种繁育和管理渐渐步入良性循环,蚕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蚕种供应局面有所改善。
2 柞蚕现行主要品种
良种即优良品种,是发展柞蚕生产的三要素(品种、柞树与蚕场、人与技术)之一,柞蚕良种的增产作用非常明显,因此,选用良种是发展柞蚕生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正确选择良种,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才能提高良种繁育工作的成效,为柞蚕生产提供优质高产的蚕种,从而提高柞蚕茧的质量和产量[4]。呼伦贝尔市繁育的现行品种都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和经济性的优良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市场需求。主要现行柞蚕品种有呼伦贝尔1号(扎兰屯一号·青绿×黄安东·青黄一号)、珍珠1号(扎兰屯一号·青六号×黄安东·青绿)、双丰一号(扎兰一号·黄安东×扎兰二号·青六号)。
3 柞蚕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内蒙古柞蚕业的整体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有过低谷,也有辉煌。随着柞蚕产业的发展,柞蚕良种繁育与柞蚕茧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使呼伦贝尔市的柞蚕生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3.1 柞蚕品种的更替和品种审定
众所周知品种更替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柞蚕现行品种已延用10多年,由于纯种保纯、保持母种生命力、适应多变气候等问题越来越人力难以掌控;因此,需进行柞蚕品种的更替。特别是近几年来气候反常,柞蚕生产中病害严重,生产中急需抗病型品种的投入使用。目前全区仅有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保存有23个纯种、5个杂交组合,2家国营蚕种场各保存有10个纯种可作为品种培育的资料来源。由于柞蚕产业占全区农业生产的比重较小,在新品种培育上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仅靠各研究单位自身的力量难以开展有效的研究和品种保育工作。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柞蚕新品种培育工作的项目和资金扶持,提高柞蚕育种和良种繁育水平,保证蚕农用种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实施办法》第11条规定:自治区境内选育和由区外引进的品种,必须经审定、认定通过,才能推广应用。可内蒙古自治区的柞蚕品种自20世纪90年代初后,再未进行相关的鉴定、命名和审定工作。生产中现行的几个品种多年来一直处于违法推广,严重地影响了柞蚕良种繁育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经过多方努力,201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研究决定,同意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开展柞蚕品种试验,并将其列为自治区品种试验计划。按照试验方案要求,我们已连续3年在生产中进行4个现行品种的实验室鉴定试验,有望在近2年得到审定,使柞蚕品种繁育合法化,同时也可争取国家品种推广的项目支持,改善现有状况。
3.2 全省柞蚕种的供应与生产
内蒙古只有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从事柞蚕生产,其中呼伦贝尔市占95.5%,而呼伦贝尔市的柞蚕种繁育任务主要是由阿荣旗2家国营蚕种场、阿荣旗个体繁种户和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来承担,属于自给自足,正常年份基本能满足蚕农用种,但个体繁种户的蚕种质量难以保证。2007年与2010年因蚕种的短缺,只有从外省购种,外省蚕种由于气候原因,大多数不适合本地饲养;因此,建议呼伦贝尔市有计划地建设1家新的国营蚕种场,彻底解决蚕种的短缺和质量问题。
呼伦贝尔市蚕种场的所有制性质虽是事业单位,但无财政拔款,现有在职员工86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蚕种生产的成本和销售利润都是由放养者自付自收,蚕种场靠收蚕场承包费、保种费2项来维持运转,所收费用主要用于支付技术员工资及职工养老保险。目前蚕种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差,场房不足;二是无扶持资金,培育新品种经费不足;三是生产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四是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蚕种市场发展的需要。建议将柞蚕良种繁育纳入国家良种补贴范畴,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使良种繁育工作成为一项公益事业;同时,蚕种场自身要搞好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蚕种生产问题,保证蚕种供应与蚕种质量。
3.3 柞蚕业的科技队伍建设
良种繁育工作技术含量较高,为了有效开展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蚕业科技队伍。建议引进高端人才;加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订扶持科技人员的政策,稳定蚕业科技工作队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从而组成一支高效精干的科技队伍,提升呼伦贝尔市柞蚕业的技术实力。
[1]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DB23/T 804—2004 柞蚕种繁育技术规程[S].黑龙江:[出版者不详],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3]呼伦贝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HLDB/T 01—2006呼伦贝尔市柞蚕种繁育及检验规程[S].呼伦贝尔市:[出版者不详],2006.
[4]秦利.中国柞蚕学[M].香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76-277.
S885.1
B
1007-0982(2012)03-0031-03
2012-04-23;
2012-07-19
刘勤(1973—),男,内蒙古扎兰屯,大学本科,高级农艺师。
Tel:15104901006,E-mail:liuqin19730923@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