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埃及文明

2012-05-26肖慧

群文天地 2012年7期
关键词:尼罗河古埃及埃及

西谚曾说:“人类如果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并不需要仰视繁星密布的无限苍穹,只要看一看早我们几千年前就存在过,繁荣过,而且已经灭亡的世界古文化就足够了。而作为世界古文明之一的埃及文明无疑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它以它的古老和神秘而遐迩,怀着对这种文明的崇敬与向往,我们走进了探索埃及文化神秘而神圣的知识殿堂。也许正是它散发出的那种不可抗拒的引力使我们小组如中了法老的咒语,着了魔般的开始了对这个话题的探讨。

近代以来,世人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大体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古典作家的著作;二是考古发现;三是埃及学的兴起与兴盛。

埃及,拉丁语意为“尼罗河的礼物”。公元前五世纪,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但是,埃及古文明不仅仅是尼罗河的赠礼,它更是古埃及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创造。尼罗河浩浩荡荡,奔腾桀骜的性格,给埃及人艺术创作以极大的灵感,他们把尼罗河看作一切生命的源泉,看作象征两性兼备的神而对它崇拜。在茫茫沙漠中,人们只能依水而居,古埃及文明就这样发祥于尼罗河两岸,尼罗河定期的泛滥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埃及的艺术,也与这种信念相关并且一贯保持了冷峻的独特面貌,被人称之为“静穆的伟大艺术”。艺术创作遵守“长存秩序”与“恒定的伦理”形成了独特的“为来世而艺术”的风格。

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那数不胜数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塑、浮雕、绘画以及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虽经岁月磨蚀,仍然绚丽多姿,魅力无穷,令人不得不去赞叹那些默默无闻的古埃及艺术师们的精湛技艺。古埃及艺术主要为建筑及雕像和壁画雕塑。绘画和石砌建筑是古埃及艺术的精华和瑰宝。

当世界上许多民族还处于蒙昧的原始时代,古埃及艺术家已经能熟练的运用现代造型“黄金分割”的法则剖析人体结构的比例,坚硬的材质在古埃及雕塑家手中变得十分得心应手。那些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和谐统一等形式法则,总是让二十世纪的艺术家驻足沉思,给今天的人们无限启示和灵感。

埃及美术气质,不像克里特美术那般玲珑轻巧,也不像希腊美术那般端庄典雅。但埃及美术巍峨雄伟,壮丽华美,沉重而稳定,具有压倒一切的气魄,是世界美术中罕见的巨擘。它的工艺品又是异乎寻常的精致。它的风格是古代现实主义的杰出范例,与希腊美术相比,各异成趣。

说到古埃及艺术,我们不得不与古埃及的宗教信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和分析古埃及文化。人类初蒙时期的社会都是通过宗教来维系的。宗教信仰的先天性倾向是人类心理中极其复杂而有强大的力量。人类文化的起源自然也只能是宗教,没有宗教,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判断是根据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成就了舞蹈,音乐和诗歌的源泉。

古埃及的宗教,是古埃及人的“集体观念”,即当时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感觉的总和,在古埃及文化的构筑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许多学者尽力全面细致的阐述古埃及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当时主要的神祗、宗教中心、神庙、宗教活动,直至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中心还是研讨古埃及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由此再去观察他们的创作,理解和分析占据古埃及社会文化主要脉络的时间和空间的突出组合:建筑、雕塑、绘画等各艺术门类,可以对古埃及文化的特点有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容易探明古埃及文化形成的规律。

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漂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就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的建造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由于担心尸体的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以便保存下来;国王死后也要享受在人间世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这样就发生、发展了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神庙中艺术作品则是为了取悦于神。如果不把埃及神祗的外部形象视作神的容貌,而看作是埃及神祗的性质和作用的表现形式,那就不会觉得埃及神祗丑陋不堪入目,反而会赞叹古埃及任用具体图像表达抽象、复杂概念的不懈追求和高超技巧。

埃及艺术不仅受限于宗教思想,也服务王权。可以说,宗教规定了艺术,而并非决定艺术,它规定的是艺术的形式。固守成业的艺术法则除了与古埃及人宗教思想有关,与坚持传统和保守僵化的中央集权统治的政策也密切相关。国家颁布法令,对雕塑和浮雕艺术品的创作法作出明确规定,这势必限制艺术的发展,根据艺术本质论中艺术的社会本质我们可以得出:宗教和政治虽然对古埃及艺术影响巨大,但真正决定艺术其发展的是当时古埃及较为低下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埃及宗教、艺术和政权三者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特殊的经济基础才决定了古埃及的宗教与政权比其他国家对艺术的影响更加巨大。

古埃及的最高神是太阳神“瑞”,因为太阳是万物得以生存延续的根本——《圣经旧约》的“创世纪”中所描绘的洪水淹没地球,诺亚造方舟的神化,不就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恐惧?统治者利用人的宗教性,把自己奉为上帝的使者,把民间对上帝的崇拜转为对他个人的崇拜,所以宗教又是与政治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古埃及艺术是在提供无限丰富资源的尼罗河两岸的自然环境,支配着古代的宗教信仰,以及奴隶人民的绝对王权等条件下繁荣起来的。

埃及艺术又是理性的艺术,奴隶制社会的古埃及艺术家总是冲破受命创作的局限,千方百计地向人们展示理性的觉醒,总有一些心智和火花从他们的作品中抽象出来。一些著名的学者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古埃及的石雕像几乎是相同姿态,无明显个性,但它恰恰显示了比人个性更有威力的性格,古埃及的绘画总是不论高低线条,一律清晰,勾勒分明,似乎很自然主义,不给观众一丝一毫的想象余地。但它正是对某种信息的抽象传达。”(汉尼尔.朱域烈《古埃及文化求实》)

欣赏国外的文学艺术,其实潜意识里已经带有从本国文化中熏陶而来的审美意识,对一个其他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情感,经常是与本国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无论何时何地的艺术和文化,都凝聚着人类的精神与智慧表现着人类对的生活和生命意義的思考,这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作者简介:肖慧,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国画理论与创作。)

猜你喜欢

尼罗河古埃及埃及
气球上的五星期(七) 追寻尼罗河
古埃及艺术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Super Science走进科学
去乌干达探寻尼罗河之源
源于“古埃及三角形”,终于“黄金比”
埃及
两面性
古埃及数学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