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个开放式的语文知识网络的备考模式
2012-05-24陈永强
陈永强
一、关于开放式的语文知识网络的备考模式
开放式的语文知识网络的备考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必须做到精炼,不能占太多时间,要把较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读书、思考、练习、讨论、交流、总结与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是讲授知识结构中的主线,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内因去发挥作用,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教学过程真正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采用网络式备考模式,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贯彻高考《考试说明》的精神,掌握学习方向,使备考不至于自发、自流,但也要考虑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要有一个转弯和适应的过程。所以,教师授课前要统观知识全局,处理好知识体系,画出知识结构网络图;上课时教师除精讲外,也需要作必要的教学说明,围绕考点、题型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自我训练和讨论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才能把《考试说明》的考点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语文水平,提高解题能力。
二、开放式的语文知识网络备考模式的教学程序
1.学习《考试大纲》,认识考点。
高考《考试大纲》第Ⅲ部分,明确规定 “语言的连贯” 考点属于D级考查范围。D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个层级要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这方面的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学生自己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通过练习、分析,学生学会了同类试题的解答方法,传统的教学复习法便到此为止;但网络式备考模式,还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将“音节和谐”所包含的知识点“平仄”“押韵”和“句式”补充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上,使知识网络进一步完善。这样,学生明确复习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不断补充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遇到的新知识,不断地从多角度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全面掌握考点,构建一个有自己个性、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从而全面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开放式的语文知识网络的备考模式,因为有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自己的积极思考,“思愈远则学愈博”,知识就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知识网络就会越来越完善,解题就会越来越准确。
3.教师收集学生意见,整理总结,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
在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补充、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意见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在教师与学生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开放式的知识网络。
4.明确平时复习、测验的目的,就是完善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留有许多空白的地方,那是要学生在以后的备考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体会,不断补充和完善。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训练,其目的就是完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每次思考,每次练习,都变得有目的和有意义,从而提高了高考备考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复习中以教师“讲、练、评”为主的模式。孔子“弗学何经行,弗思何以得”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开放式的知识网络的备考模式就能做到促使学生去学,去思考,因而能提高备考的效率。
三、开放式语文知识网络的备考模式的价值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网络式的备考方法,将传统复习课以“讲、练、评”为中心的课堂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属于自己的复习,做到循序渐进,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朱熹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学生的备考由简单到深化的过程,符合了科学知识的本身的“序”,从而达到对知识规律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转化和智力的发展,使备考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只起一个引路、诱导和指导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统观知识全局,沿着知识的主线、结构去听讲,去思考,去分析;课下,他们又紧紧围绕知识结构网络自己动手动脑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总结规律。
2.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网络式的备考方法,从一开始就交给学生一个宏观的知识体系,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间推导衍变的关系、横向联系和对比关系。学生备考训练的目的是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而不是沉迷于题海,所以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学生能纵观全局,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知识网络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如荀子所强调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所以,学生会深刻地记住这个直观形象的知识网络及相关的知识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