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千年茶器(下)——清雅集古·唐宋精品茶具赏析
2012-05-18郭丹英曹灼
■ 郭丹英 曹灼
宋人茶事及点茶法
到了宋代,茶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向北推进,茶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熊蕃的《北苑贡茶录》等等。饮茶在宋代变得更加普遍,“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即形成于宋代。
宋代的茶叶主要分为两类:片茶和草茶。片茶又叫腊茶,最奢华的片茶当属产于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的北苑茶。北苑茶是宋皇室的贡茶,其制作工艺比唐代饼茶要精细得多,从采摘、拣芽、蒸茶、榨茶、研茶到制茶、烘焙,工序相当复杂,要求也极为严格。草茶加工相对简单些,也就是炒青散茶之滥觞。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到:“腊茶出自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后,洪州双井渐盛。……其品远在日注之上,遂为草茶第一。”
宋代无论草茶或片茶,皆需碾成茶末,点汤注饮。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茶筅或茶匙在盏中搅拌调和。
斗茶大约始于五代,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至北宋已颇为盛行。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色泽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依而次之。
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叫做“咬盏”。散退较快的,或随点随散的,叫做“云脚涣乱”。汤花散退后,盏的内沿就会出现水的痕迹,宋人称为“水脚”。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
宋代(公元960—1279年)茶器
在宋代点茶风尚影响下,唐代流行的茶釜基本不见了,汤瓶(执壶)、茶盏、茶匙、茶磨(茶碾)、茶筅成为主要茶具。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除享誉盛名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青瓷,福建的建窑、同安窑,江西吉州窑,北方的磁州窑均生产陶瓷,这些窑口大量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具。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黑釉盏以福建建窑产的兔毫、油滴、鹧鸪纹最为有名,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底部刻有“供御”、“进琖”字样的,是进贡给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在建窑黑釉盏的影响下,江西吉州窑,四川广元窑、西坝窑,陕西耀州窑也大量生产民用黑釉盏。不仅在南方流行,北方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一些窑场也生产黑釉盏。
汤瓶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烧水注汤。汤瓶的造型为侈口,修长腹,壶流较长,因为宋代注汤点茶对汤瓶长流要求极高。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南、北方瓷窑都有生产此类瓷汤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景德镇窑,汤瓶的数量更大。
南宋(公元1127—1279年)建窑银扣兔毫盏
口径12.1cm,高6.6cm,底足3.6cm。
束口,深弧腹,圈足。胎体呈黑色,器壁较厚。内外施黑釉,釉不及底,有若干垂釉的釉滴。茶盏内外均有铁结晶析出的金黄色的类似兔毫的纹饰。
口沿原包银边,由于年份久远,部分银边有脱落现象。镶边工艺在建盏中使用的概率不高,仅在南宋时期的高档品中使用。
该盏器型优美,做工规矩,是同类建盏中难得的佳作。
南宋建窑柿釉斗笠盏
口径12.8cm,高4.6cm。
斜直口,腹部呈45度角斜出,圈足。胎体呈黑色,器壁较厚。内外均施褐黄色釉,釉不及底。纯色的褐釉建盏相对较为少见。
该盏器型优美,犹如一只倒扣的斗笠,俗称“斗笠盏”。建窑中深弧腹、束口的器型较为常见,而斗笠盏的器型相对较为少见。
金(公元1125—1234年)磁州窑系铁锈斑纹黑釉盏
口径14cm,高5.5cm。
敛口,弧腹,矮圈足。胎土为灰白色,施黑色釉,釉不及底,有垂釉的现象。
盏内有不规则黄色斑点图案,此类黄色斑点,是用含铁的釉料在氧化的环境下烧制而成,俗称“铁锈斑”。
此盏应为河南地区的黑釉产品。
宋遇林亭窑黑釉描金“寿山福海”盏
口径9.6cm,高3.5cm,底径3.7cm。
敞口,弧腹,小圈足。胎土呈灰白色,与建窑的黑色胎土有差异。盏外侧施半截釉,盏内心满釉,釉呈纯黑色,口沿部分为酱色釉。盏内心为描金纹饰“福山寿海”字样,中心为梅花纹饰,由于年代久远,原有金粉已脱落,仅剩余原有描金痕迹。
遇林亭窑位于武夷山脚下,宋代时期以生产黑釉茶盏为主,受建窑影响较大,以适应彼时“斗茶”风尚对茶盏的需求。其中描金描银盏为此窑口的特色。所谓的描金描银盏是在黑釉茶盏的表面用金或者银描绘图案,以进行装饰。其大致制作方法为先用大蒜汁调制金水或者银水,再在黑釉盏表面进行绘制图案,经过低温烘烤而成。史书记载:大蒜汁调金,永不脱落。实际上,此图案经过土沁后即全部脱落,仅残余原有描金描银的痕迹。
金磁州窑系铁锈斑纹黑釉盏
口径14.5cm,高6cm。
敛口,弧腹,矮圈足。胎土为黄白色,施黑色釉,釉不及底。
该盏的铁锈斑图案十分清晰,发色纯正,错落有致,形成了较好的艺术装饰效果。
此盏应为河南地区的黑釉产品。
金磁州窑系油滴黑釉盏
口径14.5cm,高7cm。
敛口,弧腹,矮圈足。胎土为灰白色,施黑褐色底釉,釉不及底。
盏内外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银色斑点图案,犹如浮在水面的“油滴”一样,俗称“油滴盏”。
此盏应为河南地区的黑釉产品。
金磁州窑系狗舔血黑釉盏
口径15.5cm,高7.5cm,底径5.5cm。
敛口,弧腹,宽圈足。胎土呈灰白色。施纯黑色底釉,碗口沿施金黄色釉;釉不及底,有护胎釉;碗心绘有铁绣花窑变图案,呈五瓣鲜花图案放射状分布,俗称“狗舔碗”。
宋金时期,窑工将含铁元素的矿物质调制在釉水之中,经过适当的氧化焰气氛烧制后铁元素会呈现出金黄色图案,在黑釉瓷器上常用此类方法进行装饰,此类纹饰常称之为“铁绣花”。此碗使用含铁釉水绘制了五瓣花朵,形成了特定的装饰图案。
此盏应为山西地区的黑釉产品。
宋吉州窑玳瑁盏
撇口,斜直腹,小圈足。器型优美,犹如一只倒扣的斗笠,俗称“斗笠盏”。
胎土较白,施黑色底釉,盏内外均匀分布黄色的窑变图案,犹如“玳瑁”的甲壳一般,俗称“玳瑁盏”,乃吉州窑一大名品。釉施至底部,底足不施釉。
金耀州窑黑釉盏
敞口,斜直腹,小圈足。该盏器型犹如一只倒扣的斗笠,俗称“斗笠盏”。胎体细致坚硬,呈灰色。全身除圈足外施满釉,釉呈纯黑色,釉色光亮。口沿一圈施黄色釉。全器光素无纹。
耀州窑除了生产青釉外,还生产黑釉、柿红釉等其他产品。本盏就是耀州窑的黑釉作品。
宋褐釉茶研
口径11.2cm,高3.8cm。
唇口,浅弧腹,饼足,整体呈碗型。内有分布均匀的锥体状突起物。胎呈黄色,内部施褐色釉,外侧不施釉。
茶研,又称茶臼。是重要的茶具之一。一般与棒杵配合使用。用于粉碎碾磨茶饼。唐宋时期煮茶或点茶的饮茶方式下,无论饼茶或散茶,皆需研磨成粉末状。研磨茶粉的方式可以通过茶碾、茶研或者茶磨等。此褐釉茶研即为一重要的实物例证。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鼓钉罐
口径12.2cm,高9.2cm。
圆唇口,长直颈,鼓腹,平底。肩部有若干黑褐色圆形装饰图案。胎土白中泛黄,全身施青白色釉,内心和外底不施釉,有垫烧痕迹。
鼓钉罐,亦称“柳斗罐”。有的青白釉鼓钉罐在腹身刻有多道篦划纹饰,其原型应来自于当时的藤编器物。江西赣州窑亦生产类似造型的褐釉柳斗罐。在韩国元代新安号沉船中曾发现过赣州窑鼓钉罐,用于盛放茶末。
北宋青白釉执壶
口径6cm,高19cm。
侈口,长直颈,斜肩,直腹,大圈足。肩部一侧为长流,流高度与口沿齐平,与流对称为泥条柄。腹身以若干条垂直凹棱间隔,类似瓜棱形状。肩部下方有三条横向平行线。流下方刻画一简易树叶纹饰。
全器施满釉,釉色白中微微泛青,底足上有四个泥点支烧痕迹。执壶,亦称“注子”,“汤瓶”。用于点茶时注水之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茶具。宋代执壶与唐代执壶最大的区别就是流逐渐拉长,形制更加柔美一些。
北宋(公元960—1127年)繁昌窑青白釉带托盏
盏托:口径12.5cm,高2.7cm;盏:口径9.5cm,高4.5cm。
盏托:直口,板沿,直腹,圈足矮且大。盏托中心有一低矮的圆形平台,用于承盏。整体器型呈扁平状,托圈内凹,低于板沿。
盏:直口,深腹,小圈足。胎呈白色,全器施白色釉,底足不施釉,有垫烧痕迹。
从垫烧痕迹、胎质以及整体风格来判断,此为繁昌窑北宋时期产品。
宋褐釉茶铫
口径6.2cm,长11.5cm,高6.8cm。
直口,长颈,丰肩鼓腹,平足。口部有一匜形流,与之呈90度角有一横把。胎呈灰色,器内心施褐色釉,器外侧不施釉。
茶铫是煮茶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萧翼赚兰亭图》中有煮茶的场景,炉子上放的就是茶铫。此器可与之相互印证。
宋高丽莲瓣盏
口径16cm,高8cm。
直口,深弧腹,圈足。圈足处有褐色垫烧痕迹。从露胎处可以看出胎色偏灰色。整体施青色釉。碗内光素无纹,外侧雕刻三层莲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