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禅与唐代茶文化简论
2012-05-18丁以寿
■ 丁以寿
北宗禅系略论
禅宗托始于达摩,奠其基者为道信、弘忍。弘忍逝后,其弟子神秀在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向外传法,另一弟子慧能在韶州曹溪宝林寺传授禅法。禅宗由此分裂为南、北二宗,史称“南能北秀”。在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叶的半个多世纪里,神秀一系成为北方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禅系。迨至唐中期以后,慧能一系方反传北方,逐渐取代了北宗的地位。
神秀(605-706年)俗姓李,陈留尉氏(河南尉氏县)人。二十岁时在东都天宫寺受戒,四十六岁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县)双峰东山寺。在五祖弘忍处,“服勤六年,不舍昼夜。大师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载《全唐文》卷二三一)神秀在弘忍处深受器重,在数百门徒中位至首座。
神秀后来离开黄梅东山迁移到荆州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住在寺东七里的度门兰若,影响日渐广大,缁徒纷纷来投。
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遣使迎神秀入京。“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敕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宠重。”(《宋高僧传》卷八《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传》)神秀被安置于内庭道场中供养,武则天时时向他问道。当时王公以下、京邑士庶竟相至谒。中宗即位,对他礼敬有加。
神秀住东京洛阳六年,于神龙二年(706年)在天宫寺示寂。中宗亲自送葬至洛阳午桥,并下诏于嵩阳之辅山顶为其造十三阶浮图,赐谥大通禅师。京洛士庶皆来送葬,“服师丧者,名士达官不可胜纪。”
神秀门下人才济济,《景德传灯录》记神秀法嗣十九人,其中以普寂、义福、敬贤、惠福、降魔藏影响较大。
自武则天迎神秀入京,中宗、睿宗独尊神秀一支,“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北宗一直是钦定的禅宗正统。神秀逝后,普寂(651-739年)被视作北宗嫡传,号称七祖。唐中宗敕令普寂统帅僧众,更表明了普寂的帝师身份。普寂在中宗以后,一直是两京禅门领袖。
普寂代师统摄禅门,于京城广行弘化,三十余年间使北宗禅门大盛。“四海大君者,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之谓也;入佛之智,赫然为万法之宗主者,我禅门七叶大照和尚之谓也。”(李邕《大照禅师塔铭》,载《全唐文》卷二六二)李邕将普寂禅师与皇帝玄宗相比附,足见普寂其时之声望。相比之下,当时慧能一系尚局限于岭南一隅传教,默默无闻。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普寂、义福、敬贤、惠福、降魔藏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北方地区宣传北宗禅法,气焰熏天,盛极一时。
降魔藏兴禅传茶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按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禅僧喜饮茶,与茶有不解之缘,其原因盖有五:(一)禅僧习禅定,“务于不寐”,容易困乏、疲倦。饮茶能兴奋大脑,令人少睡,消除疲劳:(二)禅佛徒平日蔬食简单,“又不夕食”。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饮茶可以充饥和补充营养;(三)茶为“万病之药”,饮茶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四)佛家戒酒,禅林寺院以茶代酒,以茶待客;(五)茶禅一味。
降魔师即降魔藏禅师,为神秀弟子。“释藏师,赵郡人也。姓王氏,父为亳掾。稚齿寻师,居然慕法,而性好独处。谯多厉鬼,持魅于人。藏七岁,只影闲房,孤形迥野,尝无少畏。至年长,弥见挺拔,故号降魔藏欤。请列青衿于广福院明赞禅师,师意其法器,乃发擿之。应对辩给,答出问表。因留执事,服勤受法。俾诵《法华》,逾月彻部。登即剃落,受具习律焉。次讲南宗论,大机将发。俄投麈尾,九州灵迹罕不登升。后往遇北宗鼎盛,便誓依栖。秀问曰:‘汝名降魔,我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曰:‘有佛有魔。’秀云:‘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也。’曰:‘是佛亦空,何境界之有!’时众莫不异而钦之。先是秀师悬记之:‘汝与少皞之墟有缘。’师寻入泰山。数年,学者臻萃,供亿克周,为金舆谷朗公行化之亚也。一日告门人曰:‘吾今老朽,物极有归,正是其时。’言讫而终,春秋九十一矣。”(《宋高僧传》卷八《唐兖州东岳降魔藏师传》)降魔藏少时胆大,不惧鬼魅,故号降魔藏。受戒以后先习律,后依神秀习禅。在泰山灵岩寺大兴北宗禅,“学者臻萃,供亿克周”,成为北方禅学中心之一。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与慧能弟子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无遮大会”上辩论的崇远禅师即是降魔藏的弟子。
《封氏闻见录》的作者封演乃河北景县人,天宝十五年进士,去降魔藏及其弟子不远,因此此书有关灵岩寺禅徒坐禅饮茶的记载应当可靠。北宗主渐修,故重坐禅与持戒,禅、律并重是北宗的特色。慧能一系南宗却不以为然,慧能弟子怀让有“磨砖岂能成镜,坐禅焉得成佛”的名训。仰山慧寂则曰:“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主张不须持戒,不待坐禅。灵岩寺禅僧坐禅不寐,皆藉饮茶却睡解乏。饮茶首先在禅僧中流行,尔后藉禅门转而影响到北方社会各个阶层,从而导致中国南北饮茶的大众化、普及化。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普寂、义福、降魔藏等在北方“大兴禅教”,弘传神秀北宗禅法。随着北宗禅在北方地区的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北方地区饮茶风俗的传播和普及。
中孚、惠真与饼茶
(一)中孚与仙人掌茶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云:“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饼茶以片论,故饼茶又称“片茶”。郑谷《峡中尝茶》诗有“开缄数片浅含黄”,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有“绿芽十片火前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手阅月团三百片”。“数片”、“十片”、“三百片”,是指茶饼数个、十个、三百个。中孚禅师给李白的“茶数十片”,意为茶饼数十个。
唐代饼茶中间有孔,烘干后用竹丝、棕麻穿成串,一串饼茶从数片到数十片不等。茶饼穿成串后片片相叠,如同人握拳时手指相叠一般,故谓“拳然重叠”。唐代诗人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有“圭璧相压叠”,圭指方形饼茶,璧指圆形饼茶。无论方茶还是团茶,成串饼茶都是片片“重叠”的。
唐代饼茶,以圆形、椭圆形为主,也有少量方形及其它形状的饼茶。单片圆形或椭圆形饼茶,似人的手掌,亦象仙人掌的肉茎,故谓“其状如手”,文人李白遂雅称其为“仙人掌”,一语双关。所谓“仙人掌茶”,实际上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饼茶。
李白《仙人掌茶》诗有“曝成仙人掌”,可知仙人掌茶加工时采用日光干燥。按陆羽《茶经》,饼茶成熟的制造工序有“蒸、捣、拍、焙、穿、封”,干燥采用炭火烘焙。仙人掌茶采取自然的日晒干燥,则应是饼茶加工的初始阶段。所以说,仙人掌茶应属早期阶段的饼茶。待后来饼茶工艺改进和普及之后,玉泉仙人掌茶便退出历史舞台而无闻了。
李白《仙人掌茶》诗有“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诗序则称:“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李白一生漫游天下,见多识广,却认为仙人掌茶——饼茶“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举世未见之”,这足以说明仙人掌饼茶系新出,系玉泉寺僧人所创制的一款新茶,前无此茶。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仙人掌茶——饼茶大约创制于唐开元、天宝年间。
中孚禅子,显然是玉泉寺的禅僧。而开元年间的玉泉寺禅系,当属神秀的北宗。玉泉寺的禅僧们创制出仙人掌饼茶,革新茶叶加工工艺,促进了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为后来唐代饼茶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惠真与仙人掌茶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玉泉寺是智顗(538-597年)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为实现“答生地恩”的宿愿,在家乡当阳县玉泉山所建立的寺院,成为智顗在荆州大开讲席、传天台法脉的基地。自神秀以禅宗传人的身份而籍隶玉泉寺,玉泉寺天台宗的传承逐渐被禅宗取代。
惠真(673—751年),号兰若和尚。俗姓张,南阳人,坊州刺史张大礼之子。据李华《荆州南泉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全唐文》卷三一九),惠真幼年向道,专精大乘。十三岁时,于西京开业寺剃度出家,事高僧满意。十六岁时,受沙弥十戒,遍学经律。因为对所学的律学不满意,于是便前往天竺求取梵本。至海上,巧遇义净三藏。义净劝他同归,并且传授从印度带回的律藏。惠真对义净所授的律藏,“才二年间,罔不悬解”,并且著《毗尼孤济蕴》,以阐发自己对律学的理解。《兰若和尚碑》说:“当阳弘景禅师,国都教宗,帝室尊奉,欲以上法灵镜,归之和尚。表请京辅大德一十四人,同住南泉,以和尚为首。昔智者大师受法于衡岳祖师,至和尚六叶,福种荆土,龙象相承。步至南泉,历诠幽胜,因起兰若居焉。”惠真精学戒律,师承玉泉寺弘景(宏景、恒景),兼传天台。
《兰若和尚碑》又说:“撰《菩提心记》,示心初因,开佛知见。升堂入室者,则必亲授,此外秘之。立教之宗,以律断身嫌,戒降心过。应舍而常在,无行而不息。离心色则净,皆净则离,离则无生。内外中间,无非实际。要因四摄,成就五身。始以上观悟入,终于莲花正受。平等法门,究竟于此。”《菩提心记》融合了密宗、律宗、禅宗的思想。惠真嫡传弟子有正知、法璨、承远,正知持禅家心印,法璨传天台,承远传净土。原属北宗禅系普寂门下的一行禅师也曾从惠真修习律学,律师守直也曾依惠真受学三年。惠真融合天台、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思想,就禅宗而言,则属于北宗一系。
玉泉寺周边诸山,茶树丛生,“枝叶如碧玉”,这些茶园、茶树,当属玉泉寺的寺产,日常由僧人管理。僧人种茶也制茶,在实践中积累了制茶经验,创制新品种,仙人掌茶就是一例。
李白称惠真“年八十余岁”,但惠真实际上终年79岁。因为常饮茶,所以高寿,脸色红润“如桃花”,犹如青壮年。惠真现身说法,证明饮玉泉茶“能还童、振枯、扶人寿”。惠真不仅常饮玉泉茶,而且与中孚一起,对仙人掌茶的采制、宣传、推广也有重要贡献。
皎然与茶道、茶会
皎然(约720—806年),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皎然早年曾热衷于神仙道术,后皈依佛门,研习律、禅。他不仅为唐代著名诗人、学者,而且也是著名茶人,曾著有《茶诀》一书,惜已佚。他是历代僧人中写茶诗较多的一位,他的茶诗内容涉及面很广,诸如采茶、制茶、煎茶、茶会、茶道、茶人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不仅描写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的饮茶之道,还描写了饮茶修道的过程,“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道不可得,所谓得道即证道、悟道。皎然的“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通过“饮茶之道”来修道、悟真,从而涤昏寐、清心神、破烦恼以至全真性,“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的“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饮茶歌送郑容》)也表现了同样的思想,即饮茶可以得道成仙。
皎然“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咏情性,所谓造其微矣。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后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者。……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与吴门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宋高僧传》卷二十九《唐湖州杼山皎然传》)
皎然中年之时,“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倾心禅宗。禅门重传承,欲明皎然所属宗系,先看其师承。
皎然虽然博访名山,但他自认为灵隐寺守直门下。据《宋高僧传》卷十四《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守直传》,守直先诣苏州支硎寺圆大师受具足戒,后至荆州依玉泉寺惠真苦行三年,其后又寻礼天下二百余郡圣迹,“见无畏三藏,为受菩萨戒。闻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讲《起信》宗论二十余遍,南山《律钞》四十遍”,后又入五台山寻礼,转《华严经》二百遍,宏览《大藏经》三过。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隶大林寺,大历二年(767年)移住灵隐。
皎然的本师守直律师,禅律并重,与北宗的宗风一致。守直“依真公,三年练行”,又从“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守直也算得是北宗惠真、普寂的嫡传弟子,皎然因此也自承为北宗一派。如皎然有《二宗禅师赞》,称颂老安和普寂,其云“瞳瞳大照,有迹可睹。不异六宗,无惭七祖”,以普寂为七祖,这显然是北宗的观点。
皎然学兼内外,多闻博识,其佛学思想驳杂。于释氏之教,兼重禅律而又终归于禅。于禅宗之道,出入南北而又归宗北秀。其宗系基本上可定为禅宗北宗普寂一系。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的末句云:“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说通过修习茶道可以保全真性,仙人丹丘子深谙其中奥妙。皎然首倡“茶道”,对中国茶道的创立及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堪称中国茶道之父。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皎然《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皎然与海上人及文士李侍御、潘述、汤衡五人,以茶集会,赏花、吟诗、听琴、品茗,堪称风雅茶会。从颜真卿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来看,颜真卿、皎然等七人举行月夜茶会,啜茶联句。
皎然住持湖州杼山寺,与茶圣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共同探讨、推广茶道艺术。皎然经常举办或参加茶会雅集,赏花、吟诗、听琴、品茗。皎然与陆羽、颜真卿等在湖州所倡导的茶道和茶会对当时的茶文化影响甚巨,更对后代茶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神秀一系的北宗禅在盛唐和中唐时期,对于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风尚的传播、茶道的创立和茶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