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32例临床分析

2012-05-17虎春元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心脑氨茶碱中枢

刘 兵 虎春元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四川 巴中 636000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不成熟,常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AOP)。我科自 2008年 1月~2011年 6月,对于 32例 AOP早产儿采用氨茶碱治疗,32例AOP早产儿采用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胎龄28~34周,符合早产儿呼吸暂停[1]诊断的患儿64例,排除低氧血症、呼吸系统疾病、低血糖、颅内出血、胃食道返流、先天性心脏病等继发性呼吸暂停,且出生前后均无窒息史。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第一次发生呼吸暂停后给予氨茶碱50mg/kg,加入5%的葡萄糖水中20min内静脉滴注,12h后以2.5mg/kg·次,每12小时给药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进行治疗,0.1mg/kg·次,静脉推注,每8小时给药1次,连用3d。

1.3 监测指标

以心电监护仪为依据,当监护仪显示窒息,呼吸为零提示报警响闹时,且胸廓运动停止超过 20s,心率<100次/min,SPO2<80%即为呼吸暂停,记录各项参数后分析见表1。

表1 2组各项参数分析比较()

表1 2组各项参数分析比较()

组别 例数 发作次数(次/d)发作持续时间(s) SPO2心率(次/分)对照组治疗组3232 tp 4.1±1.61.6±0.78.1<0.0521.1±3.317.2±2.15.64<0.0573±6.58.3±8.35.42<0.0586.5±15.297.7±14.63.01<0.05

1.4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用药48h内呼吸暂停停止;②有效:用药72h内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减少,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③无效:用药72h内呼吸暂停,无减轻或加重,药物不能控制出现频繁呼吸暂停而需要机械通气者,计入治疗无效的病例中。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对照组32例,显效率 34.4%,有效28.1%,无效37.5%,治疗组32例,显效62.5%,有效25%,无效12.5%,2组之间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较高,需及时抢救,否则将会因长时间缺氧将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本组研究32例使用纳络酮治疗的早产儿,与对照组的32例相比,其呼吸暂停的次数明显减少,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当呼吸暂停时SPO2及心率下降程度明显减少,这进一步证明了纳络酮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重要作用。纳络酮通过降低血浆β-EP与分布在心脑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解除了β-EP对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抑制作用,从而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脏,改善心脑血流量,减少心脑损伤进一步发展,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提高心率及后氧饱和度,促使其恢复。而氨茶碱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中枢及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与深度增加,达到治疗呼吸暂停的作用。通过本组研究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的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都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临床应用中,纳络酮的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范围大。因此,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1]金汉瑜,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30-232.

[2]池洲,陈广斌.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J].河北医药,2006(9).

猜你喜欢

心脑氨茶碱中枢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心脑苏颗粒(无糖型)中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加服氨茶碱可致中毒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心脑同病急重症从风瘀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