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体会
2012-05-17张志洪
张志洪
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卫生院,云南 昆明 650203
腱鞘囊肿是发生在关节或腱鞘周围的半球状囊性而且有弹性的肿块,囊肿内含胶冻样物质,好发于腕部中央及足背,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很多,其中中医外治等非手术保守疗法有穿刺抽液、针灸、局部封闭、抽吸、局部按摩挤压,还有十字交叉缝扎、外科手术等手术疗法[1]。本文首先介绍了腱鞘囊肿的病因和特征,然后对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目的是探讨治疗腱鞘囊肿的合理方法。
1 腱鞘囊肿病因及症状
腱鞘囊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关于发病原因说法较多,还不明确,但通过临床观察可知该病症多数是由外伤或者劳累所致,比如一些系统免疫疾病、骨关节炎、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此疾病,还有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员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其中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会较易患上腱鞘囊肿,比较常见的患处是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如:手掌、腕背、足背等部位,表现为有囊状物呈圆球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有波动感,无明显自觉症状及有轻微酸痛。患病后,病人会感到关节疼痛,而且这种疼痛感在清晨起床后最为明显,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弹响关节活动障碍。囊液充满时,囊壁变为坚硬,局部压痛。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疼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2 临床治疗方法
对于腱鞘囊肿的治疗临床上一般以保守疗法为主,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通过挤压或捶击,使腱鞘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这是非手术治疗的原理,但是治疗后可能复发。在临床上还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术后需要进行抗炎治疗,时间长,且留有瘢痕,患者痛苦,难以接受[2]。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临床上一些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①压破治疗法。对于囊壁较薄,患病时间较短者,可采用指压法,将囊肿压破,然后局部按揉,加压包扎。②药物治疗法。该法的操作方法是先局部麻醉,然后用粗针将囊腔内的液体吸尽,再将药液缓缓注入囊腔,最后敷药包扎,每周一次。药物可选用醋酸氢化可的松或者强的松龙,该方法操作简单,病人比较容易接受。③针灸治疗法。针对囊壁较厚,囊内张力不大或较稠者,治疗步骤为:首先将囊肿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囊肿四周用普通针灸针穿通囊壁,对刺4针,中间1针,1次/d,每次留针30min[2],拔针后用纱布盖住针眼,在囊肿处按揉加压,将囊内液体挤出于皮下使囊肿变平。④火针治疗法。将针在酒精灯上燃烧至呈红色,然后对准囊肿迅速刺入,以刺到囊肿基底为准,迅速取出,可以这样散刺1~3个点,然后手持酒精棉球按压使囊液从针孔流出,最后消毒并加压包扎。可连续3 d进行火针治疗,3 d内避免沾水,一般一周后可痊愈。
3 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笔者以该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手背及腕部患腱鞘囊肿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病情均为轻中度,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患者,分别给予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火针治疗。如上述方法具体操作,保证三组研究对象的其他治疗条件相同。一周后统计三组的治疗情况,如表1所示,火针治疗的效果相对于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更好,治愈率超过了90%。腱鞘囊肿属中医学中的“筋痹”、“筋肿”或“肉瘤”范畴,多因外伤、过劳伤筋或湿痰流注而成,火针治疗的优势在借助火针的热度达到温通经络,消痰散瘀,排除黏液,从而治愈腱鞘囊肿[3]。从临床应用的角度,火针治疗操作简便,价格合理,治愈率高,复发率较低,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火针治疗方法腱鞘囊肿是在我国中医理论基础上,广大临床工作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疗效良好,值得推广。根据临床经验,在应用火针治疗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治疗前应该帮助患者克服紧张和恐惧情绪,以免患者在看到烧红的针头晕针,影响操作;②操作时医生要集中注意力,对准囊肿迅速刺入,以刺到囊肿基底为准,手法要精准熟练;③火针治疗不适用于过小的囊肿,可先采用一般的针灸疗法,若治疗效果不好,待囊肿长大后再实施火针治疗。另外,腱鞘囊肿即便治愈,也需要注意护理,其复发率较高,患者要避免患处的反复过度摩擦,一定要避免过量的劳动,注意休息,平日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
表1 三组非手术方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治愈率比较情况
4 结语
治疗腱鞘囊肿方法众多,手术治疗方法虽然见效快,但是留有瘢痕,还要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抗炎,部分患者还需补充体液。非手术疗法愈后无瘢痕,相对于做手术,患者心理更易接受,其中的火针治疗法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1]马占才.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腱鞘囊肿3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90-3191
[2]李福庭.健鞘囊肿非手术疗法撷英[J].中医正骨,1995,7(4):39-40.
[3]何云.火针治疗腱鞘囊肿32例的临床体会[J].中医中药,2011,9(27):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