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一年级孩子和教材无缝链接

2012-05-15陈建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2年10期
关键词:浙教版教参加减法

陈建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1-02

都听老师们埋怨浙教版的教材太难,上了课以后,学生无法完成预定目标,不能顺利完成作业。自己执教以后,也深有同感。到底是教材的问题,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听了张天孝老师的辅导,知道了一些编书的意图,他们编书前对一些地区的学生经过前测的,不是凭空编写的。看来我们也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某些领域的前测,知道学生的学情,看看我们的学生和教材之间到底存在多大间隙,以便让我们的孩子和教材做到无缝链接。为此,在这大半个学期中我在以下几方面对孩子做了数学学情摸底。

一、知晓幼儿教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历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各种熏陶,已经不是一张白纸。特别是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个学习的场所,学到的知识也更为系统。因此,作为小学一年级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在上小学前,到底学了哪些知识非常重要。

于是笔者在网上找寻《幼儿教育纲要(试行)》。通过学习,了解了学生在幼儿园受数学教育的情况,有的数学知识已经接触过,到了一年级只是螺旋式上升,并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我们一年级教师设计教案时必须考虑他们以前的知识,不能让知识在我们的课堂中简单重复。

二、做好知识前测

对于数学老师来说,用数据来说话,应该是我们的拿手戏。对学生的一些知识进行前测,了解学情,以便我们设计出可行性教案,为学生服务,这是最理想的做法。

对于刚进小学的孩子,我们如何进行前测,笔者进行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课间访谈前测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们无法给他们文字试卷进行问卷前测,只能通过谈话来询问他们已有知识情况。

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之前,我在课间问学生:铅笔盒是什么形状的?老师手中的魔方是什么形状的?通过询问知道学生对于这些物体的名称只有5%的孩子因为没有上过幼儿园不会。而学生对于正方体的本质特征还是没有正确掌握。对于其他变式的图形,如:换方向、变粗、变细、斜放的图形等等肯定没有更清晰的概念。

因此,把本节课的重点从感性认识长方体、立方体、球、圆柱转换到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性质上去,让学生通过滚一滚、叠一叠、摸一摸、印一印、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感知到更多的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

(二)课外操作前测

有的教材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知道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如在学高矮、长短之前,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分别说出谁高、谁矮?根据操作前测发现:

1.学生对于高矮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但对于它们的概念相对模糊。当老师让他们按照从矮到高排好队时,问及高矮是什么意思时,有近5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其余的学生也大都表述为“很高、很矮”。

2.怎么比高矮时,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借用实物来比高矮,但当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时,学生只能说谁高谁矮,不能说出谁比谁高。

3.对于高矮的认知仅建立在感观基础上,而对于高矮的相对性没有认识。“你认为老师是高还是矮?”95%以上的学生认为是高的。我问:老师与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比我高)比,老师还高吗?这时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矮。这时学生有可能意识到了比较高矮时的相对性。

综观操作的结果,学生对高矮的认识一目了然,对这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将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高和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通过前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三)课前纸质测试

浙教版的教材在加减法的教学安排和人教版差别非常之大,在认识数的时候没有跟进加减法教学,而是用各一课时教学加法、减法的意义。对于这样编写,教师感觉非常突兀,而张天孝老师有他们的前测依据。于是在开学的时候,我也对所教班级进行10以内的加法进行前测。从1+1、1+2到9+9一共45题,前测结果如下:

每班均有5人左右答对题数不到50%,这些人都是借助手指头算10以内的加法。61%的人45题已经全对了。对于这个前测,我们知道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如果按照教材的教法,在上完数的认识后,再进行加减法的教学,到时教师肯定苦不堪言了。于是,我们在认识5以内的数时,就开始自己出5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帮助那些学前不重视这些技能的孩子一步一步打下基础。在认识6—9的时候,介入1—9的加减法。认识10的时候,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基本能掌握了。

(四)家校互动摸底

如今学校和家庭通过家校联系本、校讯通、QQ群等平台保持了及时联系。我们可以利用家校联系,对孩子的知识状况进行前测。才能找准课堂的重点,更好地为学生量身定做,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三、渗透教材意图

浙教版《数学》是以“提高数学素养,降低数学难度”为目标编写的一套新思维教学体系教材。它是通过“重组结构,更新内容,滚动发展”的方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应该说教材编写得非常有条理,每个单元、每节课都有固定的模式,看似非常好操作。而当我们上完新课,上完例题,给我们的习题却是另一个变式时,教师们开始抱怨教材的难教了。那么如何才能在我们认为难教的教材和我们的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这就要靠我们教师了。我认为除了做好学生前测外,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解透教材

仔细钻研教材内容,从整册内容板块,到单元分割,到每节课的细节,每一个习题都要看懂。如教材《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中有两个习题。不仔细看就让学生在空格中填上数就行了。其实,它还蕴含着其他含义。12+5=17,5+12=17,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观察,让他们初步感知加法交换率。学了《十几减几》后,可以借助右下图进一步理解被减数、减数、差的意义。而且可以和前面《十几加几》的左下图结合起来,感知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试想教师如果只要求孩子会填数就行,没有深入理解教材,那么学生得到的也是肤浅的。

2.读懂教参

在自己看懂教材的基础上,一定要详细阅读教参,反复斟酌其中的蕴意。教参里有着上课的目标和指导意见,有编者的编排意图。只有看懂编写的目的,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教案。

教材中有一节《加法与减法》的课中第三道习题,如只看教材实在难以把握,到底这节课我们要达成怎样的目标,让学生感悟什么?会说什么?会算什么?反复研读教参,发现教参中有这样一句话:“把加数写成和减另一个加数的形式。”那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要求会说这句话,教参没有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已经能够在反复练习中感悟这句话,而且有学生能概括出这句话。既然学生的认识已经上升到这个概括高度,我们何不顺水推舟将这样一个结论“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抛出去,让其成为他们的语言。

所以,当我们不能把握教材尺度,不能明确教材要求时,只要反复读教参,一定能得到所需的答案。

3.下水作业

数学课堂最终都要安排学生的巩固作业,一般数学教师就用配套的课堂作业本,而浙教版特别设计了《课堂乐园》作为每一课的配套练习。但对于还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学生来说,有的题非常困难。如果我们教师事先没有下水作业,放手让学生自己为之,作业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布置作业前,教师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去做一做题,才能确保课堂有效。课堂上就不会有学生不知该如何做的情况了。

在教浙教版教材的大半个学期中,接受了一种全新的教材体系,尝试了各种对学生学情前测的方法,充实了课前的准备工作,扎实了课堂教学过程……在不断摸索着前进,希望找到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和教材无缝链接。

猜你喜欢

浙教版教参加减法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体育院校教参数据库的建设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教材《圆及其性质》相关章节为例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数形结合思想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谈《 我是小小安全员》“童真”课堂教学心得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