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山的那边》的情感教学尝试

2012-05-14余炜

知识窗·教师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小节信念

余炜

一、教学目标

在《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通过诵读,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感情美和意境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②感悟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探究诗句中蕴含的深层意义;③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不止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与步骤

1.导入

在授课前,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如一个山区孩子的梦想是看看大海。在去看海的途中,一座座高山挡在了他的面前。他感到绝望,但心中泛起的雪白海潮一次次拍打着他的心,在远方诱惑着他。他终于鼓起勇气,在翻越了一座座高山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人生的际遇总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个孩子的经历会让你们产生怎样的联想?得出什么结论?”听完笔者的这段话,学生们备受鼓舞,他们认识到:“只有勇敢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功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要斩断荆棘,勇往直前。”

2.讲解关键词语

在讲解关键词语这个环节中,笔者分了以下两个步骤来进行: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寻找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然后,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笔者讲解关键词语。如痴想,即发呆地想;隐秘,即隐藏、不外露;铁青,即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种子,用来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喧腾,即喧闹、沸腾,指理想、信念对“我”的激励和鼓舞等。

3.赏析过程

(1)教师示范朗读第一章,再把第一章分成三小节,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一小节。

在朗读第一节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山那边是海吗?”于是,笔者趁机提问:“在第一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很巧妙?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学生回答:“‘伏字勾画的是遐想的神态;‘痴字描写出了渴望的心情。这两个字神形兼备地刻画了山区孩子对‘山那边世界的向往。”其中,再穿插笔者的一些感叹:“《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验。作者出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武当山下,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无言的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好奇心重的少年。”

在朗读第二节时,学生能够体会出当“我”的看海想法遭受到了打击时,“我”是多么失望和沮丧。于是,笔者提问:“为什么是‘隐秘的‘想望?”学生回答:“因为作者儿时看海的想望没有告诉别人。”笔者接着提问:“在这一节中,还有哪些词语用得好?它们好在哪里?”学生回答:“‘哭体现了儿童的特点;‘铁青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和沮丧之情等。”在赏析第二节时,笔者又穿插了一些个人感悟:“‘我之所以受挫是因为对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估计不足,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有破灭的一天。我在青少年时期,也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时刻。我们这一代人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小受理想主义的教育,有人称我们是理想主义的一代,也有人称我们是幻灭的一代。理想主义培养了我们的幻想和精神,但我们也为‘理想的虚妄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

在朗读第三节时,笔者要求学生深刻体会这些诗句中包含的丰富感情,如埋怨、怀疑和迷茫等。

(2)笔者示范朗读第二章,再把第二章分成三小节,请三位学生分别诵读。

在赏析第二章第一节时,笔者向学生解释海的真正含义是指理想和信念,即“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这里的“山”是指一个封闭、灰暗、压抑的现实生活世界;海,是指一个想象世界,它开阔、光亮而自由。

在赏析第二章第二节时,笔者引导学生对比“今天”与“小时候”,从中发现“信念”不再是幻想,而是牢固树立在心中的信念和理想。

在赏析第二章第三节时,笔者总结这篇诗歌的真谛,即告诉人们奔向理想人生的征途漫长,但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会实现。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生长环境与诗人的经历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诗人儿时对山外面世界的迫切憧憬。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把诗歌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初中语文组)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小节信念
快把我哥带走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
信念而非执念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
信念无价
理想主义的感召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自信不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