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问题胶囊”
2012-05-14杨迪陈义欢
杨迪 陈义欢
曾经给“胶囊之乡”带来巨额财富的“胶丸”如今成了敏感词汇。
4月15日,中央电视台将“问题胶囊”完整的产业链曝光之后,位于浙江省东部的“胶囊之乡”——新昌县成为舆论中心。
截至4月24日,短短十天,包括新昌县在内,全国已有5家胶囊企业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安机关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产线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7700余万粒。
与此同时,浙江、河北、江西等地药监、公安部门也掀起毒胶囊清除行动,而修正、金马、海外等知名药企亦被卷入“毒胶囊”的漩涡。
胶囊之乡
4月23日上午,一辆警车停在浙江新大中山胶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中山)的院子中央。工厂的大门紧闭着,保安室的进厂登记簿上,唯一的登记记录是“公安局”。在院子中间,偶尔几个人面目凝重的匆忙穿过。当地的一位大学生村官在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她说,里面正在配合调查。
据新昌县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县全年约产800亿粒胶囊,占据全国胶囊行业的产量的1/3,“胶囊之乡”因而得名。该县儒岙镇是胶囊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被查处的新大中山即位于该镇胶囊工业园区,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截至4月24日,新昌县登记在册的43家胶囊生产企业中,浙江华星胶囊厂、浙江卓康胶囊厂、浙江新大中山胶囊有限公司、浙江创始胶囊有限公司、浙江林峰胶囊有限公司等已经陆续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在此次风波中最早被查处的华星胶囊厂、卓康胶囊厂的大门早已被贴上封条,禁止进入。
如今,浙江新昌县儒岙镇段的104国道两旁,即使是没有被列入名单的胶囊企业和售卖明胶的商铺都一改往日兴隆,大部分大门紧闭。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公路上不时可见督查组的车辆往返。
“这是历史上对新昌胶囊行业最严厉的一次整顿了。”新昌胶囊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宏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问题胶囊”风波,已经波及到了浙江、河南、广西等地。4月21日上午,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公安、监察、卫生、质检等部门共同参与、配合办案,全面清理整顿明胶生产和药用胶囊生产使用情况。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除新昌县之外,被央视曝光的还有浙江天台县浙江宏力胶囊有限公司,目前天台县警方已对该公司负责人王某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自4月15日,新昌县政府即要求各胶囊企业停业整顿,此后数日,儒岙镇里记者关于任何关于胶囊的询问,都会引来警惕的目光。
风暴之中,正常的胶囊供应也受到影响。据当地一位业内人士称,前几日,有几家药厂的负责人来到新昌,试图找那些没有出现问题的企业协商,希望可以供一批安全的胶囊。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最快也要一个月后才能发货。
被承包的生产线
空心胶囊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包装材料,与药品配伍同时进入人体,并和药品一起最终被人体所吸收,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涉公众身体健康和安全。“从小到大,你总会吃上几颗胶囊。”问题胶囊对于需要长年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危害更甚。
小小胶囊如何变成了有毒外衣?胶囊之乡发生了什么?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胶囊在新昌的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一个公认的说法是,当时,新昌人潘光明在上海一家美国制药厂打工期间,学到了当时刚刚兴起的空心胶囊制造技术。1953年潘光明回乡,用铜筷当模具、铝罐来烊胶、扇子做鼓风机,以极其原始的方法,在新昌手工生产出了第一批空心胶囊。
起初,因生产技术门槛低,很多村民纷纷加入,在新昌县儒岙镇及下属村庄,形成了最早的胶囊生产集群。改革开放后,这些胶囊企业出现了井喷式扩张,据统计,至上世纪90年代,当地生产胶囊的企业一度达到400多家。胶囊产量一度占全国胶囊总量的近60%,全镇几乎家家都在做胶囊,而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手工操作。
第一次转折发生在2001年,当年,中国开始施行新《药品管理法》,次年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按照规定,生产胶囊的企业需要依据条件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新昌县的胶囊企业也因此大规模洗牌。历时两年,该镇胶囊企业从整治前的327家,在2003年底锐减至30家左右。
据《新昌年鉴(2003)》记载,2002年,新昌县对全县胶囊行业进行专项整治,《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成为关键办厂指标,300多家企业中,80家无证企业被13家有证企业联合兼并,133家无证企业联合重组成17家有限责任公司,另有3家无证企业独立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关停无证企业83家。
“此次洗牌后,开办胶囊厂不再那么简单容易了,但很多人却找到了别的办法,就是在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内承包生产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昌胶囊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次出问题的几家企业,大多并不由法人代表自己经营,而是将生产线对外出租,其中一家胶丸厂就是在被外包出去的老厂区内查出了问题。
徐宏辉说,当时对于联合兼并的企业的要求“统一账号、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然而事实上,因为利润分配等诸多原因,联合办厂的企业内,各股东各自为政。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干脆把生产线承包出去,由承租人负责原料进货与销售。
徐宏辉介绍,在当地,一条生产线的承包价每年35000元左右,一条胶囊生产线一年可生产胶囊3.5亿粒胶囊,按目前市场上80元/万粒的平均售价来计算,一条生产线一年可创造280万元的效益。按照胶囊行业5%的普遍利润率,每年每条生产线的净利润可达14万元。若采用低劣的工业明胶,则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十几年来,新昌市药监局对胶囊企业先后采取了等级评估、每年两次的抽查等一系列的督查手段。但这些监管大都针对企业整体进行检查,对于企业内部承包,联合办厂等很少介入管理。
检测监管漏洞待补
工业明胶进入胶囊企业时检测环节是“问题胶囊”的另一漏洞。
早在2004年,央视就对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的皮革明胶产业进行曝光。彼时也一度掀起了一轮彻查、清理运动。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曾发起行业自律公约,要求胶囊企业和药厂“杜绝使用蓝矾皮明胶”及“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GMP 要求进行”。2007年,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又推出《明胶空心胶囊》的行业标准,在这标准中,对铬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
当时的协会标准远高于2005版的《中国药典》要求,但因为行业标准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标准。直至2010版《中国药典》中,才对药用胶囊原料进行了明确规定,重金属铬的含量不得超过2mg/kg。
徐宏辉介绍说,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各企业进场的每一个批号的明胶以及出厂的空心胶囊都需要检测。但因为检测设备成本高,企业单独承建检测室压力过大且浪费资源,于是由胶囊协会就牵头,29家会员企业联合出资共建了检测中心,根据企业需要应按批次自发送检。
然而,在检测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平时来送检的企业并不多。
4月21日上午,浙江省查处新昌违法生产空心胶囊事件工作组与绍兴市政府、新昌县委县政府召开联席会议,新昌县委书记楼建明表示,通过此次问题胶囊事件,要严肃整治新昌胶囊产业,完成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并要抓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昌县胶囊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强空心胶囊行业自律方案》《派驻胶囊生产企业监督员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整治胶囊行业的工作方案。 ★
(实习生王烨对本文亦有贡献)